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2日,包头市以“侯蕾”这个名字命名的语言咨询服务公司正式开业了,在此之前包头市还有一所以“侯蕾”命名的英语学校。侯蕾英语学校在美国加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前后有七所学校与“侯蕾英语学校”结为友好文化交流学校,加州《凯瑞报》几乎每月都要报道这所学校的有关情况,加州的柳溪镇所有酒吧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挂着侯蕾及其丈夫的大照片。究竟是什么原因如此吸引着加州那块土地?这还得从侯蕾这位漂亮姑娘的美丽而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说起。
一、不幸车祸,击碎了女大学生如梦如幻的青春初恋
2000年春的一天,包头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女儿侯蕾收到一封在互联网上结识的恋人发来的电子邮件,说他将于2000年6月初,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飞至北京。这事震动了侯家,但每个人都不敢确信网上的故事会成为现实。然而,侯蕾对此期待已久,若此事成真,将彻底改变她的生活。
此前,侯蕾的生活是平淡而封闭的。几年前的一次意外,击碎了她所有的梦想,也埋葬了她的初恋。那是1993年春,毕业于内蒙师范大学不到半年的侯蕾和刚认识的男朋友出外郊游,那是侯蕾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她从没那么快乐过,她和男朋友骑马、踏青,陶醉在春光荡漾的大自然里。玩了一天,17:00多才乘车回返。突然就出车祸了,两人身亡,其中有侯蕾的男友。侯蕾身受重伤,经抢救侥幸生还,却因脊髓损伤而高位截瘫。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的侯蕾伤心地痛哭不已。
22岁的侯蕾在全国各地巡回治疗整整三年,未见疗效。1996年5月,侯蕾回到包头。她经过无数绝望以后,开始思索今后该怎么活这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了。她先跟妈妈学织毛衣,然后参考毛衣编织书自己研究,设计出许多新花样,后来又学做壁挂,做了好多漂亮地壁挂,那壁挂做得精致极了,家人都为她感到欣慰。侯蕾截瘫后第一次感到劳动带来的快慰。于是,1996年9月,侯蕾开了个服装店。每每进来漂亮的时装,她就先自己试一试,再推荐卖出,看到别人穿着合体,她感到很快乐。从织毛衣到卖服装,每一件事对侯蕾来说都非常新鲜,她不一定要挣多少钱,关键是有事做了。
1997年底,侯蕾考虑到自己在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成绩也不错,何不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做点更有价值的事呢,她想到开办英语辅导班。起初只有6名学生,与学生打交道,她得到空前的满足,学生只注重她的教学,她的语言,根本就没有把她与四肢健全的人作什么区别。这样,她课越讲越提神,效果也越来越好。到2000年6月,她的学生人数多达200余人,她的收入水平也远远高于工薪阶层的人们。
二、电脑上网,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里结交新朋友
侯蕾的物质生活并不贫乏,但她的精神感到万分空虚。侯蕾感到自己有很多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别人可以逛马路,到外面谈情说爱,她不能;别人可以自由自在地逛商场,她只能坐在轮椅上,让妈妈推着四处转,有时别人还会说:怎么这样的人也来逛商场;从前侯蕾周围的男生朋友多过女生朋友,现在都没有了。她渴望接触社会,渴望与人交流,却又找不到对象。后来她买了台电脑上网,从英语辅导班一回到家中,她就把自己封闭在生活之外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她在这里寻找自己的世界。
侯蕾第一天刚学会上网,就直接进了YAHOO,然后查找国外截瘫者俱乐部。她想知道对于截瘫,国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网上,美国残联会把美国八万余截瘫患者的网址告诉给侯蕾说:你可以和他们交朋友,一起探讨学习生活、自理康复的各种途径。侯蕾选择了五个,其中一个就是加利福尼亚的查尔斯。
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偶然的选择,侯蕾结识了这位自称为查理的网上朋友查尔斯。两人就在网上你来我往地快速交流起来。
