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中国“风云一号”D星正式投入使用


  2002年9月18日节目

  主持人:2002年9月18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海洋局投入使用。有关专家认为,“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已基本建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稍后我们将就中国卫星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采访曾任中国实践五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先生和中国卫星气象中心主任张文建。

  2002年9月18日,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A”星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交付签字仪式。“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一号A”星是于2002年5月15日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的,经过三个月的在轨测试后,现已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海洋局使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栾恩杰:这两颗星经过在轨测试,它的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对卫星应用的要求,逐步要提高和广泛起来,这也是我们从事航天事业所有人员都非常高兴的事情。我们将在今后认真地看好天上的星,让它正常运转,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此次交付使用的“风云一号D”星是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A星、B星、C星已分别于1988年9月、1990年9月和1995年5月发射。目前,C星仍在太空运行,状态良好,并已连续工作了三年。“风云一号D”星交付使用后,中国将有两颗极轨气象卫星在太空运行。回忆起接收到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信号时的情景,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工作了23个年头的翁站长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站长 翁俊铿:在(长征四号)火箭点火三分钟之后,我们成功地用这套设备捕获到信号了,卫星发回来的优质信号。当时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大家非常高兴。但是由于卫星还在继续飞行,我们不能太激动了,压在心里面了。一旦卫星已飞过我们的接收区之后,大家就非常高兴,有些拍桌子,有些跳起来,有些喊。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我们这种激动的心情。

  作为中国气象局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之一的广州地面站,已经能连续收到“风云一号D”星发回的清晰云图。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工程师:北京时间9点41分,我们捕捉到了“风云一号D”星的卫星信号

  而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名为“黑格比”的台风来临时,“风云一号D”星对广东地区的气象情况实施了有效的监测。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工程师 吴小雅:(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3点30分,黑格比(台风),就是2002年18号台风在广东阳江登陆。这个台风从形成到登陆,我们一直都跟踪着它,及时传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广东省气象局。所以为这个台风的登陆做好了及时的报告。

  据了解,中国是受台风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气象卫星及时准确的监测,让气象工作者们在监测台风时比以前更有自信。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高级工程师 曹静:在气象卫星发明以前,人们观测台风往往靠一种经验,有了气象卫星以后,我们就好像在天空中布了一个天眼、千里眼,从台风的生成到它的移动,到它登陆,所有的都在我们气象卫星的监视之下,所以一个台风也逃不掉人们的眼睛。

  中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观测的资料,已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用户接收和使用。

  记者:在气象卫星领域,中国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这些气象卫星提供的卫星云图,为中国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天气预报”也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词语。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的小学生们不仅把气象卫星地面站作为他们的科普教育基地,还兴趣十足的模仿起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卫星地面站了解了气象卫星奥秘的同学们,也感受到气象卫星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学生 朱小静:在家里我看天气预报,看云图,开始我还以为是电脑制作出来的,谁知道今天到了这里,才真正了解到,是因为是气象卫星接收到信息,把它传到电脑里面的。我这样可以了解到全国、全球、全世界的那些天气情况,即使我要外出旅游,到外国或者是外省去旅游,都可以知道那里的天气变化。所以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据了解,作为“风云一号C星”的后续星,“风云一号D”卫星发射三个月来,已经在天气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杨克明:“风云一号D”星这颗卫星,它所接受的卫星图像,就较之以前的卫星图像,就更加的清楚、清晰,特别是对地形的分辨,也非常清楚。所以我们通过卫星图像,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青藏高原,以及西太平洋台风,这些影响天气系统,它的形状、结构,另外云型的特点。然后我们通过这些清晰图像就能够分析这些天气系统过去的演变、未来的移动、移速,更好地做出未来的天气预报。

  目前,中国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都在轨正常运行,这两种轨道的气象卫星构成了中国完整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监测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风云变化。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运行与控制室高级工程师 郑明忠:现在我们每天都在接收“风云一号D”星的资料,经过处理之后,现在一方面进行存档,另外也开始逐步向用户进行分发。

  据了解,中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合同也在交付仪式上正式签署。

  记者: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卫星应用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气象卫星外,海洋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已经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报道》记者孟斌综合报道。

  主持人:就中国应用卫星发展的相关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先生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张文建。9月18日对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气象局来说,真可谓双喜临门,“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一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风云三号卫星的研究合同已经正式签署了,马先生,您作为卫星方面的专家,您谈一谈中国的气象卫星现在发展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马兴瑞:中国的航天事业是走过了46年的历史,应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的气象卫星也走到了国际先进行列,我们现在不仅拥有极轨的气象卫星,同时也拥有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这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国家拥有这样的技术和水平。应该说我们现在的气象卫星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国家高度重视气象卫星的发展,在中国气象局与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家批准了十年气象卫星宏伟的发展计划。尽管我们有一个发展的系列,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的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是我们卫星的寿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们遥感器的有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说这些差距也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改进这些差距,提高我们卫星长寿命的水平和稳定工作的水平,以及遥感器的能力,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气象部门和国际的各个部门进行服务。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大气和气候是没有国界的,现在世界各国的气象卫星资料都可以共享,也可以共用,那么中国为什么还要发展自己的气象卫星呢?

