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石油战略调整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变化


  2002年7月12日节目

  主持人:作为第一能源的石油,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军事装备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目前石油进口量的多与少,国际油价的波动起伏和国内石油的储备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石油和能源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各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尤其是大国都在努力制订本国的石油战略,以期通过资源的稳定供应保障本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不受更大的影响。就相关情况,中国报道记者专访了在北京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著名能源学家迈克尔·埃克诺米迪斯先生,迈克尔先生是对现代能源、石油工业具有重大贡献的知名人士,他曾创建全球唯一的石油研究院,以石油院校为基础进行石油研究,并为全球70多个国家提供顾问咨询服务。

  石油素有"工业的血液"之称,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石油和常与之共生的天然气占全世界能源需求的60%,这一市场份额在过去的25年中基本保持不变。从已探明和待发现的石油资源来看,

  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

  这些地区生产的石油80%供应发达国家消费,2000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4.6亿吨,其中仅美国就占了27%。

  石油储藏集中的地区容易造成垄断。石油资源分布地区与消费地区的不平衡又造成了石油供应的矛盾。为了消除不必要的价格波动,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等五国成立了欧佩克,并发展成为目前的11个成员国。虽然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出口却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

  油价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反应十分敏感,其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在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充裕的情况下,市场除了关注美国增加石油储备、巴以冲突战火未熄、美要对伊拉克动武对油价的影响外,更关注的是非欧佩克国家和欧佩克之间的争斗。

  在国际油价问题上,俄罗斯对欧佩克的挑战早在2001年就拉开了帷幕。“9·11”事件后国际油价急剧下跌。为稳定油价,欧佩克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日减产150万桶石油,并希望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减产50万桶。墨西哥,挪威,阿曼同意减产,但俄罗斯却迟迟不肯减产,最后才承诺日减少石油出口15万桶。专家分析:俄罗斯考虑的不仅出于国内经济的需要,更是为了在国际石油市场争得更大的份额。在俄罗斯看来,欧佩克不应再对石油市场发号施令。

  除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外,自然资源和战争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清晰的联系。从两次世界大战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背后都有石油的因素存在。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出兵中亚,一方面增加军事存在,另一方面着手与俄罗斯合作开发里海石油。2002年5月23-26日,美国总统布什上任以后首次出访俄罗斯,除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之外,在5月24日的两国首脑会晤之后,双方还发表了美俄能源合作声明等一系列协定、宣言和声明。美方则承诺帮助俄罗斯开发其石油资源,并同俄罗斯一起帮助中亚国家经济融入世界市场中。

  现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资金与技术投入对资源国资源取得不同形式的占有,并常常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的渗入相结合以掌握自身油气消费的来源,世界跨国大石油公司很大程度参与了资源国资源的开发和出口。

  2002年7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表示,该银行将积极支持兴建由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至巴基斯坦的输油管道的计划。这条管道1460公里长,预计造价20亿美元,管道起点是土库曼斯坦的一个大油田,经阿富汗到达终点巴基斯坦的木尔坦。美国对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一决定表示支持。据悉,美国希望通过这个绕开俄罗斯和伊朗的输油管道,削弱俄伊两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与此同时2002年7月10日在印度尼西亚结束的第20届东盟能源部长会议上,东盟成员10国部长签署了一份有实质内容的谅解备忘录,准备在本地区铺设跨东盟的输气管道。印尼作为该地区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将参与这项战略性的能源协作发展计划,为构筑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增添动力。

  欧盟委员会最近也表示,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政策必须统一,并尽可能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降低能源风险,欧盟建议在欧盟范围内建立石油和天然气的战略储备,并努力与能源出口国建立密切关系。

  虽然有关石油和经济专家并不认为恐怖事件会造成石油危机,但这一系列事件骤然间对石油工业产生的影响却再一次警示人们,对一个国家来说,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已成当务之急。

  主持人:您好,迈克尔先生。感谢您接受我们《中国报道》的采访。世界经济的发展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石油的价格。那么,您觉得石油价格和世界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迈:一般来说,这两者的关系是相反的,石油价格会相反地反映世界经济。我的观点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石油的价格确实影响了世界经济,从相反的方向,而世界经济也制约了石油价格。然而,还有些值得关注的,其实石油的供给,能源的供给,在我的观点里,要比石油价格更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曾经研究过美国,1973年OPEC组织停止能源供给,非常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的就业,一旦石油供给减少,就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问题。

  主持人:鉴于今年的世界经济的情况,作为一位预测石油价格的专家,您如何分析今年的世界石油价格走势?

