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1、三峡工程——给国人带来六大好处
三峡工程的修建,究竟能给中国人带来多大的利益?有关人士指出,三峡工程将带来如下六个方面的好处:
防洪屏障:三峡工程建成后,当正常蓄水位到175米时,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能够控制百年一遇的洪水。如遇千年一遇洪水时,配合运用沿江各分蓄洪区,可以防止发生毁灭性灾害。
发电建功: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工,效益相当可观,工程总装机26×7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846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建了10座大亚湾核电站。
航运通畅:高峡出平湖,千里峡江一日还的梦想成为现实,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可直抵重庆朝天门港,航运成本可降低37%。
养殖致富:1150万平方公里的库面形成,除去航道,仍有近700平方公里水面,流速变缓,水质变清变肥,表层转暖,库区将成为虾、贝、鱼、鹅、鸭等的养殖基地。
旅游更兴:三峡建坝后,长江上的两大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将成为三峡旅游的新亮点。
开发性移民:兴建三峡工程,实施百万大移民,这将给库区两岸带来千载难逢的经济腾飞良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布局,有力地促进了一个个优质工业新区在库区崛起。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沿江地带可以大力开发高效生态农业产业。而库区小城镇建设将得到前所未有的超速发展。 《中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10
地方专递
2、浙江省平湖电台开设老年专题节目
浙江省平湖人民广播电台和该市委老干部局、当湖镇等联手,近日正式推出了为老年人服务的《走过四季》专题节目,每周播出三次,有《特别关注》、《不老人生》、《开心茶馆》、《天伦之乐》等栏目。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国老年报》 第2版 2002.12.17
3、黑龙江佳木斯市建立老干部工作系统网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及所属六县(市)老干部局在该市政府网站上建立了各自的网页,并配有形象宣传图片。这是该局采用网络技术宣传老干部工作、实现老干部工作信息化的新举措。 《中国老年报》 第2版 2002.12.10
4、江西防止冒领养老金出重拳
从江西省社保局获悉,全省现查处冒领养老金人数1860人,冒领养老金合计342.66万元,已追回232.53万元。为防止冒领现象的继续发生,日前,江西省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是省社保局成立了稽核科,各地也相应地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组织稽查。 二是实行养老金发放的社会化,与相关银行、邮局签订协议,明确共同稽核职责,并与代发的银行、邮局建立经济赔偿制度。三是向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证,实行每年一次的“年审”。 四是定期向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发函,调查离退休人员的生存情况。 五是设立有关冒领养老金问题的举报电话,对提供冒领养老金情况属实的署名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六是在部分市县开展运用指纹鉴定等高技术手段的试点工作、适时予以推广。 《中国老年报》 第1版 2002.12.17
5、江苏:首创律师分等级收费
江苏省律师开始分等级收费。按新的律师收费标准,知名律师可以适当高收费,最高可达基本标准的十倍。据悉,此举是江苏省应对入世后国外律师所与省内律师所“零距离”竞争挑战,遵循律师所规模化、专业化国际惯例,积极打造品牌律师。 《晚霞报》 第1版 2002.12.6
6、安徽:政府公报上报摊销量不俗
合肥市一家销售《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的报摊业主大呼意外:“很少有杂志这么好卖的。”省政府还将扩大《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的免费发送范围,从2003年起,对该省的全国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免费赠送。 《晚霞报》 第1版 2002.12.6
7、济宁:打破定点医院终身制
山东省济宁市加大对二十一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管理力度,打破定点医院“终身制”,从本月起,实行定点医院“退出机制”。如果定点医院出现推诿病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可能被取消定点医院的资格。《晚霞报》 第1版 2002.12.6
老人风采
8、为两国军歌谱曲的人
