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节目内容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往期内容         



《与您相约》第51期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与您相约》,我是主持人王小骞。首先还是为大家介绍今天光临我们演播现场的综艺之友俱乐部的部分会员,欢迎大家。自从我们开办了这个俱乐部以来,很多观众都是非常积极热情地回应我们,他们有的是写信、打电话,还有人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来参加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在众多的会员当中,我们发现大家的偏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舞蹈、有的人喜爱音乐还有一部分人对于诗歌、散文情有独钟。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应该都是我们的诗歌、散文爱好者,他们当中有北大文学社的同学和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一些同学,另外还有诗人和作家。欢迎你们。

  相约千万人:

  我们应一些综艺之友俱乐部会员的要求,把《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的主创人员请来了,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三位嘉宾,他们是《电视诗歌散文》的制片人高立民女士、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谢芳、中国文联作家、诗人洪烛。

  主持人:《电视诗歌散文》是取自于古典文学,但古典文学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同时它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和情感结晶,甚至是人生的一种很高境界的感悟。那么您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谢芳:我认为《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相对其他的栏目还是比较淡雅并且更接近观众的,我觉得它的形式特别有意思。《电视诗歌散文》与大家的情感表达直接相连,因为观众有喜欢音乐的、有喜欢舞蹈、也有喜欢语言类艺术的。尤其是诗歌散文这种直接表达情感的文学样式有很多人喜欢。因为有很多人是不善于唱歌跳舞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通过我们的声话手段传达出来。

  主持人:我们今天来了很多的综艺之友,我们按照惯例把时间交给热情的观众朋友。大家对于《电视诗歌散文》在创作、选材、表达手法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意见、建议都可以说出来,应该说大家都是文学爱好者。

    观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人难以有时间平静下来看这些节奏舒缓的电视作品。所以我估计你们栏目的收视率可能并不算高。我想问一下你们是否将这个栏目继续办下去?

  谢芳:我来参加《与您相约》栏目时就想到了《电视诗歌散文》收视率这个问题,这是我或是我的同事最揪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做这个栏目是出于对诗歌散文的挚爱,但是我们觉得它推出5年以后收视率一直没有大的提高,本来在年初的时候收视出现了上升,是个好的兆头,但后来慢慢地又落了下来。每当我们栏目的收视率比别的栏目少的时候,我们心里总很难受。这个节目的节奏问题,始终是困扰我们栏目的问题。今天我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能不能给我们提出比较好的意见建议!

  综艺之友良秉堃:古人说过“凡是做诗不可逼真”。尽管诗歌与散文是有区别,但是我觉得就散文来说,总体来要有诗的意境,这一点我感觉还做得不够。

  综艺之友硕亚:《电视诗歌散文》这个节目可以说是闹中取静。但是我觉得在介绍古典诗歌的同时,加入一些贴近生活的作品。我想会对繁荣现代诗歌散文的创作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综艺之友陈恒舒:如果有些东西非得用画面表示的话,我希望整个画面上不要过于拥挤。因为中国的古典绘画中有一个说法叫“空灵”,就是说一个画面上不要显得拥挤。只画一点点东西就可以表现非常丰富的内涵,留出的空间是供我们自己去想象的。

  综艺之友候爱平:诗歌电视化、散文电视化一定要讲究艺术规律,一定要进行再创作。就好象鲁迅的小说完全可以把它改成电影,我们的《青春之歌》就是请我们的谢芳老师来主演,这个道理一样的。

  综艺之友卢静:我想请问一下谢芳老师,您作为影视表演艺术家,您曾经也在很多影视剧中扮演了相当多的形象,您觉得诗歌散文对影视表现有什么作用,对您有什么帮助呢?

