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五环夜话     五环在线         



一起来“拓展”(全文)


  首播时间:2003年2月25日22:35

  主持人:罗宏涛

  嘉宾:张志坚(登山协会户外管理部副主任)
孔力(拓展运动参加者)
胡福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

  节目内容:

  主持人:朋友们好,欢迎收看《五环夜话》节目。体育世界丰富多彩,运动项目各种各样,那么在我们很多朋友非常熟悉的很多传统项目之外,这些年又出现了不少新型的运动项目。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是要和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项新兴的运动――拓展运动。这项运动它当初是起源于什么时候?是怎么样形成了一项运动?

  张志坚:那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大家都知道二战期间,德国为了封锁英国的海上运输线,所以它造了U型潜艇以后,专门攻击英国的商船。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叫劳伦斯伯爵,他发现被打沉或者是打翻的船里面,逃生回来的人并不是身强力壮的或者是年轻的,反而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或者是一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这些人活了。后来他就找德国籍的一个教育学家,叫科特的一个人,科特也很快注意了这个问题,因为是劳伦斯给他钱,他来研究,他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在这种现象他分析出来,他发现事实上真正使人能活下来的,并不在于体力,也并不仅仅在于你的经验的多少,或者是依赖于你对求生装备这些技术,最重要的是信念。所以后来他就在劳伦斯伯爵的赞助之下,建立了一所学校,在英国的威尔士岛那个地方培养人的信念。劳伦斯伯爵给他提出来一个任务,既然你研究出来结果,你既然是教育学家,能不能让这些年轻人,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赶上这帮老年人或者有求生欲望的这些人。所以他就专门创立了一个学校,就是专门培养人的求生欲望,包括你自己内在潜力的发挥。那么他就是主要是做这个工作,结果很快的,1941年这个开始了,他当时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做Outward Bound,翻译过来就是拓展运动了。刚开始的时候,它主要是一种学校式的,就像我们刚才看的所谓场地式的,就是我给你很多种场景你来进行一些训练,我给你设立一些科目,那么到1950年以后,就是五十年代以后,美国一个学生也是从他那个学校毕业的,他跑到美国去了以后,细心琢磨,后来他发现实际上,在户外(训练)能起到的作用,有时候比(场地训练)还要大。所以从五十年代以后,拓展运动室内那一块还保留了下来,包括场地那一块,大量的又扩展到野外,包括你刚才说的有些水上的,有些陆地上的。

  主持人:拓展运动并不仅仅是我们很多朋友参与过的这种场地上的运动,它还有户外的形式,现在我们单说场地的话,场地项目一共有些什么样的内容?

  孙斌:现在场地项目有非常多的种类,刚才已经说过非常多的种类,那么刚才我们也可以看到室内的这样一种简单的沟通课程,造桥那样子的形式,还有其它的室外的,比如说高空项目,很多的高空项目,还有很多的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比如说一个团队要共同去面对一个问题,电网是一个,然后还有其它的,比如说一个团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要通过一个模拟的地雷阵或者是一个沼泽,我提供一些道具,这个就需要怎么样去发挥团队中所有人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高效率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对自身的挑战。刚才说到这个高空项目,这个高空项目,一方面是关于胆量的,那么还有很多的关于自身的(挑战),比如说自信呀等等。

  主持人:孔力和小胡,你们参加了拓展运动,你们觉得在你们所参与的这些运动项目当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项?

  孔力:我觉得是过电网这个运动,这个电网,我感觉就是相当于一个足球球门的一半的面积,用很多的线来分割了很多区域,模拟了通电的钢丝网,大家如何从钢丝网的一面穿过,而且在不触电的情况下集体达到对岸,我觉得这是一个体现集体智慧的集体项目。这是大家共同先研究出来方案,然后再进行实施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头需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导,大家围绕这个中心制定出整个的计划、行动方案,然后按照这个方案逐步地进行实施,中间可能会有调整,可能会有一些局部小的改动,还有相互之间的配合,这是很重要的。

