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九运专辑首页     九运网评     九运Flash大赛         



我从体育中得到了快乐——一位耄耋老人的棒球情结


  梁友义头顶棒球帽,身穿带皱折的衣服和破旧的皮鞋,独自坐在广东奥体中心棒垒球场的看台上,手忙不停地在一个旧本子上记录着。场地上,天津女垒正和上海女垒激烈较量。

  他对坐在旁边的新华社记者说:“你看,运动是多么美妙啊。”

  九运会棒球、垒球十多天的比赛,他是最忠实的观众,风雨无阻。

  梁友义不是裁判员,也不是大会工作人员,更不是哪个代表队的教练,他是自费专程从上海来看九运会比赛的体育爱好者。

  这位74岁的老人至今还记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指挥解放军棒球队激战北京队的情形。“那场球我们输了。”梁老的遗憾埋在脸上的皱纹里,但40多年前扣人心弦的那一幕仍让他激动不已。他说:“那是一场终生难忘的比赛。最后半局我们二垒、三垒上都有人,击球手打了一个小高飞,断送了大好局面。0:1,就差那么一点呀。”

  梁老的运动生涯是父亲带给他的。“我崇拜父亲,他在日本是一名棒球运动员,是他教会了我打棒球。

  1932年我5岁时,他带着我们全家回到了广东,也把我的运动情结带回了祖国。”

  解放后,老梁在民航部门工作,那时,棒球是他惟一的爱好。1958年底,他从空军调到了解放军棒球队做技术指导,参加了第二年的全运会。在随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棒球队解散,他也随之转到了地方,在上海五金交电部门工作。

  “那时候,虹口区还在开展棒球运动,我也一直没有放弃过,”梁老说,“1980年,我到上海五十九中学当老师。走这一步是因为我知道,中国棒球运动要发展,只有从最基础开始。”他在学校一直待到1988年离休,至今一直从事少儿棒球的普及教学工作。

  “父亲那一代兄弟四人搞棒球,我这一代兄弟四个也基本把一生奉献给了棒球运动,我的儿子仍在从事业余棒球运动,”梁老自豪地说,“运动给我一家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也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健康的身心。”

  “很惭愧,我到现在还没有培养出一个职业选手,”梁老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这项运动的爱好。现在他每周都要到上海的闽行区去教小学生和中学生打棒球。“尽管离家很远,但从没有中断过,教好孩子是我的责任。”

  “中国棒垒球运动现在的问题是普及不够,专业队伍脱节,导致水平不高,”说到这里,梁老的脸上显出一些忧虑,“我为棒球高兴过,也痛苦过。这是一项充满趣味、智慧和快乐的运动,我打心眼里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从事棒垒球运动的基础工作,为2008年中国队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和世界强队一决高低出一份力。”

  “我很高兴听到中国棒球运动即将走向市场的消息。能参与棒垒球运动,观看比赛,从事普及工作是我这个老人的全部生活内容,”梁老说,“看比赛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这一生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祖国统一,台湾的棒球融入祖国的大家庭,中国棒垒球运动整体水平能有大提高;第二就是和老球友相约2008年,一起到北京观看奥运会高水平的棒垒球赛事,”梁老充满信心地说,“我一定会去的!”(沈虹冰 赵海波)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