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节目内容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走进幕后——泥人张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雕塑艺术历史和辉煌的雕塑艺术遗产的国家,民间彩塑艺术就是其中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彩塑也称泥彩塑,它是用湿润松软的黏土从表及里,从粗到细逐次加工制作,最后随类附色的一种立体造型艺术。它既有雕塑的立体感,又有绘画的色彩,深受人们喜爱。中国彩塑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民间昆曲开始流行,于是出现了戏剧题材的记文刻,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京剧盛行,使记文刻内容更加丰富。彩塑作坊开始出现,有了专业的彩塑艺人,彩塑也日渐发展,形成了久负盛名的民间彩塑艺术品。泥人张就是这一时期升起一颗艺术明珠。

  泥人张彩塑艺术,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历经了六代传人。泥人张的第一代是张明山,祖籍浙江绍兴,他的父亲叫张万泉,原来是一个小书吏,后来由于他所在县的县官被解职而丢失了他的职业,逐渐从江南流落到天津。

  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13岁开始学习泥塑创作,勤奋好学,努力从传统雕塑、绘画、古典小说和诗词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他又善于观察社会,对城市的民情风俗、市民的心理状态、习惯爱好、乃至于生活细节,可以说是无不了解。并且他从中汲取营养,借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据记载:“张长林,字明山,精于捏塑,对人捏像且谈笑自若,从容不迫,顷刻捏就,逼肖其人,故有‘泥人张’之称。”

  张明山在泥塑艺术方面不仅技艺娴熟,而且经验丰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体型结构准确,反映出高度的写实功夫和艺术概括力。他那静中求动,静中求变的风格,出神入化的作品,震动了清皇室,轰动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享誉海内外。

  《蒋门神》是张明山现实主义题材力作,作品体积虽小,却把一个恶霸的狰狞面目刻划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艺术大师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阶层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被张明山用他巧妙的双手含蓄地表现出来。1932年,我国著名画家、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到天津南开大学讲学期间拜会了这位大师。

  1932年4月,徐悲鸿曾经带领当时的中央大学的学生,到北平来写生,当时他经过天津,知道天津有一个很有名的民间艺人叫泥人张,他很希望能够看到泥人张的作品,正好当时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说他认识一位严范孙先生,珍藏了两件泥人张的作品,可以一起去看看。严先生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且搬出来张明山先生所作的他父亲的像。像高是一尺八寸,像旁边有木头做的桌子、椅子。严先生的父亲戴着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有八字胡须,做得非常传神,表现的神态非常微妙。徐悲鸿说这的确是少见的生动传神的作品,的确是了不起的民间艺人,民间雕塑家。

  继张明山之后,张玉亭作为儿子,继承家学,自有创新,成为泥人张彩塑艺术的第二代传人,在艺术上张玉亭继承了张明山的衣钵,早期作品的风格与其父相似,人物塑造写实公正,后来有了变化,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夸张手法。他的彩塑概括性强、线条奔放、挺拔有力、肤色简易,比较重视总体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作品更多的是反映平民生活,如《渔夫》、《和尚》、《二学士》等作品,从这些各行各业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他独特的手法和纯熟的技巧。每个人物刻划得非常准确,生动真实,充满生活情趣。

  《钟馗嫁妹》是张玉亭的杰出代表作,在作品构思和人物安排上,与故事的原意不同,与舞台上常见的“钟馗嫁妹”也不一样,这是以特定历史时期为背景的产物。它的众多的人物并非唐代的鬼魅,而是70多年前黑暗社会中的群魔。当时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在天津到处抓壮丁,抢劫,官场上贿赂风盛行,欺压诈骗事件层出不穷,这种种腐朽罪恶现象,引起了张玉亭强烈的不满和愤恨。因此他借钟馗嫁妹之题把社会上作恶多端的坏人视为魔鬼,如仗势欺人的凶鬼、爱财如命的贪财鬼等,都概括到他的作品中,让钟馗驱使他们,并以鬼魅的狰狞面目来衬托钟馗兄妹的可爱形象。这些美丑不同,善恶迥异的艺术形象,无疑寄托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并且可以使观者引起联想,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徐悲鸿回到南京以后,就写了一篇《泥人张感言》,他在感言里说,泥人张身怀这样惊人的绝技,但他的姓名还没有人知道,全国知道“泥人张”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他很感叹。

  新中国成立后,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钴接过泥人张彩塑艺术的班。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张景钴扩展了泥人张彩塑的表现范围。他主张神态服从主题,技术服从神态,重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的表现,重视人物细节刻划和真实感。用色趋于反复,服饰上喜加花纹,突出彩绘效果,追求装饰美,因此他的作品有着较强的工艺性和时代感。解放后,由于党和国家对民间工艺的保护扶持和发展的政策,张景钴被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培养了一批彩塑人才,并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从此泥人张由一个家族的艺术活动,发展成为社会性艺术事业。1954年,毛泽东曾在中南海怀云堂接见了张景钴,并赞扬他的彩塑作品,“《惜春作画》好。”作品以《红楼梦》为题材,构图完整,人物婀娜多姿,还有衣饰的质感,都在塑造上表现出来。色彩华丽高雅,人物情感交融,刻划细腻传神,使人觉得是一幅立体的工笔人物画——捏塑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张锠是泥人张彩塑艺术第四代的代表,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并在学院开有泥人张彩塑这门课程。张锠说,泥本身应该选择沉淀比较久远的,应该有一定的含沙量,而且要求它可塑性好,这样的泥我们把它摔成块,再加到有关的容器里面,另外表面再盖上湿布,用塑料袋或者是其他的遮盖物把它遮盖起来,时间越长,泥的性质越好,而且可塑性越强。泥人张的彩塑工具叫压子,压子的形状基本是纺锤形的,这样便于手的捏塑和压制。下面就开始做头,泥人张的方法主要是先做头,头先搓成一个鸭蛋形,然后在它的三分之一处压出眼睛的位置,在三分之二处压出鼻子的位置,从鼻子到下巴的三分之一处是嘴的位置。

  这个形象头基本做到三四分、四五分时,就应该添加发髻,头做了五六分以后,以头的大小比例添加身体。身体添加首先是比例,也就是个头,坐着是五个头、盘腿是三个头、蹲着是四个头。现在以头为标准的基本比例确定了,人的动态动势有了,然后再进行衣纹的添加。当脸的颜色调制好以后,就应该画面部的颜色,先涂腮红,下一步画眉和眼。用焦墨点出眼球,头发的颜色是用淡墨逐渐向上过渡。给头发涂黑以后,就可以进行身体绘色了,首先用蓝色绘出衣服的主色,再用紫色绘出水袖的颜色,用黑色绘出腰带、裙围和衣领的纹路,并且用灰色和白色进行装饰,最后用具有实材特制的色彩为其上色,这样整体颜色就铺完了。这个作品也就完成了。

  悠悠岁月,民间彩塑作为中国雕塑大花园里的一朵瑰丽花朵,正以它那独特的情韵传承着中国文化,并将以更加绚烂的艺术成果走向未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