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期内容     往期查询         



企业博士后成为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中国报道》。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作为中国博士后制度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博士后近年来发展迅速,他们在提升企业科技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稍后,我们将就中国企业博士后发展的相关情况在演播室采访中国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刘宝英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后导师严纯华教授。首先请看记者从江苏发回的报道。

  曹奇英是春兰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毕业于江苏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9月进入春兰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两年多来他和另外6名博士后共同研究开发出的这套数字家庭网络系统刚刚被拿到广州的一个展览会上展出。

  春兰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曹奇英:企业博士后他这个研究经费是比较充足的,举个例子说,一般的博士后研究经费国家给的也就是2万块钱左右,而在企业,像目前我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100多万了,另外我这个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这样的话能带来经济效益。

  春兰集团是江苏省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建站的企业之一。1997年6月建站以来,先后有20多名博士后在这里进行了40多项研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研项目已经开花结果,有些项目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研制出的这种高能动力电池已经和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准。

  春兰集团总裁:及时地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出市场需求的产品,我觉得它的作用应该是巨大的,像今年我们的高能电池就要推向市场,按照我们的计划,这个项目每年要形成50亿的销售。

  江苏省泰州市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是一家以高新技术支撑、中西药并重的国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1998年他们在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记者在这里看到,每个博士后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企业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扬子江博士后工作站站长:这种方式我觉得就是国家的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既发挥了博士后在企业里边的一种技术创新的作用,又为企业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利益和效益,所以我觉得也是一个双赢。

  这个博士后工作站的两名博士后研究的这两种新药,不久前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批件,另有三名博士后研制的新药课题,也正在紧张的研究阶段。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 徐镜人:我们企业每年销售新品药剂30%以上,也就是我们每年销售的效益的经营比例30%以上是新产品,这个新产品是进来的博士给我们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搞出来的,特别是有些高级的中药的科技项目,高科技产品,这一点博士后给我们立项带进来了,给我们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长期以来,中国高层次的科研与开发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较弱,普遍存在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的状况。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级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记者:中国培养博士后的目的是为了使一批高层次的人才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而企业博士后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高地的建设,目前中国企业博士后不仅为一些国有企业注入了活力,也使部分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斯威特集团是南京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2000年初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招收博士后的信息和相关科研课题。王峰就是在互联网上看到招收信息后来到这里的。目前他正在进行数字电视复用器的研究项目。此项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步进入实用化、产品化阶段。前不久,他的研究成果在北京展出后受到国内外厂商的高度关注。

  南京斯威特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王蜂:我们预测过一次,大概总的需求在2万套,对复用器产品的需求大概在2万套左右,按照它的市场价值,超过了2亿人民币。

  据了解,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攻克的难题,加强技术储备,为此企业往往根据自身产品开发的需要,提出非常明确的课题,招收那些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开发能力强的博士进站。从1994年中国建立第一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起,到目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经发展成431个,先后培养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620多人。

  江苏斯威特集团意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就必须放在一个全球的环境内来看待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作为我们这个企业来说,我们认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是我们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仅江苏省就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42家,累计招收企业博士后80多名,企业博士后已经成为这一地区高层次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组成部分。

  江苏省人事厅厅长 王时中:企业博士后这种形式它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种载体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将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这次我们全省在讨论应对世界贸易组织在人在人事人才工作当中,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措施要进一步加强这个载体建设,就是加强企业博士后、留学生创业园等等这样一些高层次人才载体的建设。

  有关部门计划在未来的五年中,扩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覆盖面,在具有研究发展条件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生产企业和留学生创业园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使博士后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记者:从博士后工作十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未来几年中国将大力发展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努力扩大招收规模,争取到2005年实现博士后招收人数和在站人数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中国报道》记者璐尘江苏综合报道。

  主持人:这里是《中国报道》,欢迎您继续收看。围绕中国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的有关话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国家人事部的刘宝英司长,刘司长您好,我们知道企业博士后制度自从1994年建立起来以后,发展非常迅速,当初建立这项制度的起因是什么?

  刘宝英:因为企业它的发展要靠人才,要靠竞争,要面向市场,企业在发展当中最苦于研究的、需要考虑的是在高层次人才方面,结合企业关键的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怎么样为企业关键的项目开发进行攻关呢?就考虑在大学里边培养的博士生进入企业来担任博士后这样的工作,就是把大学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更好地使企业面向市场,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和它的发展后劲,所以我们考虑在企业建立博士后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它面向市场、面向竞争,第二也是我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面向市场服务的需要,这两者的结合,我们开始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

  主持人:我们在前面的新闻当中也看到了,目前中国的企业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已经有400多家了,今年还要批准一批企业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这种企业博士后工作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呢?

