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神舟四号安全返"家"


  主持人: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收看《中国报道》。在无人状态下对载人飞行考核最全面的神舟四号飞船经过了一周的太空飞行之后,于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晚顺利返回地面,至此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四艘无人飞船——神舟四号的发射与回收取得了圆满成功,从而为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此次神舟四号顺利发射以及中国长期的航天发展计划等相关问题,在演播室中我们将采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飞船负责人许达哲副总经理和神舟飞船副总指挥秦文波先生,首先请看记者的详细报道。

  年初的内蒙中部地区在入冬以来的连续几场暴风雪之后,广袤草原早已变成了莽莽雪海。从内蒙的首府呼和浩特出发向北翻过大青山,经武川县便会到达100多公里外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神舟四号的回收工作就主要在这个旗的管辖区域内展开。根据预定计划,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围绕地球运行108圈后,开始从南大西洋上空向着地球表面返回。在四子王旗已经驻扎了半个多月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试验队1月5日上午从县城出发到60多公里外的指定区域与其他搜救队伍会合。

  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 王壮: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地面部队,另外有一部分是空中搜索,在大庙这个地点空中部队和地面部队汇合在一起,然后地面部队和空中部队开始从这里分别地到达搜索现场,对于今天晚上回收来说,困难主要是天气非常冷,回收现场到了零下三十度,另外现在路也不好走,路都让雪覆盖住了,另外在黑天进行搜索,给搜索带来许多困难,但是这些我们事先都经过了演练,因为飞船上有信标,直升飞机和地面都可以抓住这些目标,另外飞船上还有闪光灯,飞机从空中也可以看到这个闪光灯,相信回收可以圆满成功。

  由于载人工程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分系统下又有许多子系统,因此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是完成回收任务的根本保证。1月5日下午三点来自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30多辆搜救车从会集地点准时出发,前往60多公里外距离理论落点10公里以内的区域待命。由于雪天路滑,60多公里的路程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搜救队伍到达待命地点时已是1月5日的傍晚。

  字幕:1月5日下午三点; 1月5日下午五点十五分)

  记者:"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参加飞船回收工作的各个系统部门的大约三十多辆车来到了我现在所占的这个待命区域,这个待命区域距离飞船的理论落点大约有两公里远,在理论时间也就是5日晚上的7点40分左右,飞船将会回落,一旦直升飞机发现了飞船落点的准确位置之后,将会及时的通知地面的搜索分队,地面的搜寻人员将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

  根据飞船运行轨道的特点,着陆场不仅场地要开阔,地势要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而且天气状况要好,1月5日这一天温度较前几日气温略有回升,而且风力不大,这就为飞船顺利回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 王壮:飞船返回的时候大概是这样一个程序:一个是飞船要调姿,调姿之后制动减低它的速度,减低速度之后就载入大气,载入大气以后十公里的时候,打开降落伞,开主伞,距地面有两米的时候,反推发动机工作,把返回舱的速度降到每秒两米,这是将来宇航员可以承受的速度,这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

  字幕:1月5日晚7时16分)

  在待命区域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晚上7时16分,在黑暗的夜空中传来了砰的一声,就在所有搜救队员判断方向来自何处的时候,一直盘旋在上空寻找落点的直升飞机于7时46分通知地面搜救分队发现了目标,随后参与搜寻的各种车辆在半个小时后抵达飞船着陆点。

  字幕:飞船着陆点

  这就是12月30日凌晨发射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的返回舱,当地面搜救队伍赶到的时候它已经静静的躺在雪地上,在这个舱内存放着"神舟"四号进行多项应用系统科学实验所需要的有效载荷52件,其中33件设备是首次上天。

  字幕:地面人员进行舱外气体检测,把伽玛放射源盖住。

  "现在我们师傅正在那里连管路,主要是为了对有害气体进行测量,在做这项工作,这次回收和我们预计的,基本上在我们的预想的经度范围之内,这次它落下的状态,20兆的天线抛出来了,,然后闪光灯也工作,这样便于直升飞机寻找,直升飞机寻找了23信号,而且也看到了闪光灯,现在闪光灯还一直在闪,而且底部大底的天线已经展开了,这对地面部队和直升飞机寻找是非常好的")