  迈:如果你有印象的话,1999年,石油价格降到大约每桶11美元,这个价格对于OPEC的石油生产国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那个时候,他们决定缩减石油的生产。当然,在每桶11美元的时候,也是亚洲处于经济衰落的时候,也就是亚洲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影响了泰国、韩国等等。但是中国受影响程度就小得多。中国的免疫力较强,因为中国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2000年,石油价格从11美元上涨到了30美元,那时我们就已经预测到了。在2000年底,我们研究表明,20年来第一次,也就是从1980年到2000年,石油的供给在这几年中第一次基本上趋于供需的平衡,也就是说,无论OPEC以及其他国家生产多少石油,满足不了全球的能源需求。当然,没有人会预测到,自从美国遭受恐怖主义的袭击的9·11事件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我很奇怪,石油价格至今仍维持着高价位,我的最初并没有公开发表的想法是,石油的价格可能会降到20美元一桶以下,但是它却没有这样。现在仍旧是每桶27、28美元。我的计算结果表明石油的均衡价格是每桶23美元,我想这对于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来说都是一个公平的价格。所以我想23美元是应该保持的价位。然而,如果出现政治事件或是经济事件的影响,石油价格就会上涨。经济的衰退会减少石油的需求,价格就会下降,因此,鉴于以上均衡的各种情形,我想石油的价格至少应该保持在每桶23美元左右。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美国经济在明年上半年,我预测石油的价格将会达到30美元,也许会是35美元,而且在将来的五年内,这个平衡还会保持下去。

  主持人:据我所知,OPEC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您是不是认为非OPEC国家在与OPEC竞争时有他们的优势呢?

  迈:(非OPEC例如)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要比一些OPEC国家大得多,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是许多OPEC国家却不愿意这样认为。但是我想俄罗斯在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正日益增长。挪威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挪威出产石油每天超过三百二十万桶,产量超过伊朗,大多数人知道伊朗、委内瑞拉等是石油出口的超级大国。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它每天出口石油四百多万桶。大多数的OPEC国家都有国有的石油公司,他们被国家所掌管,他们一般都效率低下,难以合作,他们的决定都不是基于经济标准,他们的决定常常出于政治目的。但是像,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的第二大石油公司,他们是以市场为指导的,所以他们不用总以政府命令为准,就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他国家的石油公司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我想,世界石油产量和石油价格的影响并不受例如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石油公司的控制,我想OPEC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被估计得过高了,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概几个月吧,OPEC还有些影响,但是总体来说,石油价格变得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

  主持人:一些国家在使用石油方面有很多矛盾,您认为有哪些?

  迈: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与寻找能源关系紧密。纳粹德国对前苏联的进攻,不要认为是宣传的那样,整个的目的是明显的是为了攻克高加索山脉,继续向下向南,攻占巴库,阿塞拜疆的首府。东线同样如此,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占领从中国,经过印度,然后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线。相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们都是为了石油。因此石油和战争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因此,能源的供给和国家的安全是息息相关的。

  主持人:好的,我们刚才讨论了关于石油价格的问题,那都是在石油生产的领域,现今,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石油的生产转向了石油安全战略。那您认为石油安全战略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有哪些?

  迈:我想,能源和经济发展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如果你看看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也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那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人均能源的消费量,换句话说,每年每人消费多少桶的石油,这两者的相互影响是非常清楚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在世界上是最富有的国家,它人均消费的能源量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

  主持人:在您看来,中国的能源消费是个什么状况?