  刘:从国家来考虑,这个企业博士后它是连接高校和企业需要的一个桥梁,对于企业博士后运作的机制我们是这样考虑的,第一是要有灵活的运作机制,就是说企业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根据本身的情况、特点和条件,来制订它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可以不一样的,它的运作机制是比较灵活,第二就是说它的资金的筹措方式也是比较灵活的,一个是我们在企业它可以从自己的利润里边拿出一部分来,资助企业博士后开展科研攻关,同时也可以有社会一些服务的民间团体来进行资助,所以它这种融资和集资的方式是比较灵活。

  主持人:刘司长,请您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企业博士后发展的现状?

  刘:我们在这八年当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的企业当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一共是431家,就是说除了西藏以外每个省都有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这是一个分布情况。在这个企业的情况来看,当然主体是国有的企业单位,但是现在也发展到了民营的这些企业,去年我们增加了在非公有企业里边也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应该讲我们在企业所有制方面来讲这个范围已经比较宽,前不久我到江苏也去进行了一些考查了解,我去了一个叫斯威特的一个属于高新技术的一个集团,它属于民营企业,它的博士后我和他们进行了座谈,他们都感觉到能有这种机会到企业里面做博士后,是他们施展抱负,是他们能够把他们的学识和智慧能够融于生产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现在很多的企业通过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都开发出了很多新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项目,经济效益还是非常非常可观的,你们在采访里边也看到这样一个效果了,因此因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给企业带来这么大的效益,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现在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蓬蓬勃勃,这个发展还是非常喜人的。

  主持人: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博士后制度的作用,使它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呢?

  刘:因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一个很灵活的用人机制,它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想在企业里边来讲,我们第一个是说它将来招收的名额应该讲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国家不做限制,你按照企业的需要,你今年需要招三名,需要招五名,都由企业自己来定,当然了企业要有这样的能力来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国家来讲对于企业博士后的工作是个宏观的指导和帮助了,对于企业里边为博士后工作的整个工作条件和环境是不是具备,包括博士生研究的课题的转化落实情况等等来讲,作为政府来讲,都要给予帮助、指导和协调,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主持人: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和思路?

  刘: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在下发的博士后“十五”规划里面,我们规定到2005年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将发展到1000家,这样算下去我们将来是每年大约发展到150家左右,这个数字我们想也可能会随着企业的这种要求、热望的不断增加,也可能会有所突破,我们的想法是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关键是看企业的需求,而不是人为的去控制数字,一切为了市场,为了需求,为了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发展数字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划,并不以这个作为最后的控制指标,是没出这个概念的。

  主持人:还有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据我们了解,国外的跨国公司90%以上要在中国建立他们的研究发展中心,由此看来,未来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企业博士后制度是不是也是人才战略的一部分?

  刘:对,这个问题你问得很好,因为我们也感觉到,因为人事部它是综合管理部门,我们深深感到国家的人才战略当中,是应该包括博士后工作制度的,因为它确确实实是按照我们整个国家的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我们国家入世以后应该讲首先是政府入世,同时是一个人才竞争的开始,这个人才竞争的环境和这种氛围我们感到是越来越紧迫,企业也是如此,企业要发展,要生存的关键是在产品,而产品关键是在人才,是在高级专门人才,我们的人才当然主要是靠国内培养,当然引进人才也是很重要的,将来我们的企业博士后还可以从国外、外籍人员和留学生人员在国外读完博士以后,也同样可以回到国内来做博士后,我们的视野是很宽阔的了,我们将进一步从宏观上加以规范,然后在政策上给予更好的宽松政策,让我们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更好地发展。

  主持人:好,刘司长,围绕中国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就谈到这,谢谢您来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观众朋友,围绕中国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的有关话题,我们正在采访国家人事部的刘宝英司长,广告之后我们还将采访有关专家,好,稍后见。

  主持人:观众朋友,我们还就中国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的有关问题,接着采访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严纯华先生,严教授您好。严教授,以往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都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严: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我们国家过去的这些大型企业或者中型企业,他们所走过的路都是沿用着一种跟踪或者仿制的这种阶段,由于我们的创新方面又需要人,而人在这个方面由于企业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因此在我们加入世贸组织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就更需要我们的企业能够逐渐地具备它的自我的这种造血机能,特别是它的这种技术的造血机能,从过去几年国内这些企业的这种实践已经表明,但凡现在在国内或者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它的生产效益或者它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这些企业,包括一些像高校所属的,像北京大学的方正集团,包括像联想,包括像一些大的这些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竞争下,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发展他们自己,都是基于他们非常长时间的一种技术的积累,或者在近期内,它有了非常强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这种机制,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人的方面已经做好了非常强的准备,因此他们在面对这种竞争的时候,应该说他们能够有一定的信心去应对这种局面。

  主持人:我们知道企业博士后制度加强和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那么它对激活国有企业、促进民营方面有些什么作用呢?

