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故事·花絮     剧照欣赏         



导演自述:一个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主题


  新千年之初,我们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加入世贸等等,这一切都使我们平等地与世界特别是欧美国家对话和交流进一步成为了可能。随着大批国人出国求学、旅游、工作,越来越多的洋面孔也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跨国婚姻更是早已浮出水面,外国孩子、混血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玩耍、交流、上学,和中国成人的一同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这一切的发生就像我们以往搬来个普通邻居一样简单。可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切的发生对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对异国的父母们意味着什么?对这些孩子的将来意味着什么?

  人类的沟通和交融,特别是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差异大的异国人们相处之初,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痛楚和困惑,然而,正是由于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勇敢或无奈的相处和融合,才使我们的人类焕发出不断的生命力,取得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最无意识的,他们以其特有的天性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沟通和求异愿望,即使是异国孩子之间,语言不通,他们的相处也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和无遮无揽。从这些孩子身上,我们品味着人类相处的至真至纯,我们憧憬着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所以,从孩子的视角关注人类的沟通和关爱,应该说是一种独特的选择。我们将通过这几位中外儿童充满童趣的故事,表现出他们的友情、亲情以及他们智慧的可贵品格,折射加入WTO 后中国初级教育的变革进程和父母望子成龙的众生态。我们还将展示古老而又现代的北京风情,展示当代中国神奇、壮美的风姿以及当代国人勤劳、自信的精神面貌。

  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向了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人类的沟通和交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同时,我们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关注人和人之间特别是和异国孩子之间的沟通和融和,学会用一棵爱心去和人们相处,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处理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都渴望我们的后代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命运终将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这部电视剧的意义所在。

  我们将以意大利孩子雅各布的视点为主视点,以雅各布和中国爸爸马大航之间“父子情深”的构筑过程为贯穿线结构全剧,以雅各布和几个中国孩子的交往行为来展开主要的故事情节,以动画来展示雅各布的心里情绪。这中间还有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父辈之间的友情、亲情、乡情;大人们的爱情……我们作品是一部具有一定轻喜剧特点的儿童剧:浪漫中透出温馨、诙谐中透出传奇、清纯中透出飘逸,全剧要营造出一种洋溢着童趣、梦幻色彩的童话意境来。

  小主人公们不同寻常的故事要营造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并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的动作性和丰富的想象性。要达到孩子们爱看,和剧中小主人公同喜同悲,感到亲切自然,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并随着剧情的递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而不是说教式的。让大人们看后觉得有意思,并从中发现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

  儿童无疑是本剧的主题形象,所以,能体现或衬托孩子特点的景物和声响应该成为全剧的贯穿主导元素,如动画、漫画、京剧花脸、风筝及小狗等动物,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多用。另外,还有意大利孩子雅各布和中国孩子不同儿童服饰及随身用品;鸟语鸽哨,京腔京韵,童谣欢笑等等。

  影调总体上处理为一种明快温馨的感觉。由于拍摄的季节是冬季,暖灰可能成为了主调,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绪、场次,设置出不同的明快、响亮色彩,来构成画面的色彩对比和节奏变化。声音的总体处理也应如此。

  无数的影视剧拍过北京,我们如何拍出新意来?我们应该捕捉古老北京和现代北京的交融中所折射出的独特神韵:胡同、四合院的纯朴、悠深;亚运村、长安街的现代、飘逸;小学校的欢快、空灵;长城、天安门的雄伟、辉煌;烤鸭店、茶馆戏楼的古色古香;城墙遗址的寂寞、神秘等等。(剧中主要场景的设计附后)

  拍惯了成人戏的创作者拍儿童戏,要有耐心解决一些特别的课题。儿童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熟悉镜头、不能适应跳拍等,所以要尽量让我们去适应小演员,而不让他们来迁就我们。尽量不要过多地要求孩子去适应摄象机,迁就构图,借“地位”等。

  中近景作为主要的景别,能较好地适应我们这部孩子戏的扛拍、偷拍、抢拍手法及运动镜头的流动感。关键情绪点上特写、全景的运用丰富了影象的节奏感。低机位、仰俯拍和广角镜头的运用,体现了孩子眼中较为夸张的景物。

  光影要营造出温馨、神秘、浪漫等不同的氛围,注重烟、雾的运用。

  现实生活中,往往新奇的东西、大块的色彩或运动着的人物首先吸引孩子们,因此我们的画面构图、场景营造、人物造型要简洁,色彩要单纯。道具、环境、服装、化妆的设计制作应该有特色、各有其貌,并根据剧作情绪的发展而有所递进、变化。

  简洁、流畅、快节奏的镜头切换组接使画面更符合儿童的视觉特点。快节奏的运动镜头(包括内部运动)成为贯彻全剧的主导剪接素材。我们要注重大的情绪段落的节奏对比,并同时考虑到声效因素。

  古朴、单纯的老京城童谣是本剧音乐的运用主体,诙谐、浪漫、飘逸、抒情的独唱、合唱或和声的运用以渲染不同的情绪。主导乐器可能为京胡,但得是管弦乐的基调,以表现丰富的背景主题。我们这次是同期录音,怎样在城市嘈杂环境中,录出层次感来,并让声音成为一个重要的剧作元素,录音师要提前有所考虑,拿出方案来。

  关于儿童演员的表演,还是以启发为主,因势利导,尽量少示范或不示范,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孩子的自然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了解每一场戏内容情绪,大的表演感觉对路就可。个别细微的情绪,可分镜头单抠。台词也没必要刻板地要求原词原字,孩子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把意思说准就行。

  表演上要大人迁就孩子,孩子迁就动物。

  (关于儿童演员的表演处理一文附后)

  成人演员基本走正常的“内心体验”。有些场次的表演可以稍微有点轻喜剧的意思。

  我们选择演员时要向剧作中的角色靠,一旦演员选定,我们的角色要向选定的演员本色靠。“表演感”“演员感”太强的演员一定要控制使用。虽然我们的故事有比较强的传奇浪漫色彩,但我们的演员站到群众演员堆里其外型和表演不能“跳“,这中间还有化、服、道等创作部门的协同工作问题。(剧中主要人物的设计附后)

  以上的话,只是作为“抛砖引玉”,意在让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科学地、细致地去从事自己的工作。一位大导演说过“一部戏的质量,就象双手捧水,每一手指一不小心,都会漏下水来,如果都不注意,那水就会漫漫漏光”。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位创作人员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

  我们将面对一些难题,冬天来临、年关将到、孩子戏、与外籍演员的沟通等等,没有一样容易的。但只要我们都有“团队精神”,都从拍摄一部“精品”的目的出发,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我们对付不了的难事。

  愿我们在北京的拍摄生活将来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美好的回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