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在青岛举行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国报道》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71%的面积覆盖着海洋。浩瀚的海洋不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还为港口贸易和航运物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开发前景。同时,各国的水上运动和海上休闲娱乐产业都方兴未艾。7月15日到18日,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在海滨城市青岛举行。旨在全面展示当代国际航海、造船及海洋事业的最新成果。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稍后的演播室中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苏新刚先生。另一位是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海清先生。首先请看记者从青岛发回的报道。

  只要简单地看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世界上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也是沿海开放城市。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科学家们在重视海洋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外,越来越关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中国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港为航运通达世界各地提供了条件,尤其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中国沿海1500多个旅游景点早已成为游客们渡假的首选,正是综合考虑了相关的因素,这次在青岛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包含了更多与海洋相关的内容,也让人们对2008年奥运会在这里举办的海上赛事有了更多期待。

  青岛市副市长 周嘉宾:今年的航海博览会实际上我们要打造一种海洋的这样一种印象,像大家对水上运动的熟悉程度并不是太高,对什么叫帆船比赛就了解更少,所以航海博览会本身就有这么一个宣传的义务、推介的义务,同时利用2008这样一种声誉和影响,把青岛这种航海博览会的名声同样得到提升,反过来通过航海博览会把2008奥运的色彩更加浓重地宣传一下,我想相互之间有一个互动的作用。

  为期三天的航海博览会18日降下了帷幕,期间与奥运相关的话题最受关注,青岛市已全面启动了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筹备工作,规划出以浮山湾为中心的46公顷比赛场地,根据水上赛场的要求对周边海洋水文、水质、运动员训练基地、比赛场地等方面进行多次论证,并征求许多参加航海博览会的专家意见,初步确立了赛场建设和环境整治方案,加强设施在奥运会后的转换功能。

  记者: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国家权威机构主办的专业化的海事盛会,主题展览包括两部分,海洋科技成果展览和水上运动休闲娱乐项目设备展览,本届展会突出了航运和物流的主题,世界知名厂商云集成为展会的最大特色,包括丹麦的马士基、英国的铁行渣华、美国的总统轮船和联邦快递、日本三井和法国达飞等等,都在展场内占据了重要位置,主办者说,要不断加强展会的权威性和观赏性,把青岛航海展可以办成与珠海航空展相媲美的品牌。

  除了户外的水上运动表演,会展中心内引人关注的就是这些国际航运巨子们的展位了。据了解,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航运企业和水上运动设备企业参展,博览会的规模达2万多平方米。人们知道,世界上最知名的航海展当数德国汉堡航海博览会,它是以造船为主要特色。青岛举办的航海博览会以贸易为主题,既避免了与汉堡的重复,又突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

  川崎汽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康一:我们作为一个民间的企业,首先要考虑到我们公司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家的合作,我们才会取得发展,这次参加这样一个盛大的博览会是第一次,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规模的博览会,我们想对青岛的航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赫伯罗特(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亨利:中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航运市场,我们在青岛有一个分公司,我们在这里有两条航线,一条到美国,一条到欧洲,我们计划在未来更深入地向美国和欧洲介绍我们的服务。

  航海博览会期间,2002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的举行让人们真正贪图了脑库间的对话,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联邦研究院的恩斯特博士和香港航运委员会主席曹文锦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32位院士就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与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睿智的观点和创新的提法在碰撞中交流,体现出权威人士对海洋发展的关切度和期望值。

  中国工程院院长 徐匡迪:现在我们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我们的运输量很大,但是我们运输的产品还比较初级,我们对深海的技术运用还是属于初步的阶段,特别是在海上能源、海上生物资源的开发方面我们落后比较多,所以说这样的会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各国家之间交流以后对于我们国家海洋经济的开发和海洋工程的建设可以起很大促进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鲁志强:一个高效的物流实际上它是一个高效的组织,高效的管理手段,高效的信息交流为基础的,而不仅仅说是你车多、车好、船多、船好,它是有一个管理手段在里头的,所以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体制的改革,应该讲物流是我们国家今后可能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当。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对产品生产、运输、装卸等流通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的新兴产业,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全球的供应配送网络。航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记者在青岛港了解到,由于实施了港口发展、航运、贸易中心、船舶和集装箱业以及金融配套服务的系统工程,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已突破一亿吨,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也为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等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加大出口创造了条件,航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青岛市分会会长 张辉:进出口贸易的推广推进主要靠物流的增长,物流和港口要找一个平台来把物流和港口推出去,物流的发展预示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所以这样通过举办这次航海博览会,给港口和物流搭一个平台,推向世界,推出去,同时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将众多的海内外嘉宾吸引到碧海蓝天的青岛,据组委会最新公布的消息,明年夏天将举办第二届航海博览会,从那以后,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形成固定的时间表,利于海内外客商届时参展。而随着蓝色经济的兴起,观察人士认为,航海领域必将为更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创造机会,也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记者:近年来,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中国各地在举办名目不同、形式多样的博览会,只有那些特色鲜明、专业性强的展会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就是强烈地突出了海洋特色,目的是发挥中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造船大国的优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现海洋领域的最新成果,将中国的航运水平推向更高的发展层次。《中国报道》记者索链在青岛报道。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就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中国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苏新刚先生,司长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在这次青岛的航海展上,我们看到了国际航运界顶级的企业和产品,中国在世界航运界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

