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队的心理指导老师丁雪琴28日为自己正名,称自己是“老师”而不是“医生”。她表达正名之意是希望媒体为国脚心理“减负”,“不要乱炒新闻,制造紧张气氛”。
丁雪琴是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研究员、中国运动心理学会副主席。在中国队参加亚洲区预选赛时,为国家队队员做过心理测试,并一直为国脚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赛,国内记者蜂拥而至,媒体关于世界杯赛、尤其是中国队的报道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竞争中,媒体如果出现不实报道、片面报道,必然给国家队制造紧张气氛,而国脚们在紧张的心理下进行比赛,别说发挥水平,就连正常的状态都难以保证。
这位运动心理学专家特意给记者讲了一个事例。在她刚到国家队,为国脚们做心理测试、进行基本的心理知识辅导时,一家体育专业报纸刊登了记者的文章,题目就吓人半死:《你有病吗》。丁雪琴说:“当时,这一报道弄得国家队上下都很紧张。其实我就是给队员做做测试,讲一些很基本的知识。但是大家一看报纸,还以为国脚们都有心理疾病呢。”
丁雪琴因此特意为自己正名,“我其实是心理学的老师,不是医生。国家队的队员们也一直叫我老师,我从来不是一名医生。我做的工作其实很正常,就是帮助队员学习、提高,增强心理素质。”
国外的心理科学发展很快,我国的心理学咨询、指导工作还不普及,有时让人大惊小怪。丁雪琴说:“所以我很少出去,也尽量不到国家队,不然小报记者一炒,又说‘心理医生’来了,反而给大家增加心理负担。”(记者刘卫宏、蔡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