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杯足球赛把许多国家的老百姓都卷入这场“大战”的时候,东南亚岛国菲律宾却处在硝烟之外。菲律宾人仿佛隔岸观火,摆出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
菲律宾人对世界杯的态度有点像中国人对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之类赛事的态度,知道这是一场重要的世界大赛,可是离自己很远。因为这种态度,尽管许多国家的报纸增加了世界杯专刊、专版,但是菲律宾除了几家中文报纸借着中国人狂迷足球的东风明显增加了对这一赛事的报道量以外,英文报纸上的足球文章还是少得可怜,有的报纸只不过在开幕式和最激烈比赛过后登篇文章应个景。在别的一些国家,用世界杯作卖点的广告铺天盖地,但是在菲律宾,世界杯盒饭、足球T恤衫没人认;喝完某某饮料,也绝不会看世界杯,还是继续看NBA。
记者一直在思索菲律宾人对足球如此冷漠的原因。近日偶遇一银行经理,几句话便看得出此人是个全方位的体育迷,篮球、足球、高尔夫、曲棍球等各项运动均能侃侃而谈,王治郅、姚明、贝克汉姆等人的事说来琅琅上口。记者于是提出了心中的疑团:“为什么世界杯在菲律宾热不起来?”得到的回答,记者深感有理。
20世纪末,菲律宾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紧接着就成了美国的殖民地。与西班牙殖民者的愚民政策相反,美国实行“殖民式教育”,大力推行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使菲律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美国影响颇深。美国人对足球也不太热衷,所以和美国一样,篮球、网球、高尔夫、棒球等运动在菲律宾远比足球盛行。而美国有条件引进人才,迅速使本国足球队成为世界强队,菲律宾却不行,所以远远落在后面。
因为缺少足球文化氛围,孩子们从小就不踢足球,长大以后自然也不爱看足球。尽管这位银行经理对足球赛事已经算够关心的了,但仍表示:“那么多人抢一个球,太费劲了,而且经常看了两个小时,最后比赛双方0:0,多没劲呀!”看看菲律宾人喜欢的篮球、网球、高尔夫等,好像都不会导致0:0这么“没劲”的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双方谁也没得分,这种运动似乎不太适合菲律宾人的性格。
足球是一种大众的运动,但在菲律宾却见不到足球场,倒是随处可见篮球架。这位经理说:“踢足球需要的场地太大了,不像篮球,因为用手控球,球不会跑很远,三两个人在街边支个篮筐就能打,这一客观条件限制了足球在菲律宾的普及。”此语一出,旁边立刻有人提出反驳:“那你们国家怎么有那么多大片大片的高尔夫球场?”此话不假。但足球与高尔夫是不同阶层的运动,足球属于热爱流汗拼搏的普通大众,而高尔夫属于优雅的上层人士。菲律宾贫富分化严重,40%的人口在贫困线以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有钱人在比足球场大几十倍的草地上打高尔夫,而普通人却很难找到一块相对宽敞平坦的地方踢足球,只能在街边打篮球。
一项运动在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综合性的因素。菲律宾学校里不教足球,也没有多少人喜欢足球,就是有个别喜欢足球的,也形不成气候,更别说找赞助商搞比赛了。去年,菲律宾有关部门曾宣布要组织国家足球队,今年初又提出要在小学里推广足球教育,呼吁重视足球运动发展。但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并非指日可待,所以世界杯离菲律宾还太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