  胡福贞: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空中抓杠,空中抓杠最大挑战是在于什么呢?你下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难度,只是在你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那个杆子就在你的前方,然而当你站上去以后,你整个感觉跟你在地面上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脚在抖。前面的目标跟你在底下的判断是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是告诉你说,杆子在你不可能达到的地方,不过我非常高兴的是,可能在我前面的一些队友有很多经验,积极的试,一上去,哇!太棒了!你只需要轻轻地一跳就可以过去了,这给我一个暗示说难度上可能不是太大。但也有反面的、消极的是告诉我说,她站在上面整整40分钟,最高纪录是1个小时40分钟都不敢跳,也不能跳。那我就在想,我能不能跳过去,所以我在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或者说当轮到我自己的时候,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是客观的,我一上那个梯子第一步的时候,我就告诉我自己说,我能行;第二步的时候,我还是强调我能行;其实你在用一种自我暗示,所以那个台阶走完我踏上那个平台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触居然是,哇,太美了!那底下是冰,周围是苍拔的远山和树。这时候我觉得人毕竟是人,他的本能反应开始出现了,脚底下开始抖得厉害,我说,唉呀,我害怕了。但不管怎么样我应该跳下去吧,那么美的世界我就融进去吧,我就跳下去了,感受最深的是这样。我觉得平常对自己的认识不一定是准确的,往往我们可能大多数人被自己一些假象、一些经验蒙蔽了,但当你面对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他一切感觉是那么新奇,那么好,也许是坏事,没有跳过去,但是也许是更好的事,像我就感觉到站在其它任何地方,我看不到这么漂亮的东西,所以我为我自己感到非常骄傲,在那上面也是那一天给我最大的一种感受。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这个分析特别的理性,每一步都记得特清楚,因为我也跳过那个杆子,反正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害怕,我当时之所以最后能够跳过去,我觉得更多的是来自于别人都跳过去了,我要跳不过去的话,好像别人会笑话我。张老师您是专门管理户外运动的,你玩过你们那儿的一些项目吗?

  张志坚:我原来在地质大学的时候我做过野外生存,实际上应该来说也是一种户外的拓展,就是用一些自然的场景来拓展。实际上拓展是这么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个人的,所谓的个人的潜能的激发或者培训,另外一个就是刚才已经介绍到了,就是团队的,怎么样通过一些活动让你这个团队之间一个是互相沟通,另外一个团队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你的工作潜力去完成这个过程,还有一个,我觉得是领导才能,就是所有拓展运动里面的课都把领导才能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就是你怎么样指挥一个团队,同时你的指挥是有效的,能够让人家理解的,还有一个就是所谓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这个现在在拓展运动里面已经都提到这些问题了。那么我们在户外的时候,搞类似的这种拓展的时候,也碰到过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个学生,从自然岩壁上下降,(岩壁)50多米高,这个学生拉着这个绳子,到了岩石边往下一看的时候,头就晕了,不敢往下走了 脚在不停地颤抖,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什么叫大地在颤抖。他就该觉出来了,就是不敢下,怎么办呢?你给他怎么鼓励他就是不下,我就没办法了,我在底下做保护,上面有人做指导,我跟上面人说,周老师,数5下他不下来,拿刀子把绳子给砍了,别砍,别砍,我就下,他一下子就下来了,下来以后抱着老师痛哭,但是回过头来,他还是有很大的收获,他觉得他毕竟最后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拓展运动的好处就在这地方,它实际上不单单是给你一些体能上面的收获,实际上,对你心灵上,对你的潜能发挥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像我们原来在法国练的,也是户外的一种拓展叫做悬崖跳水,比这个还高,十几米高,底下就是一个深潭,这个潭,你在上面看起来和脸盆那么大,你就会觉得一步跨出去,就要出去了,就是这样的,统计过一次,在上面站的时间最长的达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跟您的心理是差不多,到了这个地方好歹咱也是大学老师、教授,到这个地方不好意思跳让人家不笑话吗?不好意思丢这个面子,到这个地方反正豁出去了,死就死一回吧,就下去了。

  主持人:我们在座很多朋友是刚刚体验过场地的这些项目,请朋友们讲一讲你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你们的经历或者说你们印象最深的情节?

