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人物·评论         



观看《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感而发


  太多的平乏影视剧使我一开始并没有重视这部影视作品。我是在无意中瞅了它一眼,谁知就这一眼,这部电视剧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下子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是因为石光荣这个英雄人物太真实,还是因为在我骨子里的最深最深处,在冥冥之中很是敬仰英雄的气质,所以我才喜欢这部片子?

  我不知道。但影片真的荡气回肠,不论是音乐还是内容,就如它的名字一样令人激情振奋。

  一个身为开国功臣的将军居然将自己的儿子毅然决然地送到了最边远、最苦的地方去当兵,去接受军人的锤炼,目的只有一个:像自己一样时刻报效国家。“你可以不是我的儿子,但你必须是一个保卫祖国的中国军人!”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多么崇高的军人品质!多么豪迈的军人气概!“你可以不是我的儿子,但你必须是一个保卫祖国的中国军人!”这句发自一个老军人的肺腑之言充分体现了将军那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就为这豪情壮志和对党的忠诚,结果父子俩十八年未见面。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里确有这样的一大批将军!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是人民解放军的灵魂精髓!

  最终当儿子在部队如父所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军人,明白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番良苦用心时,他对父亲那先前的怨恨一下子转化为深深的敬重!多好的一个将军,一个老军人!

  他们懂得如何去珍惜今天那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他们懂得永远怀念那些逝去了的烈士们。

  他们时时刻刻不忘用行动和最炽烈的心声召唤着人们:“他们牺牲了,可我还活着!活着就是为了想念他们,可如今我连想念他们都已经做不到了!”多么质朴的心声,多么深沉的思念!远远地超过了任何豪言壮语!这就是他们――一代伟大的中国军人之军魂所在!

  就为这,老将军日感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

  他们更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他们虽身为开国功臣却从不居功自傲,时刻保持着一个军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作风,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剧情从将军开始找媳妇到老年,一幕幕生活画卷自然而流畅地熏陶着我的心肺。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将军用他那粗鲁但却最真诚也最本质直观的爱爱着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妻子。他爱她!他确实爱她!始终不渝,至死不悔。剧中有一个场景拍得非常地动人:当石光荣就要上朝线战场了,他眷恋地用一个军人特有的深情默默地注视着就要离别的妻子,然后慢慢地将妻子紧紧地拥进自己的怀里。此时无言却胜过了千言万语,所有的爱全部凝聚进了那深沉的拥抱中。这一点对一个风风火火的粗人来说实在是可贵动人极了。我的心头长久回荡着那依依眷恋,深沉的音乐久久地缠绕在我的灵魂深处,令在场的人依恋且回味无穷。

  这部电视剧,常常让我以为自己也是那其中的一员。当然了,我知道我不是。我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岁月,但我相信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所有生活经历绝对是真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个军级干部,不论是对家乡的来人还是对病中的岳父都如同对自己的亲人。对于家乡来的个别的乡亲们对他家庭的财物的“掠夺”,他考虑的不是个人方面的得与失,而是从“不能让百姓对共产党感到寒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党性去考虑,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将军的人格体现在全方位。他对褚琴的父亲在临终前的照顾令人信服。他给老人洗脚搓脚,将老人照顾得体贴入微,让老人直叹“连亲生儿子做不到的你做到了。我这无儿可比那些有儿子的幸福多了,我足了!”

  他是一个将军,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做着有时连普通人都不愿意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从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情上,观众看到的是将军那朴实无华的高贵气节和最完美的人格品质。

  过去这一类影片中所反映的人物都不可避免地一应雷同,带着深深的政治色彩,所展示的人物也大都从政治出发,为的是正面宣传作用。这部影片同样也反映的是战争军人,但这部影片所反映的视角则完全不同。影片第一次从一个军人最直接最深层的生活细节着手,从每一个细细的生活涓流中演绎出一个将军的高昂的人生观和英雄气概。可以这么说:石光荣的一生就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最为完整的组成部分。演绎石光荣的人生历史就是演义中国共产党那光辉战斗的伟大历史!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最最坚实的脊梁和基石!

