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一部分青年演员害怕艰苦,不愿意接农村戏。其实, 拍都市题材的戏也并不轻松,尤其在前期筹备阶段, 找合适的场景就是一大难题。《青春的童话》是一部都市青春剧, 所选用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大酒店、名牌大学和豪华住宅社区,而这些地方需要保持良好的环境, 往往不欢迎剧组占用拍摄。
这也怪不得这些单位,因为社会上流行着一句形容剧组的“三怕”:洪水淹过,地震震过,剧组来过。这三怕虽说有些夸张,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有关部门宁愿放弃电视的广告效应而拒绝摄制组登门的原因。
大学校园是《青春的童话》用的最多的场景之一。为了借用南方某大学做场景,摄制组上上下下齐动员,绞尽脑汁想办法, 终于得到了对方的“怜悯”。导演肖锋和制片主任高兴得一夜都没合眼,决心抓紧时间加班加点将几场大戏拿下来。不料,第二天去了以后刚刚拍了半场戏,对方就突然变挂了。原来, 学校有关领导亲自到了现场立刻就发现了“不对头”的地方:怎么搞得这么乱啊!原以为扛一台摄像机拍拍就是了,却不料又是布灯又是驾轨道,几十号人忙忙乱乱,简直“校不成校”了!
对方的“驱逐令”就意味着所拍的镜头全部泡汤, 这可急坏了导演肖锋和制片主任应礼志。 干了几十年电影电视的应礼志拿出看家本领软磨硬泡,试图感动那位领导, 甚至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两个小时后撤退。谁想那位领导偏偏油盐不进,为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全不顾应主任的可怜相,板着面孔毫不留情地将剧组驱逐出了大门。
剧组的不少年轻人觉着委屈,怒火中烧,大有一触即发的架势。导演和制片主任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最后终于在地方宣传部门领导的协调和支持下得以重返校园。几番周折,最终还是在这所大学里拍完了剩下的镜头。想起这些,应礼志着实有些后怕:“如果后来进不去,前面的镜头就算白拍了。浪费多少资金不说,连演员的情绪也浪费了, 那我可怎么向中央台交代啊!”
最难选的场景是剧中美术学院的画室, 因为剧情要求是严格的:宽敞、明亮,背景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油画,以烘托艺术氛围。 一般艺术院校都知道摄制组一班人马的“厉害”, 尤其出于保护学生美术作品的目的,根本不可能接待。更不巧的是当时正值放寒假, 校方往往以一句“放假期间无法接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拒之门外了。眼见得日子一天天过去,待命出发的剧组焦急万分。然而, 天无绝人之路,北京市人大文教委一位领导了解了剧本的内容后,认为是一部很难得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完美结合的青春片,马上亲自帮助联系拍摄场地,困难也就这样的迎刃而解了。
剧组如期进入理想的拍摄地点, 导演和制片深感应该对得起这所院校,下令不许在现场吸烟。全体人员自觉自愿地执行了。 据说有一位临时来的群众演员不知深浅违反了禁令,导演动了真格的, 把个二十郎当的小伙子批评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