  观众:我感受挺深的是天梯这个拓展项目,它是由两个人完成的,大致就是由长大概是4米5左右的这样的铁管子,用钢丝把它穿起来,大概每一个横杆相距一米五左右,有四根是平的,中间穿插大概三根是斜着的,有一定坡度的,那么从底下来看,上面大概有将近八九米左右。当时从中感受比较深的是两个人确实需要配合来做,这个难度在哪儿呢?就是我们每上一个杆子的时候,首先第一点就是要保持平衡,因为它是用钢丝穿的嘛,底下是晃动的。就是你在上面感觉应该说是没有一个重心的那种感觉,失去了重心,我需要先爬到上面,另外我下面的拍档就需要把这个杆儿稳住,保持我的平衡。我每上一个台阶的时候,我要把她拉上去,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把她拉上去,当时我有两个感觉,一呢,我需要保持我的体力,二是要保持我的信心,信心来自于何处呢?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平衡,再一个方面呢,就是心理上需要有一股劲,需要有一种安全感,就这样,我们互相鼓励着,另外我们的队员在下面说,一定能够上,一定能够上,坚定这个信心,最后到顶点了。从这个活动里面,我感觉无论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你的周围的朋友、你的亲人,包括你的单位当中的一些同事给你的鼓舞、给予你的帮助 ,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观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做的攀岩那个活动,那个攀岩活动不太像平常看的攀岩运动,因为我们那个活动,它是由两个人来完成,一个人是蒙上眼睛,一个人是不蒙眼睛,然后像平常的攀岩一样,另外一个人是蒙上眼睛,两个人有一条带子系在一起,就是说这两个人的距离不能超过这个带子的距离,并且如果有一个人失败了,另外一个人也肯定不能再爬了,其实当时自己肯定是起了一点私心,就是说我可不能蒙眼睛,但是我后来仔细一想,并不是从自己私人这个角度考虑,我就觉得蒙眼睛的这个人实力更强一些,我是比较弱的,我如果再蒙上眼睛,可能掉下来的机率就更大一些,所以就建议我的队友,他蒙上眼睛.我当时还说大话,我说,我让你蒙上眼睛,我不蒙眼睛,我肯定能保证你上去,但是当我攀上第三格时候,我就想,我肯定是说错话了,当时我就想着我是放弃,还是继续,但是我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的队友,蒙眼睛的队友,他在其他队友的鼓励之下爬得特别带劲,当时我就有一种冲动,我就想我就是死也不能掉下来,我就觉得这个活动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上它比我做的高空抓杆,超越自我的感觉更好,因为我体会到了两个人配合和两个人协作,在这个活动当中我能尽多大力就使多大力的那种感觉。

  主持人:刚才朋友们也都谈到了不同的项目,我们不妨来做一些个例的分析,比如说刚才一些朋友谈到了高空抓杆,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项目,它到底是锻炼人的哪些方面的素质?

  丛中:做这个动作,其实我在上之前,我已经看到刚才放的那位女士大概在上面站40多分钟,那么我上的时候呢,我也想我觉得差不多,因为前面成功的人很多,这是给我的一个经验。但是站在那上面的时候,我们究竟是想到,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做一些事儿,有没有可能,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过去,是不是相信有这种潜力?而相信潜力呢,经常是根据过去自己的经验,这是一个方面,当然这个方面,你比如说过去成功的经验比较多一些,那你想到这一次我可能成功,就会有自信,如果你过去经常的有失败的经验,那么这一次站在一个高空,那么难度高的一个项目,那想到的失败的那种经验就会多,面对眼前的这个项目就觉得,我不行,我可能要失败,这是过去的生活经验对我们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对他人的信任,那拉保险绳的他到底认真拉不认真拉,他心里是认真,当我跳那会儿他要一会儿一疏忽,一放松,他看别的了,那怎么办?就是对人际的信任也决定了我们自身面对困难或者险境的那种勇敢的程度。

  主持人:张老师,就是提到这些项目设计的目的性,那么从咱们项目设计本身来说,我们想通过,比如说高空抓杆,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它是属于这种场地训练当中一个非常经典的项目吗?