    谢芳:比如说今年5月份我刚拍了一个电视剧叫《红楼丫头》。剧组可能找贾母没找着,就找我去演。我所扮演的贾母其实是一个比王熙凤还要厉害的人。我就抓住人物的这个特点去演了。所以文学素质对于一个演员是很重要的,第一是演员要理解剧本、理解人物,你如果不明白你演什么,那么观众也看不明白,我认为理解就是学习。第二就是表现,表现靠想象力。

  综艺之友张艳:我想请教一下红烛老师,您是搞文学创作的。您对诗歌散文用电视的手法来演绎有什么看法?

  红烛:中国的古典诗歌比较讲究声和像,像就是意像和意境,中国古典诗歌一直很重视这些。用电视的画面来诠释诗歌散文中的意像和意境,能欣赏者提供一个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我觉得咱们现场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诗歌、散文这样的文学形式,如何更好地电视化这个问题”。如何让文学在电视上更好地表现出来?听听大家的看法,有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些思考。

  综艺之友祁人:《电视诗歌散文》,它肯定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学创作,它是在传统文学创作之上的一种再创作。这种创作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必须有观众的互动,怎样能够勾起观众对它的兴趣,它最终体现在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上。

    综艺之友红孩:电视表现诗歌散文如果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它是锦上添花,如果达不到所谓的和谐完美,那么它对所表现的诗歌和散文具有破坏性。因为对于散文、诗歌,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观众,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正所谓的“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贾宝玉”。

  综艺之友红孩:对,是这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是诗歌,就按诗歌的规矩。这样才使我们的电视散文和诗歌区别开,文本上的散文和诗有本质的区别。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的如何把诗歌、散文电视化的话题,真的是充分地应证了一句话,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诗歌散文的意境很多是精神层面的,也很难用语言、画面准确地表达出来。今天我给所有的综艺之友出了一个小题目,是这样的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让大家把它拍成电视的话,应该如何来解构它呢?我们随便抽取两个。一个是屏幕左下行人抑郁独行,落魄沮丧,右上牧童骑牛吹笛行,行人回头见牧童,二人对视。这是一个脚本,不知道拍出来是什么样子。再看一个,这个写得很清楚,背景是这样的:一个山村酒旗随风飘舞,咧咧作响,山村背靠山,溪水潺潺,这是画面。人物是一位垂髫老者,还有一个小牧童,然后是羊群、鸡等熏染氛围。音乐配上乡村的中国古典音乐,服装是与当时的服装相吻合,不要太艳丽,应该是朴素的。时间:夕阳晚霞遍染。

  主持人:要想真的把这句看上去非常简单的诗演艺得很好,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的《电视诗歌散文》应该是新的艺术形式,自己在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可能要走一个弯路。不过希望大家对这种新的形式宽容一点,给他们一点时间,也许我们会出现一种惊讶的感觉。

  主持人:我们现在想问一下制片人,在明年我们有没有新的打算?

  谢芳:会有一些新打算。主要还是在唐诗,古诗词方面,因为我刚才比较感动。我觉得每个人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应该是有立体感的,有这个基础,因为每个人在脑子里有一组组的画面,只不过就是说你们不是从事电视,我们现在是在做电视,我们是尝试用三维图画来推出古诗词。

  谢芳:感谢大家给我们提出这么多好的建议,我们尽量按照古诗词和古话的意境制作了一段古诗词欣赏,它可能略微有一点空间感,我觉得还是请大家先睹为快,再给我们提一些非常好的建议。

  古诗词欣赏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主持人:咱们这个栏目也是做出了积极的调整和努力,希望能把电视诗歌和散文做出更加符合观众的要求。我觉得在打造综艺频道的视野当中,可能缺少不了《电视诗歌散文》。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的嘉宾,也非常感谢我们今天到场的综艺之友的会员,今天我们《与您相约》节目到这儿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周再见。

  本期节目幸运观众

  林成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霞浦县支行

  邹萍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铁营

  王冬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卢俊颖 吉林省抚松县第二中学三(3)

  梁勇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星光印刷厂

  马飞 江西省九江学院01级政法系

  陈婧 山西壶关县教育局

  余琳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测井一公司

  黄东 江西全南县远大实业公司

  王欣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正阳小区北里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