  迈:我的研究计算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家,也许是第三大能源消费国,但是石油消费是排在世界第二位的。中国的石油消耗将越来越大,今后的五年内,也就是到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将超过日本,中国的能源需求已经占到世界能源消费的10%,如果把石油、天然气和煤加起来,因为煤也是能源的一种。中国的能源需求已经非常得大了,而且还会更大。到2020年,至今还有20年,中国将日消耗石油1100万桶,这与中国的前几年的水平相比,简直是天壤地别,那时中国是自给自足,日生产200万桶石油,想一想,是从两百万到一千一百万。所以在今后的十五年的时间内,中国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发展。

  主持人:您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从事科研活动并提供咨询,从一个专家的角度,您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是什么?

  迈:在我的观点中,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令人称奇的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我来过中国许多次,每次我来中国,它都有变化。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变化巨大。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增加了110%,相比较而言,英国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4%,因此欧洲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中国却以110%的速度在增长,而美国仅仅以15%的速度增长。因此,中国肯定会有能源政策、能源储备,特别是战略储备,我不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能源储备战略,是不会节能型地发展,我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都不希望这样的。但是能源不会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像在美国,有非常多的解决方法,如果美国得到能源,那不仅仅是石油,美国的能源供给就有多种渠道,例如加拿大的天然气,量特别大。因此我想中国的解决方法不能只有一个,你们可以有很多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从许多地方进口石油、天然气,从西伯利亚到这儿的输送通道不止一个管道。从俄罗斯的太平洋海岸进口液态天然气或者压缩天然气,用输送车送到北京、大连,以及类似的城市;从澳大利亚进口LNG送到南方例如广东省;从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气送到上海等地;新疆已经成为天然气的生产的超大地区,要进行西气东输的工程。因此,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大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用一种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未来的十年里,如果中国的能源供给问题解决不了,经济就无法发展。

  主持人:那我们来谈一谈天然气吧。您认为天然气的战略作用是什么?您刚才也提到了新疆等地的天然气。

  迈:在我新近出版的书里,我就提出天然气将成为未来主要能源。到2020年,在国际上天然气的使用量将超过石油。在美国,27%的能源消费已经是天然气。2001年,全世界范围内,我们有纪录,天然气第一次超过煤。所以现在的排名是石油、天然气、煤。因为煤所产生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污染太多,释放出太多的二氧化碳。我想,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能源使用将越来越转向天然气,我想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中国现在能源使用量的3%是天然气,与全世界的23%相比,这是个很小的数字。所以我确信,未来天然气将在中国所有能源中发展得最快。在可预见的未来,至少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见中国的天然气使用将会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量也越来越大。

  主持人:您能展望一下未来的能源状况吗?

  迈:石油、天然气、煤等构成了世界能源的90%,石油和天然气共占到61%,到2020年,也许会达到67%。我想我们还拥有30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我的有生之年,你的有生之年,大家的有生之年,而且在可预见21世纪的若干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牵涉的范围更广,经济的、环境的,它的使用效率更高,比石油的经济效益更高,它包含了更多的高科技含量,所以我想这是主要动力。总之,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主持人:您为什么建立了全球石油研究院?它现在有什么作用?

  迈:能源交易是世界上最大宗的交易,把所有的银行加在一起、所有的航空公司加在一起、所有的计算机公司加在一起、所有的汽车公司加在一起,例如梅赛德斯、通用、丰田等,他们都比石油贸易的规模要小得多。所以研究世界上最大宗的生意,对我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挑战。全球石油研究院,是我在得克萨斯大学时建立起来的,我是那儿的教授、首席科学家。它得到世界上十大石油公司支持,主要有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壳牌等,主要的目的是未来的研究和技术的需要,我们不仅研究当代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有从现在起五到十年的能源技术问题,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事此项研究的机构。

  制片人:王世林 责任编辑:王子哲 记者:阮晓梅

  监制:刘文 导播:滕双双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