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节目内容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往期回顾         



走进幕后——戏曲频道形象片(下)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带给了广大的电视观众许多艺术享受和精神追求。所以戏曲频道在观众朋友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提高。这一次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综合部对戏曲频道形象的整体包装,也体现了戏曲频道在新的形式下不断追求自身发展,争取以更好的姿态来满足观众朋友们的文化需求。

  在上一期的《走进幕后》节目里,我们为您介绍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神韵篇》、《戏迷篇》和《戏牌篇》拍摄的幕后故事。展现了新形象片中一些新鲜的视点和创作思路。本期的《走进幕后》节目,我们将继续带您了解戏曲频道其它几个形象片拍摄的幕后故事和神秘的后期制作。

  《寄情篇》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寄情篇》的创作思路十分独特,在传统山水的水墨意境里,通过对文戏为主的唯美描写,配合飞舞的彩蝶把戏中人物和场景串联起来。采用横移的镜头,在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里,把戏曲角色形象与山水画卷中自然景物来对应结合。通过聚焦戏曲对手势、步态、身段、眼神等虚拟表演的精致处理,表明了戏曲在塑造人物感情世界时丰富的表现手法,从而很好的和主创的创作愿望结合到了一起。

  虽然参加拍摄的演员都是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是为了更好的符合创意中的要求,在拍摄之前的排练同样非常重要。每一次排练,京剧团的老师总是分别扮演生角和旦角,把其中的要领充分进行讲解,让演员们能更好的把握戏里的角色。这样在拍摄过程中不但可以节省拍摄时间,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入戏,完全符合主创人员的创作构想。

  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寄情篇》里,主创人员设计了好几出表现男女爱情的故事,通过戏曲中的生、旦人物相会再现优美的意境,同时人物表情的特写镜头也是形象片的传神之处。所以在形象片的拍摄过程中,创意对演员们的化妆要求甚至比演出更加仔细。

  为了达到创意要求的效果,演员们每一个亮相或者造型都要重复拍摄几遍甚至十几遍,所以拍摄的过程又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对场景中出现的每一件事物必须按照正式演出一样来摆设,不能有半点疏忽。

  一件同样的事情让我们任何一个人去做好几遍,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厌烦,提不起精神,但是重复拍摄了几遍的镜头,旦角总能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而且表情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么自然,这也反映出了一个专业演员的敬业精神。旦角出场和生角弹琴实际上是在同一场景下出现的,但是为了在形象片中把他们的爱情表现得更细致,两个镜头必须分开来拍。在拍摄弹琴的镜头时,生角抚弄的古琴其实只是一个道具,并不能进行乐曲演奏,但是男演员却寓情于戏,非常的投入,双手轻舞,仿佛奏出一曲动人的乐章。

  《寄情篇》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对戏曲中一些经典的美丽爱情故事的展现,以及经过对演员手势、步态、身段、眼神等虚拟表演的精致处理,塑造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这些也是观众朋友们对爱情和亲情的一种寄托,和他们产生了共鸣,所以前期拍摄就是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这种微妙的感情生活。

  《脸谱篇》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脸谱篇》的创意要求,是一种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相结合的风格。通过装饰性很强的重彩京剧脸谱图案和文字元素的变化运动,表现戏曲脸谱的形式、美感和包罗万象的深厚内涵。全片由两个部分穿插进行,一部分以重彩脸谱图案元素为主,配合音乐节奏在画面中变换游动,另一部分以水墨风格的篆体文字笔画为主,整个画面的色彩对比浓郁,视觉效果强烈,配合音乐急缓相间,画面衔接起伏。

  因为《脸谱篇》中的一些画面和其它形象片中的部分镜头出自同一出戏里,所以很多场景都是这样交替拍摄完成的。在《脸谱篇》其它镜头的拍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和技术制作中心综合部的领导也一直在摄影棚里和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前期创作。摄影棚的一个角落就是演员们的化妆间,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演员们在装扮时却非常的仔细。准备一个净角演员的装束大概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这些道具都有七八斤的重量,要通过绳索紧紧勒在身上,虽然我们平时看到的表演非常精彩,但是可想而知难度是多么的大。《脸谱篇》中一场武戏很快就要开始拍摄了,我们从这个即将登台的演员的表情中,看到他因为连续紧张的工作而露出了一丝疲惫。其实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前期拍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这样一种忘我的精神下积极工作。在武戏的拍摄过程中,演员们的动作和表情明显的比平时演出更加到位,配合也十分默契。这样经过两天的拍摄,终于达到了主创人员的创作意图,完成所有的拍摄任务。

  《喝彩篇》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在推出五个形象片的同时,这个系列中的另一个形象片《喝彩篇》也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它的创意是戏曲艺术的演技引人入胜,深得戏迷们的喜爱,戏曲频道因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产生共鸣,所以发自内心的喝彩便跃然屏上。为了实现主创人员的这种创作愿望,后期制作人员在水墨效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都是戏曲频道形象片的后期工作人员加工成了水墨效果的小样。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他们还将遵循创意的要求,加入一些如:优美的中国书法,峻峭的山峦,翻滚的白云等等,并用三维效果来加强动势,在听觉效果上将通过喝彩、掌声、叫板声等等来表现。所以在近期内,我们还可以领略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另一个更精彩的形象片《喝彩篇》。

  经过4个月紧张的后期制作,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神韵篇》、《戏迷篇》、《戏牌篇》、《寄情篇》和《脸谱篇》终于制作完成了。2003年3月,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和技术制作中心的领导对该系列形象片进行了审片工作。大家认为该系列形象片是在完全按照创意要求下完成的,同时非常符合主创人员的创作愿望,尤其《寄情篇》是这套形象片中的经典之作,但是个别形象片的一些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改。

  从戏曲频道的整体包装理念出发,形象片的制作人员根据审片工作组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后,2003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终于和广大观众朋友们见面了。

  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新的形象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带着一种争分夺秒的激情在工作着,在这里我们听不到疲惫和休息的词语,也正是在这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下,大家齐心协力创作出了这个水墨系列的形象片,这套形象片不仅非常符合主创人员的创作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作为我国唯一的专业戏曲频道的重要地位。在这个传统戏曲艺术的宣传阵地里,她将更有利于弘扬历史悠久的国粹,振兴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