  张志坚:应该说它是属于比较经典的场地拓展的一种项目,有的时候我们说怕死或者是紧张,一种是对某种东西的一种恐惧或者担心,另外一个方面,他可能是对对方或者对其它方面的信任程度。这些项目里面,包括我原来做的很多项目,包括当运动员的期间的时候也是有这种感觉,最担心的还不单单是那个拉绳的人,还有一个很担心的就是他这些东西,它能结实吗?就那么一根绳?所以我们教练员给大家做工作的时候,做这个项目之前都专门跟大家介绍了这一根绳的净拉力达到了2500公斤之多,就是它把你这些人串到一块儿拉起来都没有问题,但是你还是很担心,而且我们通过所有的保护装置,他这些所有的装置,还有它的东西,全部都是通过国际认证的,操作人员又是我们国家登山队的,是专门干这一行的,是专业人员,应该没问题。但是从心理上来说,你还是很担心的,因为你不了解它嘛,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呢,一个是恐惧是来自于信任问题,还有一个是对有些东西的不了解,你如果克服一种恐惧就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了。你认为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的,但是事实上来说,你没有做其实你去做的话,实际上很简单。我刚才就说了,并不是说你非得抓住杆才能算成功,你只要是迈出去就是成功,那么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你总觉得,这个东西可能会怎么样,想得太多,所以这样的话,实际上往往你自己觉得,我这个事情是不行的,实际上拓展就是激发人的这种潜能,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你是能完成的,而且是能成功的,你就是没做它。

  胡富贞:我的体会是这样的,它这个设计体能挑战是最小的,体能冒险是达到最小程度,但是对你心理挑战是最大的,因为那个时候,你站在那个平台上,生与死,从个人来讲,我身体的本能就告诉我了,生与死,我就系于这一跳了,其它的都考虑不到的。像刚才有位朋友讲到,他脑袋是一片空白的是那样一种状况。

  主持人:那么像这样一种运动,我们刚才看这些小的片段,我们也都注意到了很多朋友跳出去,实际上是在下面很多朋友鼓励之下,那么我就想问在这种时候,比如说我不敢跳,我不敢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其他的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我成功地迈出这一步?

  张志坚:就是我刚才已经提了除了鼓励以外,恐怕还得要采取一些,也是用心理战的办法。有些方式也不单单是这样,这个我觉得跟性格可能关系不是很大,也可能就是你到了那个(时候),我刚才也说了,实际上很简单,实际上你迈出去就是成功,但是就不敢迈这一步,这时候你不管采取什么行为,或者什么办法让他迈出去,实际上已经达到目的了,或者说至少是达到了一半的目的了。所以我刚才不是举了个例子来说嘛,你要是再不跳了,我就把绳子给割掉了,实际上那天我在那底下已经说了,我说他再不跳,你跟他说把保护撤掉,他站在上面他就无援了。

  胡福贞:实际上我在看那一位女士站在上面30分钟的时候,我就着急了,到35分钟的时候,她说,我已经完全没力气了,然后接下来立刻又说,我的脚全软了,我平常弹跳力就是不行,那么在这个时候,我想她的认知或者说她的注意力,全部是集中在”我不能”上面,我们说人的整个意识是这样的,绝大部分85%以上都是冰山以下那一块,潜意识的、没有意识到,但是它就是把你全身我不能够做这个动作的力量实际上都调动起来了。所以在那个时候,刚才也看到下面有人说,你跳吧,甚至有个朋友讲的我觉得特诗意,心一飞,什么就过了,但是我想针对刚才这位女士她的情况,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排除她的杂念,第一个在下面给她喊,你的目标是什么,往前跳,给她一分钟确定她的目标,第二步就是你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她右手紧紧抓住杆子你把你的右手放开,双手放松一下,这是第二步操作要领,不要给她思考时间,第三步再给她具体策略就是你眼睛一闭,跳,始终这样,给她积极的这种行为方式的强化,让她没有时间再去想,我不能跳,我不行.那些想法都让她没有时间来想,可能对她来讲我想是一个具体策略的问题,不管你是鼓励也好,还是威胁,胁迫也好说用刀子,我把你安全带给割了你跳不跳?这样一些方式可能都是一些理念层面的,可能对有些人可能就要理念信心,再加上你的具体的技术步骤,我想可能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想问问在场的朋友参与过这个项目,当时能够让你们最终跳出去的,你们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是自我的暗示?还是下面朋友的帮助?或者说其它的一些因素?

