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特邀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音画时尚》的创作主体,他们是《音画时尚》的制片人吴楠和主持人文清,还有作曲家徐沛东。
文清:非常高兴来到《与您相约》,和综艺之友的朋友们相会在我们今天《音画时尚》——与您相约的专场。
张政:为了做本期节目,《与你相约》栏目的主创人员先期做了很多调查,大家七嘴八舌,对《音画时尚》有各种各样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一个小问题上,比如你们为什么要叫《音画时尚》?
吴楠:这个节目在开播的时候,因为我们主要做最流行的音乐,还有把一些最经典的作品改编。因为当时现场比较火爆,所以起名叫《音画时尚》比较贴切。我们2001年5月份改版,开始做个人专场,还有词曲作品、主题专场。这样我们把一些老的能流传下来的老歌,在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时间一次展现出来,我觉得也是一个时尚。但是有很多年轻的人,包括我们的编导也都是比较年轻的,他们平常都喜欢流行音乐。做了专场以后,他们对流传下来的经典老歌都比较喜欢,自己在写本子的时候都经常唱,唱得都是老歌。
文清:时尚是一种风格,包括我们栏目用《音画时尚》这个名字,也是希望让观众欣赏到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有经典魅力的音乐元素、画面元素。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越是国际的就越是经典的,越是经典的就越是时尚的。
张政:我们去听听青年的歌唱演员他们如何理解《音画时尚》。
张政:是不是为了时尚,你才把头发留成这样子?
戴玉强(歌手):非常感谢这些朋友们,也感谢中央电视台,感谢《音画时尚》这个栏目给我提供这么多机会,谢谢。
林依伦(歌手):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从它的片头动画设计到里面舞美的设计,到歌手选择的每一首歌曲,都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流行。这就是一种时尚的传递,你把这种东西传递出去了,别人接受了,他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时尚。
田震(歌手):今天我坐在这儿,是一个歌手。平时也好,或者任何时候也好,我还有一个角色,我也是观众,也在搜寻爱看的节目。同时作为歌手来讲,我也希望上一个我喜爱看的节目,在那里面出现。
张也(歌手):其实时尚并不一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是服饰的潮流或者装束的潮流,时尚就是时尚的制造者要创造给大家的一种信息。我觉得一档很好的音乐类型的节目,它引领给大家的是经典的音乐、经典的画面,很经典的一种音乐时尚。这是我对《音画时尚》的理解。
徐沛东:《音画时尚》给我们的音乐家、音乐工作者、观众搭建了一个桥梁,而且是以电视舞台为载体,以音乐为主题,大家都是围绕音乐主题来谈,确实很新鲜。而且这个舞台很大,可以做美声的,可以做通俗的,也可以做民族。而且是让观众去了解那些他们平时了解不到的信息。
张政:咱们听听综艺之友的意见。
观众A:我是一位业余歌手,综艺会员。《与您相约》这个栏目让我们与歌唱家的距离拉近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可以说比过年都高兴。像王宏伟唱的《儿行千里》我特别喜欢,跟我想我儿子一样的。
观众A:到《与您相约》来,好像回娘家一样,特别高兴。我代表一部分老年人,给我们一个业余歌唱空间,到《音画时尚》里边去。因为现在过小康生活了,我们要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唱出老年人的心声来。
观众B:我第一次来到中央台演播厅,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我们家到时候就把频道转到中央三,而且我老伴特别爱看文清。
张政:您今年高寿?
观众C:今年75了。年轻的时候就是唱唱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应该品味歌声了。像徐沛东老师说的“人生是一首歌,悲喜交加”,我喜欢。
张政:您经常关注《音画时尚》吗?
观众C:经常看。
张政:他们的制片人在这儿,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有什么批评直接说。
观众C:没有什么批评,因为我觉得《音画时尚》使你听了歌之后,入眼、入耳、入心。这歌在你思想里永存了,这给我晚年很大的力量。感谢《音画时尚》,感谢广播电视。
张政:咱们把吴楠请到台中来。
吴楠:在这里我首先感谢各位艺术家对我们栏目的支持,也感谢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这些观众,向他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张政:我们也相信我的同事吴楠、文清,包括在座的各位艺术家一定会一如既往的让我们的综艺频道,让我们的《音画时尚》始终能够在我们观众心目中入眼、入耳、又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