  苏:中国是世界航运的大国,在国际航运领域占有重要的作用,在国际海运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中国航运在世界航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中国拥有庞大的海运商船队和庞大的港口体系,世界上有75000吨的国际海运商船队,中国现在拥有3700万载运吨的海运商船队,大约占国际海运商船队的5%左右,中国海运商船队的规模列希腊、日本、挪威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中国还有庞大的港口体系,中国有1460多个港口,有3.3万个泊位,中国有130多个对外开放的港口,中国港口每年能够处理24亿吨的货物,应该说这样一个规模与世界航运发达国家,像日本、像美国,与他们这样的规模大体相当,因此无论是从中国海运商船队的规模,还是从为航运发展服务的港口规模,都应该堪称为世界海运大国。第二中国的海运界与世界海运界具有广泛的联系,首先中国已经第六次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在这个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中国与世界上60多个海运国家签定了政府间的双边海运协定,广泛在海运领域实行了海运承诺,第三是中国的五星??的船舶,航行于世界五大洲、四大洋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与各国、各地区和各地港口当局以及广大的世界上的一些货主,都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因此中国在国际海运中应当说具有广泛影响。第三中国不但是一个航运大国,也是一个贸易大国,中国每年进出口贸易的货运量现在已经达到了6亿吨以上,占全世界国际海运货运量大约10%以上,中国庞大的市场运输需求和潜在的巨大的航运市场,吸引了国际航运界普遍的关注,应该说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中国是一个世界上的航运大国,在世界航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主持人:中国有广阔的海域,而且有内陆航道,堪称是航运大国,那它是不是称得上航运强国呢?它和日本、美国的规模是相当的,是这样吧?

  苏:我想中国是一个航运大国,但是目前还不能够称之为是一个航运强国。

  主持人:为什么呢?那它离航运强国距离还有多远?

  苏:比如说构成航运的三个要素,港口、航道和船舶,与世界先进航海发达国家应该说有一定差距,比如说港口,我们虽然有庞大的港口体系,也有部分现代化的大型港口,但是我们的港口布局、港口的装备水平,特别是内河港口的装卸工艺,都与世界上先进国家港口的先进管理水平还有差距,再比如说我们的船舶,中国有庞大的海运商船队,但是中国的船舶技术水平、中国船舶的平均吨位、中国船舶的种类,都与世界发达海运国家有差距,再比如说中国的内河航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内河通航里程,目前中国有11万公里的内河航道,比俄罗斯7万多公里的航道要多得多,比内河航运发达所美国,它只有4万公里的内河航道,我们也比它多很多,但是我们的航道等级比较低,千吨级的航道只占全国11万公里航道的6%到7%,大部分航道都是只能航行小型船舶的这样一些航道,当然航道等级低就会增加航运成本,降低服务水平,因此无论从港口、航道,还是从船舶,我们中国虽然有庞大的海运运输系统,但是与国际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主持人:苏司长,中国要从航运大国成为航运强国,中国的航运业应该做些什么呢?

  苏:首先要大力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远东能够具备很强的竞争能力。

  主持人:为什么是先加强上海航运?

  苏:因为上海是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核心地带,上海港的发展,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长江流域的起飞能够促进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第二沿海港口的建设重点是要建设大型的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这样能够适应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这样港口的需要,我们按照这个规划,“十五”期间要集中精力去建设100多个大型深水泊位,使中国的港口业能够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第二是我们要加快内河航道的建设,重点建设我国的两横一纵两网的内河航道,两横是指长江的干线和西江的干线,两网是指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网航道,一纵是指京杭大运河。第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航运的结构调整,在航运结构调整方面,大体上有三个层次,在沿海我们要提高船舶的平均吨位,降低沿海的运输成本,使沿海运输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大通道。内河航运我们要按照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规范和要求,来促进整个内河航运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推进企业改革,要鼓励和引导一大批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和中国外运集团这样世界级的大型航运企业加快发展,使他们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和支持一批中小航运企业,使他们各具特色,能够在国际海运多层次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第三个方面我们要改进和调整我们的运输组织结构,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旅游运输,大力发展液化气等等特种运输,来满足国民经济多层次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的航运业在港口和物流发展方面,应该怎么样来加强对外的交流和合作呢?