一个人谱写了两国军歌,在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事,也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他就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郑律成出生于朝鲜一个贫苦的家庭,1933年为寻求革命真理来到中国,1937年奔赴延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公学、抗大、鲁艺工作。1940年他在延安谱写了《八路军大合唱》,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是后来被定为我军军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郑律成和妻子丁雪松(建国后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大使出使荷兰)回到朝鲜,先后在黄海道和人民军中从事宣传、音乐工作,其间又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1950年郑律成随妻子奉调一起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特别是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久唱不衰。他谱曲的这两首军歌,至今仍是鼓舞中朝两国军队勇往直前的号角。 《中国老年报》 第3版 2002.12.20
9、退休老人研究厕所节水出成果
河北省廊坊市街头常能见到一个老人向市民演示节水坐便器,他就是廊坊市农机公司的退休干部徐海。老徐从1994年开始琢磨厕所节水装置,于2001年做出样品,今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老徐的产品不用电,也不费事:它利用洗脸池与坐便器的落差,将洗脸池、水箱、坐便器通过管道连接成一个系统;把水箱加大并一分为二,一侧为主水箱,一侧为备用水箱,均能独立使用;主水箱用于储备洗漱用水,主水箱没水时,可使用备用水箱。老徐还在水龙头旁安装了消毒盒,解决了消毒问题。每天可节水20公斤左右。 《安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20
10、六旬艺人自费“充电”
六十一岁的彭国生老人,十四岁就随母学习面塑艺术,没想到这一捏就是大半辈子,在常州也算得上是位“名人”了。彭国生说,自己生活在农村,所见所闻有限,面塑艺术一直难得长进,恰好一个偶然机会认识了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陶艺老师曹起,便赶来请教学习,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留给后代,便利传统的面塑艺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安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20
11、108位老人共书108首茶诗
目前,由扬州市108位老人创作的共书108首茶诗的两幅书法长卷正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这两幅长卷是应“神州茶丐”徐丹成邀请而书写的,第一幅长卷由扬州老年大学书法指导教师陈恩祥书写,内容为茶圣陆羽的《茶经》,共7000多字,全长56米,隶书;第二幅由陈恩祥与老年大学共108位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共同书写,内容为108首茶诗。两幅作品由中国花卉盆景大师徐晓白和欧阳修第32世孙、中国著名诗人、书法家欧阳勋等作序。从7月份起,两幅长卷已在安徽、湖北等10多个省份展览,得到了书法和茶叶界人士的交口称赞。不久,还将应邀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交流。 《晚霞报》 第2版 2002.12.6
关注老人
12、农村老人期盼医疗改革
农村卫生工作是保障9亿农民身体健康、保护农业劳动力、振兴农村经济的大事,是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那么农村里的老年人“老有所医”的现状又如何呢?一项统计调查显示,目前比例约占总人口85%的农村人口只享用着不到1/3比例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很多农民本来患的是小病,等拖成了大病才来治;一些农民平时稍有积攒,但是,一病就不行了,往往因病返贫。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在农村、小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相对滞后,对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任何一场不大不小的病,都将使他们面临困境。医疗费用的疯涨,医疗范围的锐减,使得农村老年人承担了极大的就医经济压力和风险。针对农村医疗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专家指出,农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自古以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保障为主,现阶段社会化程度不可能太高。应当建立以家庭自保为主、社区互助为辅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家庭医疗账户与统筹共济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中国老年报》 第1版 2002.12.13
生活视点
13、“候鸟老人”海南过冬
