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关于足球的经典评价是这样这样说的:“足球不过是数万名需要运动的人坐在一边,看着二十二个需要休息的人在场上不停的跑步。”估且不论这话正确与否,但它起码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场上跑步的不仅仅是二十二个人,还有负责这些人的“监工”--裁判们。
足球是一场游戏,游戏就需要规则,有规则就得有人来让参与游戏的人照章办事,于是裁判就诞生了。本来从常理上说,裁判是在场上的配角,当人们在讨论已经结束的一场比赛时却想不起来裁判的时候,这个裁判才是最成功的。可是在这届世界杯上,这些配角们却象陈佩斯小品中的人物一样,不甘心当绿叶,铁定了心要尝一尝主角的滋味。
意大利与克罗地亚的比赛中被吹没了两个进球,而他们这届世界杯上已经有五个入球被判为了无效,比他们的进球数还要多;西班牙与爱尔兰的十六强决赛中,瑞典裁判判给了爱尔兰队两个点球,而且还把西班牙的两个进球吹了出来,这里外里就是四个球;在德国与喀麦隆的小组赛中,西班牙的裁判给两队一共亮出了十六张黄牌和两张红牌,而在同一天塞内加尔和乌拉圭的比赛中,来自荷兰的裁判也亮出了十二张黄牌,难怪当时的电视主持人说球员们这天收到的卡片比在圣诞节还要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管裁判们愿不愿意,哨声的频频响起,人们自然会把目光集中在裁判的身上。其实,世界杯上的裁判可都是一等一的人物,他们在本国都是大腕级的人物,都是执法过数十场甚至上百场国际级比赛的国际级裁判。难道这些人也会犯下低级的错误,或者有着如此强烈的“表现欲”不成?
早在世界杯开始前,国际足联就对执法的裁判进行了严格的挑选,甚至还推迟了一天公布裁判的名单。在赛前对裁判也进行了培训。据统计,在48场小组赛中,共出示了205张黄牌和13张红牌,而“干净”的比赛却只有两场。其它的还够不上罚牌的哨声就更不记其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