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承办地、东道主的原因,我们提前欣赏了“第二届少儿音乐舞蹈电视大赛”的部分参赛作品,对进入决赛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仔细品评,可以说电视大赛代表了当今中国少儿童舞蹈的真实水平,是一次全国少儿音乐舞蹈全景式的检阅。蓝天、大海、沙滩,音乐、舞蹈、歌唱,这些诗画般的汇集已经成为全国少儿暑期里的一种快乐的约定。电视大赛本身也已经成为孩子们展现聪明才智的竞技场和旅游观光的狂欢节。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优中选优、好里挑好的几百件参赛作品中不难看出社会各界对孩子们艺术成长的关注,老师的心血,家长的呵护、特别是各地电视工作者绞尽脑汁、推陈出新,凡此种种奠定了“全国少儿音乐舞蹈电视大赛”一经面世就具有较高的起点和较高的品位。
本次大赛的近四百件少儿节目和MTV、器乐TV、舞蹈TV、文艺专题片,比上届大赛的参赛作品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其表现是艺术难度增大了,服饰和制景讲究了,作品的创意多姿多彩了,孩子们在表演中的艺术追求积极了。像青岛电视台选送的器乐TV《荫中鸟》,把崂山风光和游玩大自然的孩子揉为一体,情趣盎然。黑龙江电视台选送的MTV《小黑龙的传说》,全片穿插剪纸艺术,可谓相得益彰。上海电视台选送的舞蹈TV《播种希望》、《夕歌》,让人感到孩子的快乐才是这个世界最开心的快乐。至于沈阳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选送的舞蹈TV《满童乐》、《花伞》,那流畅的动作编排和浓郁的民俗特色毫无疑义地达到了一流水平。更值得一说的是,第二届少儿音乐舞蹈电视大赛由于宣传声势扩大,在全国各地少儿艺术培训者中引起积极反响,在孩子们心中引起极大共鸣。各地少儿教师们把参赛看作自己艺术成果的鉴定。孩子们把参赛当作了自己回报父母和社会的良机,家长们则把参赛认定为子女是否成才的权威评价。江西九江电视台的三集文艺专题片《圆梦威海》可以看作是这一社会反映的真实纪录。因此,大赛组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任重而道远,“公平、公正、育人、推新”已经不单单是竞赛原则,而已经烙印在每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间。
然而,在惊喜之余,我们也有遗憾,有的节目太为难孩子,这些四五岁、十来岁的娃娃,用童稚的双眼和柔嫩的肢体表现着成人都未必明了的旋律,未必理解的主题和未必清楚的节奏,童心中承受着本不该也不能承受的东西。这实在有违孩子的天性和科学的培养。当然,参赛作品中不乏充满童趣、童稚、和童心的,凡此种种几乎无一例外地进入优秀作品之列,倍受电视同行和大赛评委的交口称赞。(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