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崔永元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感觉特别有趣:“许多观众来信 说崔永元给人的感觉亲切,随和,自然,轻松,特像邻居大妈的儿子”。于是就有人问他说:“你在领导面前是什么样呢?”崔永元笑着说,我自己感觉还是邻居大妈的儿子,可别人说我像邻居大妈的孙子。(没有读过崔永元的书,不知此故事是否如书中所写 ,如有出入,请作者见谅!)
听了这个故事,哈哈大笑之余,不禁想到,其实人总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进入到了某种状态扮演了某种角色,可能我们那时是不自知的,是由习惯和环境造成的,比如:对领导的尊敬,对孩子的慈爱,对亲人的关心,对朋友的热情以及对爱人的依恋等等。可以说角色处处都在,有些角色仅是服饰,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选择,但有些角色已经和我们的躯体生长在了一起,难以分开。有时会感叹,演员尚有卸装之日,我们的角色却无结束之期,既然无法分开,那就让我们在必要的角色中保持一种最佳状态吧。
然而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的,如果我们真能把每种角色以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那我们就可和好莱坞的演员相媲美了。
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忙忙碌碌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时比演员还要忙。比如,我在主持 《银幕采风》节目时,要求青春,有朝气,时尚,健康的风格。在主持《视觉》节目时,又要成熟, 端庄,文静,大方。不同节目风格的把握与转换,其实就是角色的互换,明确定位,找准方向,进入状态,才可能发挥正常。此时才终于明白,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老师为什么在不断地研究人生的状态共有几种,原来它和我们的角色(台上亦或是台下的)密切相关。当然有时在不同角色中我们也会感到很累,但还是不能摆脱它,因为有意摆脱已经习惯了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种角色。
总之,我们在人类社会中一定是要担任各种角色的,状态要找准,但角色意识不能太强,我相信,长官意识,权威意识,名人意识太强烈的人,不仅不受人欢迎,同时自己也会很累,就像永不卸装的演员。人扮演社会角色也许是迫不得已的事,但我还是觉得,能卸装时且卸装,尽可能自然地生活,保持一种真实的人生状态 !
□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