  观众:如果你爬上那杆上,把安全设施都去了,然后有几个人拿着刀追你的时候,你可能就跳了,没有时间想,40分钟在上面想不想,你一秒钟都不想,你肯定能抓住那个杆,主要是一个环境的问题。你总在想安全措施好不好,你只要有安全在那儿,你还是主要认为自己肯定没事,所以你才在那儿想,到底有事儿还是没事儿,就是还没有把你逼到绝境,你站在那儿 后面几个人追你,然后那儿放一个杆,抓住杆就活了,她肯定能抓住那个杆。

  观众:我觉得我更艰难吧,在上面站了20多分钟,说害怕吧,给我的感觉我脚不抖,但是就是不敢迈那一步,当时我在上面站了20多分钟,最后还是从楼梯下来的,这是第一次。最后的时候,几位女士都过了就剩我一个人,当时教练就劝我你要不跳就算了,但是我觉得那是一种荣誉感,是自尊心起作用了,最后我上去了,好多队友都劝我赶紧跳吧,我说,你们别说话,让我冷静几分钟,最后我觉得就跳那一下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什么后怕的,我觉得可能是自尊心的作用吧。

  主持人:可能确实我觉得不同的个体在面临这种同样环境的时候,这种个体感受不太一样,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平时做事是不是也是这样,有时候自己认为可能这件事难度很大,心里面就有这种怯意,如果说你真的是去做了,你走出那一步了,可能这件事就做成了。

  张志坚:拓展运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它实际上是经过很细心设计的,尤其是一些教育学家,一些心理学家,把很多激发人的潜能的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场景,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出来,他用比较典型的这种方式,这样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这种效果,所以拓展运动这一块的东西,它实际上和别的运动一样,不单单是体力上的,实际上更多的是有一些精神方面的(训练)。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运动,一个出色运动员绝对不是说体力最好的你就是最强的,他肯定是意志上或者是精神上,各个方面,非常全面的比别人要强,比一般人要强的,比如说别人训练的时候,吃不了的苦他能吃得了 ,他有一种精神支柱,实际上拓展运动可能在某些方面它更强调这方面,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这个还要强。除了一般的运动以外,他还更强调一些团队的东西,甚至在团队里面,你的角色问题,比如说你是普通一兵,你还是一个领导等等这些方面,它强调的更多一些。

  主持人:孔力,你当时是和很多同事一起去的,那么下来以后大家是如何议论这一天的活动?

  孔力:可能由于我们工作性质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运动,我不是用很有趣这个字眼,而是很有意义,有意义这个字有很多的含义在里面,就是说它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大家才会有这一句话,就是很有意义的一项运动,尤其像刚才的空中抓杆这个运动,虽然不是我印象很深的,因为我这个人本身有一点恐高,到达那个平台的时候,一直是在抖动的过程当中抖过去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时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我已经没有退路,我只有一条路往前跳,所以我就跳过去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一些坎坷,对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有几年像我这样比较好的朋友都不愿意见了,但是通过这项运动,她觉得她在上面,底下队员在鼓励她,她在上面流着泪,确实她又不想下来,她又想跳过去,但是她自己跳不出那一步,她是很难,她在那儿真是流着泪。她说,我真的跳不过去,你们让我下来吧?因为她觉得有个集体荣誉感的问题,她觉得我下来,可能对不起队友,因为有一个分数或者有集体荣誉感,但最后她是跳过去了,跳出去,她自己反过来她跟我说,我这一跳,我都能跳过去,那我还有什么事情是跨不过去的呢?这一句话我觉得是这个拓展运动给我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一个认识。

  主持人:我明白,您说的这个意思呢,参与的这个过程不光是非常的有趣,而且收获很多。刚才张老师也说到,实际上,这些项目所有的设计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就让我想起了教育这么一个概念,因为教育就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它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塑造,从某个方面来讲也是一种塑造一种磨炼,小胡,拓展运动是不是也从教育方面提供某种启示?

