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身份:
徐中:澳柯玛视美乐公司总经理
观点:大学生毕业创业利大于弊
杨小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观点:大学生毕业创业弊大于利
观察员身份:
张健为 公务员
张竹筠 校长助理
陈武、叶健、侯彦超、张荣兵 硕士
王忠红、司晓峰、李健华 职员
聂慧静、李伟、张默 大学生
主持人:12位观察员支持杨小平先生的是六票,支持徐中先生的也是六票,各自有一半的支持者。徐中先生,您能不能代表那么多的创业者跟我们讲讲创业的心态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徐中:创业,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是想独立地做一些事情,一些自己能够主导的事情,大学毕业之后,如果到一个单位,安排你做某一个岗位,这个工作可能你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可能能够发挥你的长处,也可能不能发挥。但创业的话,你因为你做这件事情,可以有个规划,是很自主地做事情。另一方面来讲,会有一个很强的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承认,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杨小平:在这方面我问过我们的学生,他们第一个反映都是觉得创业好,他说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受拘束,或者说我的事业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我感觉到大学生真的叫他去创业的话,他并不能够很清晰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到底应该如何去创业,如果像您单纯说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你在一个大企业中也可以做到。
徐中:我认识的这些创业者,我觉得他们有很强的一个抱负一个想法,他们的综合能力都很强,不光是技术方面强,可能都还有一些经营的才能,动手能力也很强,还有沟通的能力,有很多人都在学生会、团委这样的组织能力担任过职务。他的技术再加上他有经营才能,加上他这种沟通能力,很容易脱颖而出。
杨小平:刚才徐中先生说到的都是在学校里比较优秀的学生,我同意很多人搞创业的时候,都仗着自己有一定的技能,但是这些技能是不是能够得到整个市场的认可,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并不能说所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能够从事创业这项工作。
主持人:杨小平先生担心的可能是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而这些投资者为什么非要投给大学生,大学生是不是真的经过社会的检验了。
徐中:据我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公司,他们的技术成果都是比较先进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特点,不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话,他们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有人给他们投资。所以当你能够获得投资,说明你这个项目确实有独特之处,有市场竞争力,但能不能成功,还取决于很多方面。
主持人:您是一个教师,您肯定很多问题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您觉得让学生进行创业,您最担心的地方在哪?您认为他们要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在哪里?
杨小平:因为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他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可能还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变化的情况,我最担心的是,一旦这个社会或者它的经济发生变化了以后,他将来怎么办?是不是叫这批人永远不断地创业,到头来会不会一事无成?而且我们社会并不是光靠创业者来开辟,来使社会发展的,得有一批人能够兢兢业业 、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
主持人:这得问一下徐中先生,你在创业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
徐中:以前我们不叫创业,叫课外活动,他会有很多社会活动,包括是学生会的。实际上在清华可能学生会的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参加社会活动,他们照样成绩很好,这样一些人他能够去协调这个事情,我觉得可以去做尝试。
主持人:杨小平先生认为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吗?
杨小平:我觉得这个不是很有利的,从大学培养的角度来讲,大学四年阶段出来的还是以基础培养为主,如果过早地投入到创业当中去,必然影响他的学习。哪怕你学习成绩再好,也同样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反对创新,实际上我们在课堂安排当中都有意地引导学生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我知道很多例子,在外头打斗回来,还是想找个单位,找个工作来做,有这种情况。参加过创业的人是不是更有利于他们找工作呢?这个不见得,就看什么岗位了,哪些岗位是有利的,哪些岗位是不利的。
徐中:创业,让大学生有这样一个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另外有一部分人他适合创业,但这些人以前我们没有提倡创业,可能很多人包括家长有担心,老师有担心,可能还有社会各界、文化又不太允许。他们在海边本来想下海,但又怕下海,因为家里有担心,但是如果有些人确实有能力,我们应该提倡这样一种氛围。
主持人:大学里面该不该开设一些跟创业有关的课程?
杨小平:从根本上说,大学本身也不是为了创业而去设置这些课程,或者并不是完全为创业来培养这些学生,它还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按照这个国家或者说整个社会或者整个人类的这种知识的分布情况,或者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进行安排。我们学校里也有相关的课程,这个课程是为创业打下基础的,比如说开设相应的讲座,或者做一些创新竞赛,但这些作为辅助手段。
徐中:我觉得开设这个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据我知道,现在清华有创业研究中心,北航,还有很多学校,有强化班。竺可桢学院专门把各个系最优秀的学生,各方面品学兼优,活动能力很强的学生,组织到一个班,专门培养他们专业知识之外的创业能力,它的好处在于培养一些人才。那么从每个人来讲,你要进行质的变化,我觉得创业实际上是普遍的概念,在大学学了这些课程会对创业有所帮助。
王忠红 :创业首先有两个要考虑的因素,创业是不是有这样的机遇,对于大学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并不是都能够找到这种创业的机遇的;另外一个问题,失败以后,会造成很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我们来说,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我们有效的社会资源,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这两点的考虑,不赞成大家都去创业。
观察员:我们小组还是赞成大学生创业,大家觉得首先要在大学里营造一个创业的氛围,第二,要对大学生进行系列性的创业引导。
主持人:大学生的创业可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件事情,希望各位大学生朋友在面对自己未来人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仔细把握自己的美好前程。
主持人手记:那些充满嫉妒、幻想和挫败感的创业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