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聚焦前线     走进北极     图文报道     科考探险     科考背景         



北极北京同升五星红旗 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正式建立



  地处北极的挪威朗伊尔宾镇的低温,挡不住中国人北极建立科考站的热情。当地时间7月29日23时11分,北京时间7月30日5时11分,一个令无数中国人激动振奋的时刻,出现在这个北纬78度13分、夏季太阳不落的世界最北端的边陲小镇上: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回荡在北极明亮的“夜”空。五星红旗在新揭牌的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临时基地和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同时升起。宣告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的正式建立!

  国歌声中 科考站点正式建立



  朗伊尔城位于北纬78.13度,被称为“地球最北端的城市”,科考队7月26日和7月27日清晨分两批到达这里,在一号冰川下的一幢绿色两层小木屋安营扎寨。

  建站仪式本来定于29日下午(当地时间)3点举行,但在2:30左右,向来干旱的朗伊尔宾城却下起了小雨,一直下到7、8点钟。晚上10:40,大家都穿好队服来到屋外,比任何一次集合都整齐、迅速。科考队之所以与天安门同步升国旗,是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北极的科考事业与祖国的兴盛紧密相连,选择这一时间升旗最具意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有机会到北极开展考察活动;我们到北极科考的目的,是想为祖国的极地研究工作做点事。”在仪式开始前,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彤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当地时间23时11分,录音机内响起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33名队员同时放声高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伴随着雄壮高昂的国歌声,一名升旗手将五星红旗向着祖国的方向,用力一挥,国旗迎风招展着向旗杆顶部升去,最后高高地飘扬在北极上空。就在国歌声落的一刹那,队伍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北极明亮的“夜空”……

  随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伊力特·沐林企业负责人周荣祖,共同为“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铜牌揭幕,这标志着中国人独立创建的第一个北极科考探险基地,在北纬78度13分的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朗伊尔宾地区正式诞生。

  勇敢者的纪念——北极探险之最


  我这一生要做的事已经做完了。这件事从我一开始计划去做,我就相信我能完成它,然后我就去做了,并且成功了。我尽我所有的能力,到达了北极点...... >更多



  激动自豪 科学家们吐露心声

  在升旗及揭牌仪式上,每一位在场者都禁不住热泪盈眶。为建立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基地而四处奔走的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更是难掩内心的兴奋,声音也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从今天开始,中国科学家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北极科考基地,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强盛的最好印证,充分说明中国从此步入世界北极科考强国的行列!”高登义还介绍说,我国科学家正式介入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他们在北极科学研究中取得的不俗成果,使得我国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字国,我国在该地区拥有相应的权益,这更为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的北极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次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借助企业的力量,在此建立一个临时性的科学探险考察基地,目的在于为未来两年内我国科学家的北极科考提供物质基础,也为今后北极科学考察的深入开展探索道路。

  仰望五星红旗,地质学家刘嘉麒研究员激动地说:“从此,进行北极科考的研究人员终于在这远离祖国的土地上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这是我们的北极科考之家。”冰川学家张文敬研究员说:“我爱冰川,我爱北极,我更爱祖国。看到国旗在这里升起,作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升旗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武素功还在低声反复地咏唱着国歌。原来,老武为了参加此次北极考察,数天前特地中断在美国的学术交流,专程从达拉斯赶到这里。老武表示,他心里实在太激动了,中国的科学研究要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非得走出国门不可,这个北极科考基地的建立,是中国研究北极来之不易的平台,中国科学家们有一万个理由好好珍惜它,爱护它!

  科考队员自抵达朗伊尔宾伊始,就投入了紧张的科考准备工作。科考队分成4个小组,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开始选点等前期考察。植物组的科学家们已经采集了不少标本,地质、冰川和大气组进行了大量实地勘测,为下一步科考取样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这些工作的完成,此次北极科考将在未来几天内全面展开。

  走近北极星的故乡——只有一个方向的极点

  这里的自然环境严酷恶劣——那白色世界凛然无际的威严,令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这里更多的是举世无双的雄浑壮丽——那亘古绝伦的美丽,使人如醉如痴 ,毕生难忘。>更多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