  严:毫无疑问,我觉得企业博士后制度给我们企业的这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一种机会,而这种机会恰恰就是通过学校或者通过研究院所培养的或者国外培养的一些高层次的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的这样一些青年人才,他们经过自己的选择,并且经过企业的选择,双向合作,以双赢的这种态势进入到企业当中,这样的一个过程,无论对于这些青年博士,或者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企业它在目前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它对自我的这种高技术的研发能力方面,大多数的企业是缺乏的,如何能够借鸡生蛋,也就是在自己来不及培养人才的时候,让别人培养了的人才,或者已经具备一定专长的这些博士进入到自己的研发队伍当中,这样可以缩短企业要进入技术创新或者获得技术创新的成果所需要的路程,缩短这样一个路程,同时对于年轻的博士来说,他们也多了一个了解企业需求,掌握市场需要,掌握这种真正的能够可以变成生产力,或者说白一点能够变成钱的、变成效益的一种机制,这样同时对于这些青年学者来说,他们在科学院、在高等院校,实际上他们也在做这样的一些技术创新的工作,但是有的时候由于他们的选题,或者他们项目本身的定位是在基础研究或者在其他的方面,因此跟市场的接轨这一方面,通过这样一个企业博士后制度也能够得到一个缩短。

  主持人:现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都跟各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严:简而言之是合作,因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跟高校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密切的一种合作关系,正是通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它能够有一定的容量,就有一定的空间,这种空间包括它的实验设施,包括它的经费的资源,包括它的需求,高校它有企业可能比不了的或者目前的大多数的企业所没有的一些在仪器、在设备,还有在研发思想方面的一些新的东西,两者相辅相成,一个是物,一个是东西,一个是主意,两者结合,企业博士后本人就是这两者结合当中的一个载体,也是它一个实现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北京大学它现在跟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以及深圳的证券交易所等等这样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合作,而且培养了一批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员本身他要更多去了解市场,再有一个大型企业也应该积极地设立这样的一些流动站。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了解到国外的一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发展中心,他们的这种研发中心跟中国的这种企业博士后制度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呢?

  严:应该说不同大于相似,因为国外的企业本身的这种研发中心,实际上它已经具备了一个全流程的这种开发过程,也就是从最初的一些原料的准备,到最后的一些器件的组装,变成一部机器,变成一个设备,整个的这样的流程已经完成,而且在国外的这些大型企业,包括现在有些企业在国内,在我们大陆也设立了像微软、中国研究院或者其他公司的一些研究院,这些研究院跟我们现在设立的企业博士后制度,大概就像我说的是异大于同,但是中间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为了更多地吸引有用之才为我所用、为企业所用。

  主持人:相同之处是些什么?

  严:相同之处就是对于国外的这些研发中心,它除了少量的固定人员以外,它大多数的也是一种流动性的人员,这种流动性的人员也不一定完全是博士后,可能是聘用、雇用的这种形式。

  主持人:严教授,作为中国来讲,企业博士后制度是不加强企业研究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一个重要方面呢?您认为?

  严:回答是肯定的,就像江泽民总书记谈到的三个代表当中,三个代表理论当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念书人的,也就是你的工作或者你的想法你的一切努力,如何去代表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我相信这种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这种制度,也一定是符合了这样的一个思想,并且是在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至于说我们这些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我自己认为这种提高是肯定的,但是提高的大和小跟博士后工作站它本身所面对的目标,或者它的定位、它的工作方向、工作目标有关系,更主要的应该是作为企业来说,它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在我所工作的这个行当里面,或者这个行业、或者这个领域当中,或者我自身需要哪些技术,或者需要哪些科技的东西,这样就非常明确地给我们的博士能够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目前这个企业博士后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严:博士后他是要离开的,他不一定就是非要留在企业工作,两年以后他走了,假如走了以后引发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主持人:哪些问题?

  严:包括知识产权的问题,因为博士后我在这工作,我作为发明人,但是产权归这个单位所有,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规矩的制定者,也就是我们企业博士后或者博士后管理体系方面还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规范的情况。

  主持人:您认为这个制度怎么样发展才能更有利于企业培养人才呢?

  严:对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来说,我认为它的这种发展就应该是更加面向实际,特别是面向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或者是一些技术的关键问题,立足以它已经具备的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的思想、创新的工具以及它所具备的创新的能力,针对企业自己所需要的一些具体的问题,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并给予解决。另外一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不仅仅是企业里面有几个博士后在工作,还要通过这些博士后能够把企业的其他的一些也许非博士,也许是博士不在博士后工作站,他没有博士后这个名头,但是把这么一支队伍能够建立起来,或者把一种规范,把一种操作的规范里面的一种东西能够带起来。

  主持人:严教授,围绕中国建立企业博士后制度的相关话题,今天我们就谈到这,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谢谢您。观众朋友,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才制度,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中国报道》,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璐尘 导播:滕双双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