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世纪第一届全运会,同时也是新世纪第一个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运动会,九运会的开幕式在许多方面都突出了“新”字,更主要的是真正能够通过九运会开幕式,向世人展现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的强大国力。
首先在创作意念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国际上较为注重创作意念的体现,但却忽略表演的整体性和整齐性,我国则强调表演的严谨性和宏大性,注重形式为中国的特色,也是特长,但容易陷入刻板,因此如何把意念与形式进行完美结合和统一,在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作了探索和改革。 其次是国际化意识,九运会开幕式从小女孩角色的运用,到时代、人文、科技三大特色的突出,都表现出一种追赶国际潮流的意识,使中国的全运会开幕式更为国际化,这无疑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作了一次很好的预演和尝试。 再次则是创新意识,应当说九运会开幕式上,对冗长乏味但又必须保留的代表团入场仪式,作了彻底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历届全运会开幕式的一个创举,也是所有大型运动会的一个创举。而各代表团代表乘搭由环保电瓶车改装成的帆船车,以乘风破浪之势,鱼贯而入,既保留了必要的入场仪式,又体现了广东特色,还有科技环保的含量,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是地方特色。与其它大型运动会相比,如果不能表现和突出东道主的地方特色,这届运动会的开幕式就不能算是一台具有特色的开幕式,国际上近年来越来越注重突出东道主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特色。九运会开幕式上南狮表演、“南国绿色蕉林”的大色块表演、广东音乐的巧妙运用等,都具有一流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