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少儿艺术大赛的舞蹈决赛中,一个群舞节目《海青鸟·契丹娃》以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和舞姿吸引了我的注意。之后,我采访了他们的带队老师--内蒙古赤峰妇联六一幼儿园园长邓女士,才得知原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舞蹈,它讲述的是一支业已消逝的古老游牧民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对契丹族的了解,许多人是从金庸大侠所著《天龙八部》里第一次听到。因为它是大英雄萧峰的民族,因为它成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一段悲壮的人生。历史上,萧峰不知是否真有其人,而萧太后却的确是来自这个生活在西辽河上游的古老的草原游牧民族。
契丹族自公元916年建国至1125年被金所灭,前后存在了整整219年。其疆域横跨欧亚草原,在整整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契丹民族建立的“第一个草原帝国”与中原北宋王朝对峙,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
契丹族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消失了,但它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却哺育了数代草原人,那威风凛凛的白塔,那神采飞扬的壁画,那独具特色的雕塑无不展示出契丹民族的伟大和智慧。

契丹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她们所创造的具有悠久民族特点的音乐歌舞艺术为中国北方马背民族艺术的新城奠定坚实的基础。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契丹民族音乐艺术,那么北方草原艺术很可能就不是今天这种恢弘、开放、博大的风格。
契丹族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他们生长在草原林海之间,他们赖以生存的也是草原、山林和河流。在两百余年的民族生存史上,笔笔写满了契丹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他们驾驭着清牛白马从祖母河走来,又静静消失在神奇的木叶山下,每一种生活都是一曲自然的歌谣,每一段历史都是对自然生命的礼赞。
海冬青,是契丹族的生命之鸟,从达官显贵到妇女儿童,从出游狩猎到节目庆典,契丹人无不视海冬青为自己的朋友。契丹风俗舞《海青鸟·契丹娃》生动奔放,情趣盎然,透过孩子们充满稚趣的小脸和优美的舞姿,艺术的再现了契丹民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主题。(央视国际记者 周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