就这样,侯蕾平淡的生活中多了一个朋友,虽然见不到面,但可以相互交谈。两人的遭遇、处境都一样:车祸后坐轮椅。查尔斯经常开导侯蕾,他很善解人意,也很幽默,在网上交谈时,总是给侯蕾开玩笑、逗乐。慢慢地,侯蕾与他谈得比较投机了。
从此,在真实的生活之外,侯蕾多了一份期待:在那个虚拟空间里,在大洋彼岸,有一个年纪比她大、生活经验比她丰富,生活热情比她高得多的同命运而不同性别的异国朋友,他讲的东西简直就是给侯蕾上课,侯蕾能从中学到好多东西。
有了电脑上网后,侯蕾的心情好多了,也变得特别健谈了。她和查理约定在同一个时间上网,有时甚至一天几次。侯蕾如果哪天没在网上与他交谈,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后来两人感到彼此间像亲人一样,有了很深的了解。
渐渐地,侯蕾对查理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弟弟知道后劝她:网络里的东西真假难辩,不要太在意,若你当真了,一旦失去,就会感到一种失落;若你一开始就不相信它,丢失了也觉得无所谓。但侯蕾想:我现在都这样了,对生活、婚姻不敢奢望,连一个异性朋友都没有了;一两个同性朋友,一年半载才见一次面,几乎生活在真空里。只有网上的这个人每天跟我交谈,哪怕是讲一些家常琐事,也会给我一种温暖和贴心的感觉,吸引我向他靠拢。
在这个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侯蕾找到了一份情感的寄托,她在体会着幸福。所以侯蕾常常春风满面。见此,妈妈也关心地问侯蕾:查尔斯又跟你说啥了?侯蕾撒娇道:您别问了,反正对我挺好。妈妈感觉到了女儿的心事,偷着乐了后对侯蕾说:你好像谈恋爱似的。侯蕾说,我也好像是这种感觉。
三、一“网”情深,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正在发生
侯蕾和查理网上结识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她收到一封特别邮件。侯蕾挺激动,羞涩地对妈妈说,查理正式向我求婚了。这是侯蕾车祸之后,第一个向她表白爱情的男性。
侯蕾的一个朋友得知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劝侯蕾道:网上的一些甜言蜜语,能有多大的可信度?都是装男扮女的人打情骂俏好玩而已,你千万不要当真。那都是虚拟的,他们给自己起一个风花雪月的浪漫网名,是男是女都说不准。可侯蕾说:我生活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台电脑,白天可以去上课,什么也不用想;到了晚上,处在这个年龄的我,如果说生命中一点渴慕异性的因素都没有,这不是真实的。我在网上感受到他给我的那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了。所以,当侯蕾和别人交往或者出门在外时,想到心中的秘密,想到远方有人在关心着她,她心里就偷偷的乐。
那几天,侯蕾笑意盎然的表情,是她在车祸后不多见的,她真的恋爱了。那些日子,侯蕾对网络产生了依恋,每天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查理的名字,她不知每天要敲打多少遍。
忽然有一天,她发送的邮件有去无回了,第二天继续发,继续没有回音,第三天、第四天……天天都如此。难道可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侯蕾心想:我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抑或是发生了什么事?侯蕾天天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家里人也都为她着急,劝说道,算了,就像别人说的那样,网络中的人相互交流交谈,腻味后就消失拉倒,谁也别再找谁了。但侯蕾不言放弃,仍执著地寻找,她坚持如期打开电脑,等待查理的出现。到了第五天,侯蕾打开电脑,哇!一个令她激动不已的信息闯进了她的眼帘,查理来信了!他说电脑坏了几天,终于找人修理好了。看到侯蕾给他发了那么多E—mail,他高兴地也回了很多封E—mail。侯蕾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一场风波后,侯家人重又回到往日的状态。
一天早晨,侯家的电话响了,侯妈妈接起,里面呜哩哇啦的听不懂,她以为是广东人打错电话了。正欲撂下时,想到侯蕾在网上有个美国朋友,就赶紧让侯蕾的弟弟接。弟弟一听是英语,赶紧让侯蕾听。侯蕾一听:是查理。查理说,我记得你的电话号码,试着给你打电话。我们时差隔15个小时,现在我这里是晚上,你那里是白天,我算好了:现在应是你起床的时间,才给你打电话来。侯蕾听后觉得他很有心。查理担心侯蕾听不懂他的话,在电话里讲得很慢。聊着聊着,侯蕾开玩笑地说:你给我唱个歌吧?查理在电话那头真唱了,不过唱跑了调。可侯蕾觉得这跑调的歌特别动听。