  张文建:你说的对,大气是没有国界的,气候现象,包括全球变化,它实际上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气象观测本身它受到地域的限制,包括气象卫星,它同时也受到观测的技术、观测的时间频次,以及观测内容的限制。就拿我们中国的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来说,我们在东边有日本的GMS静止气象卫星,它定位在140度的赤道上空,在西边有欧洲的静止气象卫星,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的静止气象卫星,它位于0度,东经0度的上空。每一个静止卫星,它有效的覆盖范围大概是50度。所以你看日本的GMS卫星往西边可以扩展到90度,而欧洲的静止卫星它往东边延伸可以到50度。但是从90度到50度之间这一段,这正是我们国家天气系统来源的上游,这一块对我们国家天气预报非常重要,但是这块就没有静止气象卫星。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它也不会造一个气象卫星放到中国最合适的位置上去。所以中国必须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再举一个例子,就拿极轨气象卫星来说,我们所说的资料共享,它是在数据接收意义上的资料共享,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地域范围内,我们凡是能够接收的气象卫星,基本上是覆盖我们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其他国家,还有全球的其他地区的数据你是收不到的。这样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气象卫星,这样才能够不受地域的限制,也不受观测功能的限制。

  主持人:现在中国除了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之外,还有哪些应用方面的卫星呢?

  马兴瑞:中国到目前为止,发展了几个大的系列的应用卫星,除了刚才提到的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以外,我们还发展了广播通讯系列卫星和返回式遥感卫星,以及资源观测的遥感卫星和导航定位卫星。还包括空间科学实验的卫星系列,应该说这几个系列是经过我们航天人和我们的应用部门共同努力,形成的几个系列。

  主持人:这些系统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马兴瑞:比如说像导航定位系统,我们探险、车辆行驶、船只行驶、飞机行驶,我们人到任何地方,可以确定你的位置和时间,也可以确定你的速度。所以导航定位卫星这样的应用,是人们难以想象它的应用面之广。那么广播通讯卫星的作用,不言而遇,更是重要的。

  主持人:就像今年8月份在长江以南发生的洪水,可以说像1998年那样大的洪水,“风云一号D”星对汛的监测情况怎么样?监测出来了吗?

  张文建:监测出来了,这个卫星是5月15日发射的,发射的当天,实际上是发射后100分钟,我们就出来了第一份云图,而且在其后尽管卫星还没有正式交付,我们马上把这颗卫星投入了实际的应用,这里边您关心的刚才今年汛期的局部大洪水,这里边我可以给你看几份云图,从这个卫星云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巨大云团的活动,正是这样的大云团,造成了局部强烈的洪水,这会对当地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还有刚才我举的台风例子,这里边我们今年监测到了好几个台风的例子,你看这是森拉克台风,台风的眼,台风影响的范围,以及台风即将登陆到中国大陆的整个形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还有这边这个,这都是双台风体系,双台风云系向中国大陆这边移动之前,只要进入到我们的监测范围内,我们就能够准确地把它抓到。所以对这种应用来讲,台风监测是一览无余的。

  主持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是不是中国的卫星应用方面也存在着挑战和机遇?

  马兴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的卫星制造业,包括火箭的制造业和卫星的应用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有机遇。主要的挑战,我们认为是由于当前我们国家的卫星制造业与国际卫星制造业还有一段差距,特别是像研制周期上,相对长一点。竞争力方面显得弱一点,同时我们卫星的应用业方面,包括像刚才讲的气象卫星,我们是应用比较好的一个系统和一个领域,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应用部门,属于刚刚开始阶段,因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现在各国广播通讯的运营公司,都积极地想争取我们的市场,扩大他们的范围,占领我们的通讯卫星广播这样的领域,所以这个是对我们很大的冲击。导航卫星的冲击来说,应该说多年来我们已经开始利用外国空间的导航的应用系统,我们只有发展我们自己的应用系统时候,才能够相互补偿。我想带来的好处也是应该的,不言而遇的,使得我们制造业和我们的运营业,能够尽快按国际规范化标准来运营。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中国的“风云一号”卫星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定为是业务气象卫星,现在正式投入使用的“风云一号D”星,在全球的气象观测网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占有一个什么位置?