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岛外尤其是北方的老人喜欢来此过冬,这些老人也因此被誉为“候鸟老人”,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的教授任朗先生年届89岁,在四川时经常有气喘,今年4月,他随旅游团来海南旅游,一下就被这里的宜人气候所打动,他说,他多次到美国夏威夷、欧洲等地考察旅游,觉得海南的气候是最好的。今年10月,任老携老伴直接找到公寓住下。前不久,在三亚结束的首届世界养生大会上,国际老年学会主席加特曼女士说,海南气候适宜老人居住,将是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晚霞报》 第2版 2002.12.6
叶落归根
14、沈策放弃美籍反祖国
已经95岁高龄的原国民党将领沈策在今年9月感到身体状况不如以前后立即做出决定,回中国定居,叶落归根。他同时决定放弃美国国籍和护照。家人对沈老的决定非常理解,已为老人家安排好在北京的生活。沈策曾是国民党著名将领,后来在辽宁抚顺看守所度过了20多个春秋,1976年赴美定居至今。沈老一向反对“台独”与国家分裂,是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两年前,沈老还以93岁高龄在纽约参加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征集签名活动。叶落归根是沈老多年的心愿。 《安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20
书 讯
15、《晚晴词曲集》面世
由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离休老八路江洪涛等14名军队和地方离休的老年词曲爱好者自由组合编辑的一部诗词专辑《晚晴词曲集》近日出版,将免费赠送给新老诗友和广大读者。该集共精选了词554首,曲55首(包括套曲6篇),共计609(首)篇。 《中国老年报》 第2版 2002.12.10
16、《老年人玩电脑》一书出版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华龄出版社近期出版了《老年人玩电脑》一书。该书主要针对老年人而写,通俗易懂。书中内容都是使用最普遍、最常用、最需掌握的软件和操作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电脑。 《中国老年报》 第2版 2002.12.10
医学研究
17、我国发现人类新基因
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在国际上率先从中国人群中检测出三个新的人类遗传基因,这将有效提高我国骨髓和组织器官移植的存活率。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用了两年时间,筛选了5000多例随机者标本,在总共近50万个结果中,发现了三例异常标本,进一步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些均是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这三个新的HLA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TO)HAL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并向国际宣布。 《中国老年报》 第2版 2002.12.10
养生保健
18、老年人眼睛保健五法
(一)晨起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绿茶,可以提神醒脑,清肝明目。
(二)如果眼睛经常有血丝或突然有小范围充血,可以用1/3或1/2张新鲜的荷叶煮水喝。荷叶能解暑清热、散淤止血。
(三)若目赤肿痛,可用一两新鲜的车前草煮水饮用。此草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
(四)经常按摩眼眶和面部,每次10分钟,每天数次,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五)用艾条炙足三里、曲池和合谷这3个穴位,每星期两次,可起补益肾气、清热得湿、调和营卫、明目退翳。 《晚霞报》 第3版 2002.12.6
生活百科
19、面粉巧擦水龙头
家里水龙头用久后,就会氧化变黑,失去光泽,影响美观。要使水龙头恢复光泽,方法很简单,用一块干布蘸面粉适量,然后使用湿布擦,最后再用干布擦,这样反复擦几次,变黑水龙头就可恢复光泽,而且不会损伤金属表面。 《安徽老年报》 第2版2002.12.15
畅游神州
20、傣乡佛塔——曼飞龙白塔
曼飞龙白塔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乡曼飞龙寨北的后山顶上,始建于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傣族人叫“塔糯”( 意即“笋塔” )。白塔的主塔和周围的8个小塔,同建在一个塔基上,主塔高1629米,塔座86米,围绕主塔的8个小塔与高耸入云的主塔相映,仿佛是一片雨后春笋簇拥着一颗威武挺拔的巨笋。在主塔的塔基下有一个较大的佛洞。每个小塔的塔座下也有一个佛龛,内供有佛像。塔上还有各种浮雕、彩绘,使之塔林显得造型优美,秀丽和谐,具有独特的傣族风格,是云南傣族地区著名的胜迹之一。 《中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10
趣 闻
21、趣话自助餐
自助餐的真正起源是8—11世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里的海盗们每当有所猎获时,就要由海盗头头出面,大宴群盗,以示庆贺。但海盗们不熟悉也不习惯中西欧吃西餐的繁文缛节,于是便独出心裁,发明了这种自己到餐台上自选、自取食品及饮料的吃法。以后的西餐业者将其文明、规范化,并丰富了食物的内容,就成了今日的自助餐。很多西方专业自助餐厅现在还冠以“海盗餐厅”的名字,缘由即此。 《安徽老年报》 第4版 2002.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