这个电话打破了侯家原有的宁静,一个大洋彼岸的异邦人形象开始出现在侯家每个人的想象里:听声音,这人估计长得不怎么样。也可能长得很好——侯蕾这么想。这时查理催要侯蕾的照片。侯蕾说,我妈妈也要你寄个照片过来。很快他们交换寄了照片,查理随照片附了一封短信:
蕾,刚才我在看电视,但我根本就心不在焉,我心里想的都是你。你在做什么?从和你交往开始,我心里就有了一种新的感受,这是我在世界上发现的最美妙的事情,它让我欣喜、让我忧伤,让我未来的旅程充满希望,感谢你始终停留在我的心里,用世界上最美妙的情感,充实着我的心灵。真诚的爱你——蕾。
永远的查理。
美国加州柳溪镇——查理的家乡。
这是1999年10月,查理和侯蕾相爱了。
四、传奇姻缘,透视着惊动大洋两岸的生命力量
查理认为有些事应该和朋友分享,别藏着掖着。于是,他跑到经常喝酒的酒吧,告诉朋友说他要去中国了!朋友不信,说:不会吧?查理说,真的,我爱那个女孩。朋友说:不行,查理,不可能!你要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去中国,远离家人、朋友,这太疯狂了!查理说:我就是要这么做。
临行前,查理把机票号、航班次,从网上寄给了侯蕾——这就是本文前的一幕。一个网恋故事的美国男主人公,将走出那个虚拟的空间,来到中国一个普通家庭。侯家人为此开了一个家庭会,认为:这事有50%的可信度,我们要去北京接他;若接不到,权当旅游一次。
为了查理的到来,侯家作了大量准备。侯蕾原来有妈妈照顾,轮椅用不着进卫生间,现在查理要来,候家改造了卫生间,使轮椅能进去使用;把卧室里的家具也换了。按侯蕾所想,把什么都换成新的。就好像是在准备侯蕾当新娘一样,侯家充满喜悦的憧憬。
2000年6月3日,首都机场,侯蕾一家翘首期盼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期待和揣测中,时间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飞机降落了,下了好多乘客,却不见查理,大家着急了。侯蕾开始向下飞机的空中小姐询问:飞机上有没有一个坐轮椅的美国人?小姐说没注意。没注意?全家人都急了,坐轮椅的乘客应该非常显眼啊。没在意这意味着……侯家人不敢往下想了,大家在那一刻似乎都闭上了眼睛。
查理曾在网上开玩笑地问侯蕾:我们见面时能吻你吗?侯蕾答:不,你不能这么做,这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侯蕾闭着眼睛回味着查理曾在网上与她说的话,她渴望要他的话成为现实了。一分一秒的那种诚惶诚恐的等候,使侯家人的心在受着煎熬。等待中,他们各自在幻构着一个坐轮椅的美国人的镜头,然而虚幻的天空总是一片灰蒙蒙的。不知过了多久,侯家人的眼前突然亮了:一个美国人坐着轮椅缓缓出来了!当侯蕾一家人迎上去时,侯蕾与查尔斯曾经构想见面时说的话全都说不出来了。还是查理说了声Hello!侯蕾的眼睛湿润了,好像梦,令人难以置信的梦!
该接的人虽然接到了,但侯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顾虑:这么大的汉子坐轮椅,将来怎么好侍候?一个侯蕾就够大家忙乎了,又来一个更难办的。可是当他们听了查尔斯的一番语言后,感到非常惊讶。查尔斯说:我到中国除了要与侯蕾结婚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侯蕾自力自理。他说为了彻底做到不依赖家人,他们立即买房,与家人分居。
事实果然如此。查尔斯与侯蕾办完结婚手续后,于2000年7月1日搬到自己的新房举行婚礼了。查理到来之前,侯蕾曾想过,要脱离别人的照顾,自己生活,这绝对不可能。但与查理一起生活,经历了他一年多的“改造”后,侯蕾真的能自理了。由于查理的加盟,侯蕾的学生越来越多。2000年11月,他们成立了侯蕾英语学校,有学生500多人。侯蕾再也没有残疾人的那种自卑了,她与查尔斯坐着轮椅在街上溜达,有说有笑,一路上人们不断地向她投来敬佩和赞扬的目光,使他们的心里充满了阳光。
查尔斯对记者说:残疾人身上都含藏着令人无法想象的生命张力,只要你敢想,他的张力就有多大。他说他自己曾经就摇着轮椅去应聘过消防员工作,结果竟然录用了,而且为此美国加州把有关法律都改写了。
查尔斯的这场传奇婚姻,在美国加州引起了有关媒体的关注。在他出发之前,《凯瑞报》就刊发了消息,之后,该报每月向查尔斯约稿,每月报道他在侯蕾英语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查尔斯与侯蕾深受加州柳溪镇人们的敬爱,那里的人们把他们的大幅照片挂在公众场所,作为激发大家美好心情的象征。加州一共有七所学校与该校结为文化交流学校,侯蕾现在每月都要接到几十封来自美国加州的学生和老师们的来信。为了把侯蕾英语学校办得更大更好,今年查尔斯又投资办了一个语言咨询服务公司,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便于请外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