  张文建:“风云一号”,实际上从“风云一号C”星开始起,我们就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气象卫星观测网络中,作为它的一个重要成员。因为目前实际上能够进行正常业务运行的,也只有中国的卫星和美国的卫星。中国现在有两颗,“风云一号C”星和“D”星,美国是NOAA16和17两颗卫星,这就是说中国的气象卫星在这里边占了全球极轨气象卫星二分之一的这么一个数量,也就是说它在观测能力方面,实际上它起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气象组织非常希望中国的气象卫星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这样的话在整个世界气象卫星的格局里边,保持一个相当重要的贡献。比如说像火灾、水灾、沙尘暴,这样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来讲,如果你只有一颗卫星,一天只能看到一次,那么有四颗卫星,你就能看到四次。所以对我们来讲,这样的自然灾害变化是非常快的,你只有利用多颗气象卫星,才能够比较准确、迅速地发现到这种自然灾害,比如说森林大火,发现之后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地把这项自然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是说中国气象卫星不仅仅是在中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对世界各国也有着重要的贡献。还有就是说中国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系列,它载有十个通道的扫描辐射计,比美国的同类气象卫星,同类遥感仪器,它就多了五个通道,相当于它用十个颜色来看地球,美国是用五个颜色来看地球,我打个通俗的比喻来说。这样来讲,它就保持了我们中国在发展阶段实现了跨跃,同时保持了局部的优势。所以这个卫星非常受到全世界同行的欢迎,比如说用它来监测高速公路的大雾,还有地面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这个是非常有利的武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非常感谢我们国家的航天人,他们给我国制造出来了先进的气象卫星,古人讲“攻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这样一个利器,就使得我们中国的气象事业为国民经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了更强的保障。

  主持人:中国在新型运载火箭和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研制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呢?

  马兴瑞:我们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国家航天十五重大的两个项目,也是十五重大的项目之一,两个项目,一个是大型运载火箭,一个是大型静止轨道的公用卫星平台,这两个项目是国家的需求,也是航天技术迫切的需求,也是我们培养人才,加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需求。现在我们新型的运载火箭正在处于预演阶段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阶段,我们概括地用三句话来说,是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种模块,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大平台也是我们要赶超世界水平的一个大的工程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到初样阶段,这个大平台相当于美国、欧洲目前在轨卫星的最先进平台水平,可以提供整星的功率1000瓦的水平,可以达到15年的寿命,可以携带50个以上的转发器。应该说这样的平台研制成功以后,将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预计在2005年前后,要发射两颗这样的大型静止轨道公用平台。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最近中国成立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那这个中心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文建:对中国气象局来讲,我们过去的保障重点是在于地面上,风霜雨雪各种自然灾害,各种气象的活动。但是大气上界,随着人们的活动,实际上它在不断延伸。也就是说人们活动的范围在越来越往高处发展。对于中国的气象保障来讲,它就应该适应国民经济和国家高科技发展的状况,因为这种空间天气,不仅仅对航天器本身,比如说对我们的风云二号卫星,对于载人航天飞船有影响,而且它对比如说导航,它可以引起导航的失误,可以引起通讯的中断,甚至它产生的低磁场的变化,可以引起地面输油管道,甚至地面的电网,我们照明用电的网络发生重大的破坏。所以这个预报实际上是中国气象局,它的预报业务的一个延伸。

  主持人:中国在应用卫星方面和国际间的合作,是什么样的情况?

  张文建:就拿气象卫星来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我们成立30多年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际和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渠道,这种合作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明显帮助和非常好的作用,第一个是它可以通过这种合作,使我们能够紧密地跟踪国际先进气象卫星,或者是对地观测卫星的前沿技术,包括需求的前沿,包括技术发展的前沿,这样非常有利于推动我们国家后续卫星的发展。第二个,它实际上在技术层面上,它是非常好的一个交流渠道,包括我们卫星运行的管理,包括卫星遥感产品的,高价值产品的生成,这一部分来讲,也是我们通过国际合作,获得交流或者说获得经验,甚至说可以向国外输出经验的这么非常好的渠道。第三个就是应用方面,对气象卫星来说,比如说现在已经到了业务化时期,非常要强调、非常要重视它的应用。第四点就是说它起到很好的国际协调作用,比如说我们参加的CGMS,它是一个世界气象卫星协调组织,这样的会每年召开一次,中国作为一个六个东道主之一,像这样的组织只有气象卫星的拥国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实际上是全球气象卫星的调度、协调。通过这样调度协调,可以保证全球气象卫星的网络正常运行,包括在业务上万一产生不良的现象或者非常意外的情况,可以进行协调。我给你看一幅图,这就是目前世界气象卫星的分布图,从这张图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全球两种轨道卫星的分布,我们国家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同时拥有两种轨道卫星的国家,实际上我们发挥的作用现在处在三足鼎立的这么一个状况,我们正在为世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十五期间中国还将主要重点发展哪些卫星?能发射多少卫星?预计还可以。

  马兴瑞:目前按照十五的计划来看,大约有30个左右的军、民、商各种卫星的发射,十五期间,我国对卫星的需求是特别迫切,各行各业都希望我们能够形成连续稳定的空间卫星运行体系,所以我们重点是在连续、稳定、运行方面下功夫。在刚才提到的广播通讯、导航定位、对地观测和遥感,这三大系列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发展空间探测和空间科学以及载人航天等一些重大的航天工程。应该说十五期间是我们中国在航天领域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孟滨 导播:赵妍妍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