  苏:比如说采取一些措施,建立港口物流园区,加快港口的装卸、储存、加工等功能,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港口功能的多样化,为货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使港口能够成为整个物流体系中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节点,因此加快港口物流功能的发展,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也鼓励大型航运企业、运输企业去改善他们的服务,扩展他们的功能,向物流企业的方向发展,我们要积极鼓励多式联运的发展,要积极鼓励船舶代理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要积极鼓励航运企业来发展配送服务,总之,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支持鼓励港航企业去发展物流业,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主持人:苏司长,我们今天围绕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问题就谈到这,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谢谢你。观众朋友,围绕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刚才我们采访了国家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苏新刚先生,在稍后的时间里我们还将继续采访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海清先生,稍后见。

  主持人:观众朋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继续就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采访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海清先生,李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在青岛举行的中国首届国际航海博览会引起了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去年联合国又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什么要这样提呢?提出这个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李:首先这有个概念的问题,什么概念,就是资源开发的空间概念,国际上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在地球上海洋是一块最后没有充分开发的领地了,这里蕴藏着许多资源,地球的开发总的来讲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主要是针对陆地的,海洋上有,但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所以开发海洋是一种必然。第二条我想就是人口和资源压力的产物,随着人口逐渐增多,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陆地资源日趋贫乏,这样我们只能把眼睛转向海洋,海洋当中有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它可以提供食品、能源、矿产资源等等,这里有几个数字我想简单说一下,一个就是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经济价值能够达到21亿美元,而陆地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经济价值才有12亿美元,所以你可以看到海洋的经济价值是很大的,另外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天然气水合物,这是一种新的能源,有人管它叫可燃冰,这个天然气水合物它的总量相当于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总量的两倍,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21世纪的替代能源,这是一部分,第三个原因我想就是从经济的角度上讲,海洋经济在过去的30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或者说惊人的发展,这里也有几个数字,在70年的时候,世界海洋经济总量差不多也就是1100亿美元,到了1999年联合国的数字统计说已经到了1万亿美元,当时1999年世界总的经济总量差不多是23万亿,它占到了差不多4%的样子,从70年代到90年代,每年平均的增长率超过10%,所以这个发展是非常惊人的。

  主持人:说到海洋的利用就必然要说到它的发展,发展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重要问题,海洋怎么来进行可持续发展呢?

  李:如果谈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首先知道海洋的资源在哪里,我们知道海洋资源在哪里,我们才会知道人类的开发活动在哪里,因为人类的活动主要是跟着资源来开发这样走的,那么海洋的资源在什么地方呢?应该说海洋的资源在这么几个地方,一个就是海岸带,沿岸地区,这个地区资源非常丰富,有空间资源,有矿产资源、能源等等,另外就是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大家知道专属经济区它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定的,专属经济区可以达到200海里,在这个地区里头渔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从渔业资源来讲,90%以上的渔业资源都在专属经济区这个地方,另外我们谈到油气资源,特别是海上油气资源以及刚才所谈到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绝大部分也是在大陆架上,如何平衡海洋的开发,特别是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这样一个平衡,达到这样的平衡,才能够达到可持续性、永久性的开发。

  主持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使得海洋经济可以持续地发展呢?

  李: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方法,它就叫作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也有人叫作海洋综合管理,具体地说,比如说你碰到了一个问题,是一个渔业性的问题,渔业资源枯竭,它所引起的一些其他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其他的问题能够使得渔业资源枯竭呢?这里可能有许多(问题),一个可能是过度捕捞,是不是仅仅是过度捕捞呢?不是的,可能还有污染的问题,有自然现象的问题等等,或者是航运对渔业的影响问题,都可能包括,也就是说第一点就是在考虑一个海洋问题的时候,你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尽可能多,把相关的问题都考虑进来,第二就是对政府来干预这件事情的时候,来管理的时候,也有几个重要工作要做,第一条就是部门间的协调,比如说在渤海,渤海既是一个很好的渔场,又是一个重要的交通通道,又是潜在的非常巨大的一个油气资源的开发地,又是海洋倾废的一个场所,如果每一个单位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推行自己所要想做的事情,你想这个地方就没法做了,所以必须要相互地协调。还有一条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加强协调,另外要考虑到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之间的协调,没有这样的协调是不行的,另外还要考虑到管理部门的人员和科学家之间的协调,如果没有这个也是不行的,所以海洋综合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是说今天开始了明天就可以结束了,它是贯穿在始终的这么一种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如果我们用这种工作方法或者思维方法来对待海洋的话,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应该有保障的。

  主持人:李司长,咱们今天围绕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就谈到这,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谢谢。观众朋友,也感谢您收看本期的《中国报道》,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索链 导播:滕双双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