  胡福贞:我觉得从我自己参与以及看各位朋友在那上面的表现,我认为,对教育的启发是非常大的。首先,人是非常真实的,站在那上面他的感受是什么,他以前的背景是什么,什么主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他是个真实的人,我们老师,我们家长,我们周围的人是不是看到他的害怕、他的长处,感触最深的。教育当中是否有真实的人,这个人的真实性是不是被老师、被家长,以及被其它可以影响他的人看到,第二个感受比较深的是感觉到,老师作为是影响学生非常大的个体,那么他自己能不能以一种体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理解学生,我站在那平台上脚在抖的一刹那,我立刻就意识到,他们的害怕是那么真实,因为我也害怕,我的身体在告诉我,我也害怕,那么下来以后,刚才在看那个片子回放的时候,我立刻就在想如果我的学生看到,我那个时候没有跳下去,学生会怎么样或者如果我的学生来参与,他真的跳不下来,我作为老师因为我是大学老师,我以后该怎么对待他,或者说我在当时我又该怎么样对待他,所以第二点我觉得呢,对老师的启发是非常大的。我们老师也应该以一种体验的方式来理解学生。

  主持人:孙斌,你是教练肯定接待了很多参加拓展运动的朋友,那么你有没有听到这些反馈,他们对这个运动在参与之后,他们是有什么样的感受?

  孙斌:我遇到过一个(队员),也是做高空的一个项目,做项目的时候,有一个年纪很大的50多岁的学员,他在做以前就告诉我,他有恐高症,他即使站在楼檐上 ,那个楼顶的檐上,有栏杆他都害怕。做完了其中一个高空项目叫下降,然后做完之后,这个过程当然很艰难,作为教练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鼓励他,通过一切方式能够使他完成这个项目来体验这个过程同时有收获。那么他完成之后,他告诉我,原来这是可以克服的,原来我一直以来在头脑中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高处是很害怕的,他做完这个之后,他觉得这是可以克服的,那么,我们这个培训叫做一种潜能培训,我们的潜能培训就是通过培训来激发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一些东西,重新认识自我的这样一个过程。

  丛中:那么我想通过这样一种培训,对他来说首先是获得一个非常好的经验,这种效果对我们工作、对我们生活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非常赞成孙斌教练这个说法,拓展的确是有难度的,甚至是在心理上引起强烈刺激和反应的,而这种强刺激和强反应刚好能够比较有效地影响我们过去形成的固有的自我概念,没有强刺激我们可能很难改变我们这些自我概念,而且在我的工作当中我是做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我们会跟来访者谈很多的心理学的道理,但是有时候也有体会,就是我们说了很多道理其实不如他亲自去做一次,让他在现实当中体验一把,然后回来再谈道理,再总结,可能就好得多。

  主持人:不过,张老师我还有一个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实际上可能每个人参与运动的时候,这种体验是不同层次,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是为了感受这种过程,以及就是享受过程当中的乐趣,所以可能对更多的朋友更关心的是,拓展运动它的乐趣在哪儿?它好玩不好玩?

  观众:这个活动的确挺好玩的,因为我们看得出来在这儿我们参加的队员可能都比较灵巧,甭管是高空也好,还是背摔也好,我这个体积一看就不是一般同志,太大了点。尤其背摔这个活动,我觉得是我对我自己这些队员,我们之间的一种信任,还有一个也是挑战自我,因为当时我需要背摔,那么背靠着躺下去,我觉得当你背后出现危害的时候,你是最害怕的,比你面前面对危害的时候,你更要害怕,而再有一个有0.8秒的失控的时间,所以这个时间你是非常恐惧的。但是我要用我自己的意志去感受,相信我的这些队员,因为他们七个人嘛,其中我们还有三个女同志,女同志都非常瘦弱,这么大块一下倒下去,从将近两米的高处倒下去,我怕大家接不住我,首先我要信任大家,当时我想了,这么多平时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朋友,他们七个人这样伸出手来接我,我还有什么不能倒的呢?所以我相信他们,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倒下去大家能够接住我,所以我倒下去了,通过这个活动把我们大家都凝聚在一起了,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倒下去被别人接住的那一刹,你是不是相信别人,也是否相信自己。那一刻内心的感受特别的好,因为我倒在大家温暖的怀里了。