  为了神舟五号载人发射的成功,在这次飞船着陆后,增加了一项气体检测的任务。随后飞船被拉起来,以便打开舱盖。在飞船着陆后的两个小时后,飞船的舱盖被打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工程部的王树杰师傅第一个进入舱内,他最早取出的是中国科学院的两个试验仪器。(字幕:1月6日零时五分)这两个仪器是用来进行了空间细胞电融合实验的, 从飞船舱内取出的电融合仪由于受到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快速取出后就被迅速装上直升飞机,于6日凌晨2时45分到达北京并被送往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研究中心进行试验报告分析,飞船和飞船内的其他试验仪器将于近日返回北京。

  (字幕:电融合仪于6日凌晨2时45分到达北京; 飞船和飞船内的其他试验仪器将于近日返京。

  记者:一月五日晚神州四号已经安全返回地面,这次成功的发射,顺利的回收为中国今年下半年的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中国朝着航天大国目标的实现又迈进了一步。中国报道记者王子哲内蒙报道)

  背景报道: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字幕: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绕地球一周并安全返回地面。人类的第一次太空旅行持续了108分钟。

  美国于1962年2月20日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这两个国家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都进行过多次无人飞船发射试验。(字幕: 1962年2月20日)

  一九九二年九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此研制了载人飞船和可靠性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成功飞天,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载人研制发射返回技术的国家。(字幕:1999年11月20日)

  二00一年一月十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七天、环绕地球一百零八圈后返回。这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飞行7天的任务后,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了半年,返回舱返回了地面。(字幕:2001年1月10日)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四月一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正样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了180多天,环绕地球飞行2821圈,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字幕:2002年3月25日)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航,十多分钟后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字幕:2002年12月30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此间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迄今已成功发射四艘无人试验飞船,为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内实现真正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神舟"四号发射前早些时候,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预备航天员已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目前,中国航天员正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各项训练,各项训练进展顺利。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神舟四号飞船已经成功地返回地面了,为了使您更多地了解神舟四号飞船的相关情况,以及今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的演播室特别邀请来了两位设计和建造飞船的嘉宾,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许达哲先生,您好许总。一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科研四部的部长,也是这次飞船系统的副总指挥秦文波先生,首先欢迎两位今天在很忙碌的工作之余到我们的演播室来接受采访。现在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地返回地面了,随着飞船返回地面,很多专家说这意味着中国离载人航天,发射载人飞船不远了,这个不远了到底是有多远?许总,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许:神舟四号飞船在轨自主运行七天后,成功地返回地面,已经完成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的预定目标,这就标志着我们中国已经掌握载人技术、突破关键技术,也标志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

  主持人:进行这么多次的飞船试验的目的是要保证安全,可以说在飞船飞行的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您怎么理解飞船安全飞行的意义?或者说从管理上来讲,因为我们知道您是负责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火箭系统和飞船系统的副总经理,您从这方面给我们解释一下,怎么样才能保证这个飞船安全?

  许:载人飞船和其他无人的空间飞行器最大的不同就是载人,有了人,有了生命,对产品,对我们的飞船、火箭的可靠性、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我们就要确保万无一失,要干就干好、要干就干成,载人工程我们把安全性、可靠性作为我们工作的准绳,就是一定要检验我们的飞船、火箭具有了可以送中国的航天员上天这么一个标准的时候,我们才说我们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们第四次飞行试验,应该说是前四次,迄今为止所做的一次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考核试验,所有的系统都参加了,航天员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通讯系统、发射场系统、着陆场系统,还有空间应用系统等等都参加了,除了没有人这个系统,各个系统参加了,这次试验就是考验载人工程整个大系统的协调性、正确性,考验我们运载火箭的安全性、可靠性,考验飞船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也通过这次试验,来获取航天员在飞船上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

  主持人:秦总,您是飞船系统的副总指挥,您怎么评价通过这四次神舟飞船的发射,您怎么评价咱们这个飞船系统的安全标准问题?

