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科技兴农 中国农业直面入世挑战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国报道》。2002年11月25日到12月4日,中国湖南第四届农业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新建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举行。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大,本届农业博览会以“入世的农博,开放的湖南”为主题,共有5000多家国内外的大中型农副产品企业在展会上集中展示了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在国内外投资者和湖南涉农企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就农业博览会的有关情况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稍后,我们将在演播室中采访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先生。首先请看记者发回的报道。

  从中国湖南第四届农业博览会一开幕,专为本次博览会而修建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就一直被挤得水泄不通。一千多个布置精美的展位前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四川省治县新德乡农民张明甫和同伴就被眼前的这些摆放在展柜上的小玻璃瓶吸引住了,好奇的向参展商问这问那,当他得知这些都是利用植物克隆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时,他立刻产生了要把这种农产品带回家乡的念头。

  四川省治县新德乡农民 张明甫:这属于转基因作物,克隆技术,想通过这个学习一点技术回去,能够带动我们地方的富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像植物克隆等高新技术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如今这些农业高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在农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过程中,成为很多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湖南立达人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湖南立达人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易自力:在农业生产上有个基本规律,就是谁掌握了优良的种苗,谁就掌握了农业的未来,因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资源,因此我们定位在是用高新技术来培育和生产优良的种苗,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自身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既收到了社会效益,也得到了经济效益。

  除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展示外,本届农博会的最大看点要数展馆一楼的展区,这里的一百多个大型展位几乎包揽了湖南各地的知名涉农企业。他们精心推出了粮食、油类、茶叶、禽畜水产、林产品、土特产品、花卉盆景等九大系列,两千多个品牌的农副产品,对于在博览会上签下的定单和学到的经验,各参展商均表示收获良多。

  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加兴:去年农博会拿下的订单是2000万元,今年我们一个上午就拿下了1050万元,预计今年的订单可以达到5000万元,所以通过农博会实际上也是展示企业实力的一个会,企业自身也会上一个台阶。

  记者在农博会上看到,猪肉以肉制加工品的形式,从肉架摆到了展台,大米也有了包装袋,有了品牌。虽然农业博览会上的展品琳琅满目,但优质农产品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老百姓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湖南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杜远明:我们刚才所展出的这些产品,比如说油类,刚才所展出的这几种,都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我们提出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这次都在展销会上体现出来了。

  据了解,本届农业博览会的参展企业数、展区面积、参会人数以及交易金额都创下了历届新高。

  记者:在中国湖南举行的第四届农业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此次参展的高科技项目比重明显提高,一些高新技术的农业科技产品,在展会后成为湖南省当地贫困县提高农业增长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在这次农博会的投融资洽谈会上,第一个签约的国家级贫困县泸溪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泸溪县负责人表示,签定的这份被称为“药用黄金”的盾叶薯蓣合同,总投资达五千多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今后在调整泸溪县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将会出现双赢的局面。

  湖南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县委书记 向兴仁:发展5万亩以后,我们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农业可以增加一个亿的收入,农村会增加一个亿的收入,每亩种植黄姜比水稻要增加保守估计至少有500元以上,对我们全县28万人口,农村人口24万,应该说至少人均增加200块钱的收入,所以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跟上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都是很有意义的。

  据了解,本届农博会投融资洽谈会共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三十多家,签约金额近四十亿元人民币。一些首次参加农博会的国外的对外贸易机构,均表示出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

  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对外贸易局负责人Pablo Ferrando:这次我们首先了解到湖南的农业特别发达,特别是水稻、粮食方面最发达了,我们认为这对于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来说,肯定有很多栽培方面的技术向湖南学习,当然西班牙也有很多好的东西,可能湖南也可以借鉴。

  湖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稻谷和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畜牧业和养殖业也位居前列,其中杂交水稻研究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博览会已经成为湖南的一张农业品牌,为搞活农产品的流通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 张天佐:利用博览会这种形式,广泛地推介各地的优质农产品,是世界上各国通用的一种对农产品进行促销和营销的一种方式,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很多的农博会也办出了特色,湖南省这次已经是第四届博览会,我个人看它已经成为湖南省优质农产品展示的一个窗口,对外农产品的一个形象的窗口。

  湖南区位优势明显,被称为中国“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通过大力实施“开发带动”战略,湖南农业正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记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的发展主要从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关专家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将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因此中国农业部的权威人士表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报道》记者孟滨湖南长沙报道。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结合刚刚闭幕的湖南农业博览会的相关情况,就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现在我们开始采访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先生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先生。首先欢迎两位到我们演播室接受我们采访。庞省长,我们知道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历史上就有九洲粮仓的美誉,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庞省长,现在湖南的农业发展状况大概是什么样的?

