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刘建设携家带口于周末去看车展。“街坊邻居都说好,名车加美女,我也去开开眼,至于什么时候买,我想还是等一等吧。”他对记者说。
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观众如潮,展厅里摩肩擦踵,可是象刘建设这样“看的多,问的少,买的更少”却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庆云说,他在今年初就打算买车,一有空就出来逛车市,但眼看着车价往下跌,总觉得还会往下降,一直下不了决心。他还告诉记者,去年底他的邻居买了一辆夏利2000,谁知没过一个月又降了1万元,同样的东西价格便宜10%当然很好。
不断降低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心旌摇动,提前开上自己轿车的梦想似乎就要实现,可是低价位购车又成为大诱惑,这成为他们“持币待购”的主要原因。
不久前吉利轿车宣布一款车降到2.99万元的最低价,天津夏利、神龙富康也纷纷调低售价,多年自恃身份的红旗轿车也借着新推出两种车型之际,降低了价格。到目前为止,国内15万元以下价位的中低档轿车品牌几乎悉数加入了降价阵营。
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说,汽车价格偏高一直是轿车进入家庭的重大障碍。汽车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低,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观察当今车市,结合居民收入的现状,10万元以下的轿车肯定会成为轿车市场的主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淮认为,中国的汽车价格,特别是轿车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普通中档车比国外同档次车贵80%至100%,高档车的差价更大。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靠关税壁垒维持轿车原有价位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轿车价格会一天比一天低。但他提醒消费者,轿车价格的下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也成为制约中国爱车族大胆购车的另一重要原因。“现在养车反比买车贵,真还不如打车来的省心。节假日去郊外,也可以租车过把瘾,何乐而不为?”北京工人金滔冉的话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
据了解,车检、养路费、汽油费、维护费,以及可能花费的修理费等,每年总共需要一万多元的支出,相当于一般中等收入家庭一年收入的30%。“车展上有这么多的新颖别致的概念车、豪华车,但面对普通百姓的新车型相对而言就显得少了一些。”退休工人李争勇说。
据悉,吉利、英格尔、奇瑞等相继推出的一系列低档车,弥补了长期以来市场上产品种类的缺失,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吉利轿车在销售最旺时,曾经出现断档的火爆场面。但是,这些车型在全国60多万辆的产量中,所占份额较少,尚难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像李争勇这样的人代表了城市相当规模的消费者。对于他们而言,持续而至的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使他们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即使积蓄足够买车,他们也不敢一掷而尽。因此,专家指出,汽车进入普通人家,尚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钱春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