  秦:这个刚才许副总已经讲了,确实载人航天这个对质量的要求是迄今为止我们国家航天器要求最高的一种,所以说我们从神舟一号开始,就从技术状态上、质量控制上,都是逐步逼近上人的状态,所以说相对飞船系统来讲,也是体现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备料、生产、试验、交付,一直到发射,都是全过程质量控制,像在备料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对所有的接插件都进行插拔、互换,也曾经对国外的接插件也进行这样的试验,我们也发现有质量不符合的,全部退货的,这方面从备料上卡得很严,在试验上对覆盖率,就是说我上天测试的项目,地面必须要进行覆盖,在发射场做的测试项目,在交付前我所有的产品都必须要把它覆盖掉,不能留任何的盲点,比如说我上天的项目在地面没测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通过这种步步为营、节节把关,就是对每一个研制阶段都进行把关,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全面解决掉以后,才能转下一阶段,这样就不带任何问题上天。

  主持人:许总,刚才您也谈到了,载人航天系统非常多,有航天员系统、有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空间应用系统、通讯系统等等很多,从您负责的这块工作来看,下一步怎么样为跟其他系统密切地配合做好准备工作,以备载人航天真正地实现?

  许:载人飞船和其他系统一直在密切地配合,接口协调非常关键,所以这七大系统经常是有接口文件交换,共同讨论,而且为了达到设计功能、整个系统协调,进行了充分的地面试验,我们集团公司承担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运载火箭主要和飞船接口比较密切,和发射场系统关系比较密切,飞船就和航天员系统、其他系统联系就更多,尤其是我们载人飞船为了满足航天员的要求,就要按照航天员人机工效学的要求、人体医学的要求来进行设计,进行试验,进行验证,我们飞船的设计首先是满足飞船整个控制的要求,满足航天员系统对它的要求,最大的还是安全性、可靠性,我们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就是以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来建立我们这样的质量体系,保证产品交付是可靠的。和航天员配合,一个就是验证我们这个航天员的环境保障条件,是不是满足载人这个要求,另外一个就是医学的要求,要进行各种环境参数的测量,包括力学参数,要进行大量试验,振动、噪声、冲击,还有有害气体浓度的测量,还有人体氧分压、舱内的总压等等,要和航天员系统一起来做这些工作。我们配合它做准备工作,我们飞船提供航天员实际进入,提供实际操作,穿着航天服进舱、开舱、关舱,仪器照明系统,操作语音通讯系统进行通话等等,配合他做工作,我们也配合研制模拟器,提供航天员日常的训练,这一次我们四号飞船,我们第一批中国航天员已进入舱内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演练。

  主持人:从试验的情况来看怎么样,秦总?航天员对这个飞船各方面适应不适应?

  秦:现在这个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举个小例子,比如他进去的时候踩这个踏板,踏板踩的时候这个高度跟人的高度有关,从上楼梯到下楼梯太高了就要完善。

  主持人:这也得改呀?

  秦:也要改,人机工效,人和机之间的协调,还有比如他操作的时候不方便,提出来以后我们也要改。

  主持人:比如手够不着,眼睛看屏幕是不是舒服。

  秦:有没有可能误操作,可能两个按钮太近了,按了这个以后,不当心把另外一个碰了等等,这些都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因为有人和无人确实是差别比较大。

  主持人:观众朋友,结合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地返回地面,就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问题,我们正在采访两位嘉宾,广告之后我们将接着谈,欢迎继续收看。

  主持人:航天员在飞船里面是怎么样跟地面保持联络的?

  秦:这个应该说是声像并茂。

  主持人:就是说我们还能看到,这个通过什么样的办法?