  随着剧中人物的渐渐升华,我感觉我的人格也在随着剧中人物的人格升华而升华。每看完一集我就像生了一场大病,总有种失魂落魄的奇怪感觉。真是不可思议。以前看什么电视剧再好看也就一遍,过去了也就迅速的忘掉了,连什么内容都很快想不起来了。但这部影片我却百看不厌,恨不能天天看下去。我喜欢看最真实的东西。这就是这部影片最最成功的地方。

  石光荣写得很真实。绝对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中。他的英雄气概确立了他在和平年代里、特别是退下来后处处显得与人格格不入,以至于他退下来后的许多年的生活完全处在一种孤独封闭的状态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将石光荣这种人叫,“倔老头”做人做事一根筋,说话办事直来直去梆梆硬,极难让人理解和勾通接受。但恰恰就是这种人,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英雄业迹。也正是这种人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最最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支柱。他们是民族的精英!正是因为有了像石光荣这样的一大批民族精英们,当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些民族精英们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用“石疯子”一样的英雄气概挽救了我们的中华民族!

  像石光荣这种人他们适应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和平时期却处处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让石光荣他们处处感叹生不逢时。所以石光荣处处觉得没仗打是他最为难受的日子了。看了这部影片让我想到了巴顿。他是中国的“巴顿”将军。随着战争的结束,他们人生中那最最辉煌的篇章也就随战争的消亡而失去了光彩。

  影片最为让人感动的地方是,当石光荣和褚琴从漫长的三十七年的内战中终于醒悟过来,明白了老俩口该如何生活的时候,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儿女们也醒悟般地纷纷聚集在老俩口的膝下,石光荣却突然的倒了下去。天哪!那是最让人感到揪心的时刻了。那一刻我的心随着褚琴的哀诉哭唤而哭唤。我祈祷石光荣这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千万千万不要就这样倒下去。一个英雄就这样死去就有了一种被人挖走了灵魂、痛心极了的感觉。或许是苍天真的听到了褚琴的忏悔和哀求声,要给她一个弥补的机会。奇迹真地出现了,英雄终于战胜了死神,或者说是褚琴的爱的千呼万唤又将石光荣拉回了人间。那一刻我感觉到石光荣确确实实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当他苏醒过来的那一瞬间,我被褚琴的呼唤深深地感动得泪流满面,为她的勇敢和自信欣慰自豪!重回人间的那一刻,石光荣,你称得上是个真正的英雄!而当石光荣与大儿子在病床前十八年来第一次相见的那一刻,崇敬之情便由然而生,让我真正地感觉到,石光荣真地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父亲。他的一生应该值得人们去敬仰,去书写,去讴歌!

  这部影片我还正在观看中。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一直无法分清是英雄的一生故事在感动着我,还是演员的高超演技感动着我。一直感觉孙海英就是石光荣,石光荣就是孙海英,好像每一集都是最真实的生活实录。我无法接受那是由演员演出来的电视剧。

  纵观整个电视剧,我感受到褚琴真地是一个最最幸福的女人。因为是石光荣的身世和他的战争年代的功绩,使褚琴和儿女们避免了在文革中遭受各种各样的政治摧残和家破人亡的悲剧。如果当初褚琴跟的不是石光荣而是谢枫,试想一下,文革中褚琴和谢枫俩个人的命运肯定是另外一种样子,很难说,那么多发生在其他革命功臣身上的悲剧不幸不会发生在褚琴和谢枫的身上。所以我说,褚琴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女人!

  影片中还应谈到另一个人物,那就是胡毅。他在整个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两人在战争年代里的那一次次较劲,成了两人以后生活中最回味无穷的地方。纵观整个影片我感觉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好军人。有着和石光荣一样高贵的军人气节,人格品质。从故事的开始到故事的结束,我感觉到胡毅简直就是石光荣和褚琴的婚姻守护神!每每在他们的婚姻出现裂痕僵局时他就及时地出现了。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胡毅的及时出现,石光荣和褚琴之间的晚年战争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就好像有人故意安排了这一切。但他又是样的真实可信。

  美中不足的是这部影片中扮演参军后石林的那个演员。导演也不知道从何种方面考虑,怎么弄了那么个演员去演石光荣的儿子。(这里不是指演员的演技)。

  这是最后的话,犹如鱼梗在喉,不吐不快。在与朋友们闲聊时,我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当我问起《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何时,我没想到,朋友的回答却大大的出我的意料。我愣愣的看着朋友的脸,耳朵里不停的轰响着一种声音:“一个二不拉及的人,有啥好看的!按理说军级干部那都是极有涵养的人,像石光荣,那都是什么呀,胡编乱造,哪像一个高级干部,倒像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对朋友的话不敢苟同。我也无法批驳朋友的话有什么错。但我要在这里对我的朋友说:也许石光荣被人们称做“二不拉及的人”,但你们似乎了忘记了一点:正是因为有一点“二不拉及”的气质才是石光荣能成为一个英雄最正本清源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二不拉及“的人去创造英雄业迹,我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安宁的好日子!”

  (作者 YINZI3)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