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大赛介绍     日程安排     大赛报道     图片集锦         



千树万树桃花开


  有幸应聘为“全国少儿音乐舞蹈电视大赛”的评委,看到第二届初评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和非职业小演员,心中十分高兴。

  通过电视传媒报上来的全国各地节目近400件。尽管全国各地教育发展并不平衡,但是可以看出我国在少儿艺术培养上,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其特点如下:

  第一、少儿艺术,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们看到许多团体重点抓亦歌亦舞的节目创作与训练,使更多孩子参与表演,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歌舞”是最好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形式。

  第二、少儿艺术重在集体节目的提高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长在“三口人”之家,缺乏集体的培养,个性化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通过集体合作,参加歌舞、小合唱、小合奏等节目形式,十分有好处。这也是这次比赛的特点。通过群体合作艺术培养孩子的集体协调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创作,为孩子而创作

  许多作品都是辅导老师们的写,极少数是专业人士写的。可喜的是有些作品十分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描写,生活趣味化,符合他们的年龄段,但是也还存在不少不符合他们的音乐形式,舞蹈语言、音乐语言格式化,“传统思维定势”使不少作品缺乏新鲜感。

  第四、保护孩子的艺术个性,扩张学习面

  在音乐方面,主要是歌唱与演奏显示个人的艺术表现,尤其是器乐方面,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习单一的器乐,比较专业化。报名钢琴最多,古筝次之,还有双排键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笛子、唢呐、小号等。主要是以键盘为主,反映全国音乐教育的普及导向。而演奏水平不一,好的相当多。这和教师水平是成正比的,我们也希望扩张学习面,重视其他器乐的培养。更希望有钢琴与其他乐器的结合成为组合节目,毕竟我们的比赛不是钢琴考级,也不是专业大赛。

  第五、歌唱,是最普及的一门艺术

  本届比赛歌唱(独唱)形式最多,许多天真活泼的孩子的纯真演唱给我们许多欣慰。也有不少选择作品到位,使歌唱达到一定水平。小组唱、小合唱也较新颖。但是,多种形式的歌唱仍然太少,比较“省力”的独唱太多,停留在一般水平的歌唱,缺乏有创意的辅导。希望在下届赛事多看到新形式、新体裁、新作品的演唱。(付林、施万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