  秦:看到就是我们现在有图像,就是有摄像头,把宇航员在空中的运动或者动作,全部摄下来之后变成数字,数字量,这一点当时研制的时候我们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十年前数字电视大家印象还不是很深的时候,飞船上就已经开始用数字电视这个概念,摄出来以后数字量再进行压缩,为什么压缩呢?因为我们的通道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给你无限宽的通道让你走,(通过)窄的通道,必须压缩,然后再传到地面,再进行解压,解压开了以后看到的人和动作不能失真,当时我们记得研制的时候就出现过像动画片一样的,人的动作像机器人一样,动一下动一下,他就是跳跃式的,一跳一跳的,后来通过不断地攻关,因为当时国际上至少像当年俄罗斯的联盟号都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讲也比较难,不断地攻关,现在解决了,大家已经看到了,上面我们应该电视上看到,就是返回舱里的球在动,还有一些仪表的显示,这方面都是图像传下来,非常清晰。

  主持人:这次四号也是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

  秦:也是,从神舟一号就开始有了,所以神舟一号当时应该是很久以前。

  主持人:这已经过关了。

  许:语音通讯系统、画面传输这都可以了,指令传输就很多了,交换就更没问题了,这几次试验都是地面可以向天上注入指令,天上自主飞行,还有宇航员的手动操作系统。

  秦:这次好像元旦前神舟四号为全国人民播了一条“祝大家新年快乐”这么一个消息。

  主持人:一个小姑娘向全国人民问好。

  许:那就是从地面传到船上,船上又返回到地面。

  主持人:将来我们再能听到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宇航员自己传回来的声音了。同国际上相比,怎么评价我们现在飞船的技术水平呢?

  许:我们尽管从加加林第一次上天至今,已经有41年了吧,41年多了,但是我们的起点像秦副总刚才说的应该是很高的,我们飞船的控制系统都是采用当今最先进的一些仪器、电子设备,起点很高,我们这艘飞船的空间也相对比较大,能容纳三个人。

  主持人:按三个人的规模设计的。再看远一点,实现了载人飞行以后,从您主管的工作来看,火箭系统和飞船系统就会非常地成功了,是不是可以保证中国能够实现登月或者说到更远的太空去探索?

  许:载人工程是航天事业里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代表当今航天科技水平一个技术领域比较先进、难度比较大的一项任务,航天其他任务像探月是属于深空探测的这么一个范畴,我们也在进行探月技术的研究,我们的火箭应该说从96年10月份到现在,连续27次发射成功,具有比较好的质量和可靠性,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进行载人的飞行和我们探月的这么一个技术的研究。

  主持人:现在用您的火箭去探月是没有问题的了?

  许: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当然我们要进行对月球探测的相关技术的研究。

  主持人:从科技水平上来评价的话,您怎么看待中国目前航天科技的水平呢?

  许:中国航天应该说是在世界上还是有一席之地,在航天大国中,比我们更走在前面的有俄、美,我们还是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很多方面与这些航天大国,在投入方面、研究领域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我们现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主持人:这次神舟四号是成功地返回地面了,下一步就该发射五号了,五号飞船的设计方面和四号有什么不同吗?

  秦:我们在研制四号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五号了。

  主持人:已经都考虑到五号的问题了。

  秦:对,所有设计原则神舟四号和神舟五号的技术状态要一致,因为这个对可靠性采集的子样大有好处,一艘一艘不一样肯定对可靠性的评估不利,所以说应该说现在可以给一个结论,就是神舟四号和神舟五号的状态基本一致,当然神舟四号成功了,还有一些要完善的,或者要改进的话,也可能体现到神舟五号上,因为像科学试验的项目每一艘船是不一样的,四号有四号的任务,五号有五号的任务,这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从基本的平台来讲,从飞船本身的框架来讲是一致的。

  主持人:我们先谈到这,非常感谢许总和秦总到演播室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观众朋友,刚才两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神舟四号飞船返回地面以后的相关的情况,两位专家都谈到了随着中国的神舟四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华民族实现遨游太空的理想不久就要实现了。观众朋友,今天的《中国报道》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主持人:王世林 责任编辑:王子哲 导播:滕双双 字幕:宁小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