  张志坚:实际上,如果我们说得轻松一点,它就是一项游戏 ,而且应该说是一项有益的游戏,能让你有所收获的游戏。实际上说它好玩呢,从理念上来说,第一个它本身就是一种游戏,也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再一个它是体验式的,并不是光跟你讲,你亲身的参与,参与的很多东西都是游戏,而且那种情境特别典型,让人印象特深刻。为什么我们奥林匹克英文是“Olympic Games”,“Game”是什么?就是游戏,它实际上就是让你参与的,比如说户外的拓展运动,它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在哪呢?一个是亲近自然,就是说你接触的这些环境,和你日常的这个环境不一样,所以你感到很新奇,就是好玩的地方。再一个自然界里面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和你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景)。

  主持人:您说到自然的这一块儿,野外的这一块儿,也是拓展运动的一部分,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它有哪些项目?

  张志坚:你比如说根据地形来(设计),因为它设计得更多,比如说自然岩石的攀岩、下降,包括一个组扎筏子渡湖,你看很简单的,我准备一些材料放在这儿,那么你怎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我给你的材料把这个筏子给扎好,扎完了以后,我怎么过去,但是你扎的筏子,有时候你扎不好啊?有的时候经常在半路上它就沉了或者它就散了,所以有很多的这样的(情况)。包括渡河,你像我们这儿有一条河,然后你怎么样把绳子架起来,从这个绳子上面过去等等这一些。还有很多,就是你不知道的突然之间,你比如说我看到地图,比如说我走着走着,丢了,跟别人失去联系了,我怎么办等等类似的情况这都是考验你一下。所以这些实际上都是拓展运动的一些内容,因为在野外可以给你设计的东西更复杂。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尤其您讲到野外这一部分,应该说也是会面对许多困难,他有没有危险?

  张志坚:应该是有危险的,因为人和自然比较起来是很渺小的,但是作为运动来说,我们把危险降到最低,比如像这条路线,包括这些项目,教练员都要亲自来回走很多遍,包括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危险,哪些地方可能出现危及到生命的(危险),包括这个地方有没有毒蛇、毒虫等等这些都要考虑到,所以应该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是野外的东西毕竟是没有完全(保障的),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更要求做这项运动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它还是比较专业的东西,所以不是所有人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能做的,所以必须由专业人士指导。

  主持人:正好这边也有我们的一些观众他们发短信提了一些问题,手机尾号是4689的观众问,说拓展运动中危险系数很大?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志坚:场地的部分基本上没有危险,因为保险非常好,除非发生突然事件,比如说真正地出现了一些什么完全没有控制的一些人力不能控制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的。我想参加者一个是要有比较好的心态,你去了以后,这个运动和别的运动不一样,它这里面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拿第一不可的,更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的体验,你自己再认识自己这方面,其次我觉得在这方面呢,你可能要在过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是你现在做的东西要经常地对比,所以我们每一个项目做完以后,都要有一个复习、一个回顾,让大家总结一下这个东西你得到了什么东西。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位是手机尾号是2358的观众问,说拓展运动它比较适合多大年龄的人参加?年龄太大或者太小合适不合适?

  张志坚:我觉得实际上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国外拓展的运动很多种,他实际上在小学,甚至到幼儿园这个阶段,他都把一定的拓展的内容放进去了,有些国家他把它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就是你必须学,和正规教育是一样的,就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手段。就是说青少年规定了你在哪阶段里面,你必须学多长时间的这些课程,所以我觉得这个对年龄的要求应该不是很大。

  主持人:体育运动项目是有很多种类的,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呢,它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魅力,拓展运动在国内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相信它随着被人们不断地了解会有更多的朋友参与其中,体会到它的魅力和乐趣。谢谢朋友们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见!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