  庞: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多年来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纵观我们湖南的农业状况,我们感到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农村的改革不断地深化,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税费改革,这是继土改、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的变革,这项改革现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税费改革,农民的负担大大降低,我们湖南省人平均降幅30%以上,应该说这场改革是成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农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加强,生产条件不断地改善。因为湖南是一个水患大省,湖南多灾,1998年大水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们投入200多个亿,大力加强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治理了洞庭湖,提高了洞庭湖的抗洪能力。所以我们今年遇上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了大的洪涝,没有溃一堤一垸,实现了三个确保,这是与多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分不开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加大了力度,农业结构开始优化,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所以从整个来讲,湖南的农业、农村和全国一样,形势是看好的。

  主持人:有这么好的农业状况,是不是农民的收入也要比往年更好一些?

  庞:是这样的。我们这几年突破了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局面,使农民的收入有了恢复性的增长,现在每年递增5%以上,预计今年农民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300多块。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三个因素,第一个靠调整结构来增收,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了养殖业的比重,提高了二、三产业的比重。这样使农民从农产品这一环节来保证增收。第二个方面是靠劳务输出,就是我们的劳动力走出去来增收,湖南劳动力很多,现在在外面打工、经商的有600多万人,这一支队伍在外面得到了锻炼,而且创造了财富,增加了收入。第三个就是靠改善农民负担增收,在现在的情况下,减负就是增收,我们这几年抓了减负工作,特别是抓了税费改革,农民的负担减轻了,这就相对来讲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主持人:陈主任,在这次的博览会上,大家非常关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纵观这一年来,可以说中国的农业没有发生像人们以前预期的那样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从发展的情况来看,还好于预期,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陈:我自己是这么感觉的,因为首先是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农村基层,对于入世之后可能受到冲击,思想上、各方面都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第二个方面还必须看到今年大家都在说,入世一年冲击没有想像那么大,这里边也有很大的、阶段性的特殊因素在里面,所以我个人觉得还不能掉以轻心,有些同志就觉得好像入世之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实际上状况我觉得要比这复杂的多。最主要的状况,是中国从90年代后半期以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一直处在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所以国内市场这些农产品就表现在供给过剩,价格下降,这样的情况下,境外的农产品即使进口到中国,它也无利可图,所以进来的数量比人们预料的要少。同时从今年的状况看,我们进口量比过去略有下降,出口比过去有所增加,所以也有些同志判断,觉得其实中国的农业不见得那么没有竞争力,我觉得这个问题也需要做具体的分析。今年我们出口略有增加,很大的一个因素是过去人们都认为没有竞争力的粮食作物,尤其像玉米,出口都比较多,这个情况是由于中国国内的玉米过剩,价格低,而且今年全球谷物是一个大减产的年份,所以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对中国的谷物出口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另外一方面,原来人们估计,普遍看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像一部分畜禽产品、水产品、园艺类的产品,过去都认为入世之后有很大的出口增加,但实际情况,世界各国都在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标准。所以使得我们这些过去认为有能力出口的这些产品,现在实际上受到多方面的遏制。所以总体来看,我觉得今年农产品的出口有所增加,进口反而有所减少,应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特殊因素造成的。入世之后面临的方方面面压力,我觉得还是不能低估,特别是要看到中国的农产品不可能长期地处于一种过剩状态,而世界各国对进口农产品提高质量、安全标准的这种做法,反而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前途还是比较严峻的,这方面还要有足够的估计,做好更多的准备才行。

  主持人:那就是说可能随着时间的延续,慢慢地会显示出这个压力来。

  陈:对,我觉得尤其是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现在供过于求,粮价比较低,尽管外国的粮食进不来,但过低的粮价对调动本国农民的积极性也没好处,所以时间长了,如果两、三年之后,逐渐地国内农产品趋于供求平衡,甚至有的农产品出现短缺,进口的农产品就有可能增加。相反的我们自己的农产品,即使是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如果你的品种不优化、质量不提高,安全性标准不符合国际上的要求,那你照样可能就出不去。所以这方面还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新的情况。

  主持人:无论怎么样,做好竞争的准备是必须的。

  陈:我觉得绝不能低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中国农业的这种挑战和压力。

  主持人:对于湖南来说,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机遇和挑战?

  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湖南的农业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最主要的是两大机遇,一个会使我们的农业更好地走出国门,有利于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现在看来,开放才能进步,开放才能发展,农业也是这样,封闭、保守没有出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提供了这样的机遇,我们可以把湖南的农产品更好地打出去,让我们湖南的农民有条件的更好地走出去。第二个机遇就是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一些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而且可以引进专家,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引进一些新的技术,来改造我们湖南的传统农业。当然机遇还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这两条,而就当前一个时期来讲,挑战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结合湖南的实际,挑战来自很多方面,我认为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我们的农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不管是品质也好,价格也好,都还有适应的过程。第二个对我们农产品的安全、营养,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开发,我认为也是提出了挑战。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既讲营养,也讲安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我们要使我们的农产品来保证安全,使人们吃了放心,那还要做很大的努力。第三个挑战就是我们的农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农民这支队伍是庞大的队伍,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我认为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对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需要。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在这次的农业博览会上,专门为国际厂商设立了一个叫国际展区,这个是不是意味着湖南也考虑到了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竞争力的问题,也要走引进来走出去的路子。

  庞:可以这样讲,湖南的农博会,已经成为湖南农业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成为湖南农业的一大品牌。今年我们的农博会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举办的第一届农博会,所以今年的档次更高、规模更大,今年我们农博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国外开放,对国际开放,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我们设立了国际展区,把湖南的名特优质农产品,把湖南农业的精品、品牌,集中到这里,向世人展出,这个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湖南农业对外开放,把湖南农产品进一步打出去,使湖南的农民更好地走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所以今年的农博会将会取得新的成功,今年的农博会会使湖南农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主持人:像湖南这样已经考虑到的这个问题,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要主动地引进来走出去,如果从中国全国的情况来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进口农产品数量的增加,随着他们对中国的农产品产生一些冲击,这样的一些情况出现,中国怎么样才能增加自己农业的竞争力?

