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亮已经爬到了半空,空中飘着些淡淡的轻云,几颗或明或暗的星星稀稀落落地撒在幽蓝的天幕上,远处高高低低的楼群和闪闪烁烁的灯火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子,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任夜风吹拂着单薄的衣衫,让月光滋润着干涩的灵魂。白日里诸般烦扰困惑尘欲机心,都被这浓浓的月色所稀释,所涤滤。渐渐地,整个身心都好像消融在月光里,有一种羽化成仙飘渺若梦的感觉。时空的界限变得模糊,无数的前尘旧事纷纷纭纭地浮现在眼前:童年时村边小河里的月下嬉戏,长大后黄河岸边渤海之滨的步月行吟……
我庆幸自己最终记起了那些在记忆中已经褪色的日子,让疲惫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休憩;也后悔数年来对这美丽夜色的疏忽怠慢,给记忆留下了不可饶恕的空白。我突然发现,当夜色袭来的时候,我浮躁的心境反而会安详起来了。无边的夜色使不自觉中忙碌了一天的我不再觉得疲惫,相反,它仁慈而又慷慨地赐予了我非常珍贵的礼物,使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片刻宁静,在晃动的人群中觅到了一丝安稳。它用它那独特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享受孤独,怎样品位寂寞。终于,我懂得了该怎样享受那远离人群的寂寞的快乐,如何寂寞地思索,寂寞地判断,寂寞地思念。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缓缓地在夜色里飞翔,那种感觉像极了一只草叶上的蜗牛,缓慢地把触角张开,昂起柔弱而倔强的头,肆意的在点缀着露珠的草叶上闲逛的快乐。
不觉间已是月过中天,远远近近的车声也更加疏落。耳畔隐约响起了贝多芬那首著名的钢琴曲,脑子里也涌出些吟颂月亮的诗文。当吟及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我突然觉得,这传诵千古的名句,其实大有问题。生活在地球背面的人们如何能与我共享这美丽的月色?这岂不是幻灭了人们怀抱千载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梦想?科学的现实与浪漫的美感竟不能两全,真是造化弄人啊!
白日里,我忙碌而麻木地为生计而奔波;而此时此刻,我百无聊赖地坐在这月光下,故园即将开始新的一天,母亲则又开始翘首企盼,重新计算孩子的归期,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我真想问一声月亮,你今夜经行的地方,我阔别了已久的故乡,它的容颜是否依旧?我年迈的慈母,她的双眼是否依然浑浊,白发是否又添了许多?……
□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