  陈:这方面其实刚才庞省长讲到的很多湖南的做法,也代表着中国这几年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觉得怎么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大的角度去看,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就是要加快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把过去那种单纯的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的发展,转到更加注重优化品质,提高质量方面来,这是当今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一个焦点,就是品种和质量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农业效益的增加,就是怎么样去降低成本,降低流动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也具有竞争力。所以这是一个大的层面,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第二个大的层面,就是世贸组织有140多个成员,各个国家的农业状况都是很不一样的,那么世贸组织也考虑到这些情况,因此对农业的规则有一系列非常具体的,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规定,这其中就涉及到政府如何对国内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问题,因为总体上讲,世贸组织要求农产品贸易也是越来越市场化,但是也允许各国对自己国内的贸易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支持和补贴。我觉得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地完善,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完善国内的补贴和支持政策,其中大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世贸组织允许政府对农业进行,叫做内向政策的支持,这个内向政策就是,如果对农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投资,以及对农民技术培训等等,这个都是允许的,而且不限制政府投入金额的数量,这方面我们一直强调的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世贸组织允许的规则,第二方面叫还乡政策,就是允许对一部分农产品在价格方面,或者在它的成本方面,做出一些适量的补贴,这个中国在入世的过程中,经过努力的谈判,争取到了对农产品生产总值可以补贴8.5%这样一个水平,要根据国内的情况,尽可能把对农产品的补贴,转变为对农民直接的补贴,尤其是那些我们竞争力比较弱的产品,像小麦、玉米、棉花等等这样一些,能使它的补贴空间尽量达到我们争取过来的8.5%这个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我们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第三个就是刚才庞省长也讲到,努力地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这样有可能使得在农村经营农业的这些农民,他的经营规模就逐步逐步扩大,相对来说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从这几个层面统筹考虑,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能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主持人:说到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庞省长,结合湖南的具体情况来看,怎么样提高湖南农业的竞争力,比如说刚才陈主任谈到的,比如增加农作物中的科技含量问题,可以进步的问题,您觉得在这方面能普及吗?在湖南,它能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

  庞:我们感到农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农业科技的威力是无限的,所以要发展农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还是要看科技,要实行科教兴农,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我们湖南是一个农业科技大省,我们有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所以湖南的科技兴农是有条件的,是有优势的。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农业,提高农业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要进一步实行科教兴农,特别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推广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技,先进的产品,这样使湖南由一个传统农业大省,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大省,使我们的农民从低水平的小康进入全面的小康。

  主持人:农业发展最终还是要使农民的收入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民增收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了,您觉得在新时期怎么样,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够使农民的收入真正的增加。

  陈:从中央制定的政策,以及各地的实际做法来看,大概是这么几个主要的方面,第一个就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把农业的发展转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其中就包括刚才庞省长讲到的,要提高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用科技进步来推动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来增加它自身的效益,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几年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农村的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的公益事业给了很多投资,比如说乡村的道路,农村的通电,以及支持农民搞新的能源建设,像沼气、以小水电替代能源等等这样一些,通过这样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帮助农村发展教育、卫生,这样一些措施,它实际上可以降低农民的直接生产成本,和他的生活费用,客观上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个就是全国各地陆续在展开农村税费改革,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全国农民总体上大概减轻了30%左右的负担,也就是每个人在税费方面少支付了30多元钱,这相对来说也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第四个最近这几年,整个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积极地实行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建设政府是要给农民很多扶持,比如说在南方,每退耕一亩地,政府补贴300斤粮,在北方是补贴200斤,退耕还林用的树苗和草种,政府每亩地要补贴50块钱,另外还给退耕还林农民每亩地每年20块钱生活费的补贴,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恢复那个地方脆弱的生态环境,也直接给农民增加了收入。再有就是最近正在推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像去年开始,东南沿海八省市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市场化了,目前还正在研究主产区的粮改,粮改之后,农民就可以更加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安排他的生产,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资源配置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效率也会提高。所以从这几个大的方面看,再加上从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推进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让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去打工就业,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所以从各地的情况看,只要抓住自己的特点,结合当前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我觉得解决农民收入增长,应该说前景还是看好的。

  主持人:庞省长、陈主任,结合这次的湖南农业博览会,就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我们先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两位到演播室接受我们采访,谢谢你们两位。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的《中国报道》,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孟滨 导播:滕双双 字幕:宁小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