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关注夕阳     不老人生     多彩生活     相约夕阳红     潇洒走四方     栏目简介     报刊信息     周末版         



一个女儿四个娘


  丰县位于江苏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这个县大沙河镇的双庙村有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妇女,名叫张灵醒,今年43岁,丈夫已经去世了。她今年春节过后做了一个子宫切除的手术,然而她到医院受到的待遇和别人不÷样,医院对她有一些特殊的照顾。

  张灵醒不仅有着一些所谓特殊的待遇,而且还是当地的知名人物,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她的孝敬,她是远近闻名的敬老模范户。张灵醒之所以被授予这样的称号是因为她赡养了三位老人,她对这些老人的称呼都是母亲,然而这些老人却都和她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她

  为什么要赡养这三位老人呢?她和这三位老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吸引了我们来到了她的家里。灵醒赡养的这三位老人,每天吃过早饭后喜欢坐在一起拉拉家常,那位坐在中间的是她丈夫前妻的母亲,92岁,坐在椅子左边的是她的养母,87岁,右边的是她的婆婆,89岁。三位老人当中最不容易伺候的是张灵醒的婆婆,1994年到1998年这六年间她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仅有的两个儿子,身边至亲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这巨大的打击使她失去了理智,经常无端漫骂周围的人,一不顺心就寻短见。

  这件事情之后婆婆几乎每天尿床,后来虽然勉强能走几步,但是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了,这时候张灵醒没有因为丈夫不在了就对婆婆改变了态度,也没有因为婆婆的坏脾气和疾病而嫌弃她,对婆婆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孝敬,即使现在做完手术刚刚出院,她还是每天一大早就出来给婆婆晒衣服。

  三位老人当中脾气最好的要算是张灵醒丈夫前妻的母亲了,她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张灵醒和这位老人可以说既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又没有法律上的联系,张灵醒为什么要赡养她呢?这个事还得从头说起。张灵醒原本是陕西乾县人,在当地招了个上门女婿叫周云庭,是江苏丰县来打工的。在张灵醒21岁的时候她的养父去世,过了没多久江苏丰县来信说周云庭的母亲病重,希望他回来照料,尽管不愿意离开故土,但是经过一番考虑,她还是带着养母从从陕西来到江苏,刚来江苏丰县的时候才两个月她得了阑尾炎,在住院的期间,有很多的陌生人来看望她。

  当地有个独特的风俗,就是女儿去世之后,如果女婿再婚,可以和女婿新找的妻子结为亲戚,叫做认亲。周云庭的前妻姓陈,早年因病去世,村里人说张灵醒人不错,于是陈家的哥哥嫂嫂,母亲都来看望张灵醒,以后他们把张灵醒当作亲闺女一样看待,算是成为亲戚了。

  张玲兴丈夫前妻这家是几代单传,这家的母亲陈老婆婆的孙子早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儿子也不幸先于自己过世,虽然老婆婆还有一个重孙子,但是张灵醒觉得自己对老人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就这样张灵醒和陈老婆婆的重孙子一起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比起其他两位老人,张灵醒的养母没有那么多的遭遇,生活起居都不用发愁,按理来讲她应该很乖才对,可实际上她最能发小脾气。

  有一次张灵醒给婆婆做新裤子,养母看到没给自己做,生气了。

  如果不小心真惹着养母生气了,张灵醒也有一套办法,这可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秘方。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张灵醒的生母还健在,不过一说起自己的生母来张灵醒就好像有一肚子的埋怨。

  张灵醒对于亲生母亲的埋怨深深积压在她心头挥之不去,母亲当初把她给人的那个举动完全改变了她的一生,使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倍感人生的艰辛。

  张灵醒出生在1960年,年幼时,母亲和父亲离了婚,独自一个人带着张灵醒和比她大三岁的姐姐生活,不久母亲改嫁到了西安郊区,把张灵醒送给了人。张灵醒从小喜欢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知不觉小女孩长到十六七岁了,这是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人生花季,但是张灵醒在课业之外,还不得不承担起沉重的劳动,因为那个时候她的养父母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养父还患有重病,不能劳动。

  看到张灵醒这么辛苦,就有好心人给她说媒,从此从江苏丰县来乾县打工的周云庭进入了她的生活。周云庭比张灵醒大15岁,并且结过——次婚,但是张灵醒的养父母觉得周云庭人不错,就想招为上门女婿,但张灵醒自己还不想结婚,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当时摆在张灵醒面前的道路有两条,要么继续上学,但是养父母的生活就没人照顾,家里的负担也会很重,要么和一个自己不大情愿的人结婚,那样牺牲的是自己的前途和幸福。

  就这样张灵醒和比她大15岁的周云庭结了婚,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周云庭的到来并没有使张灵醒的生活轻松几年。

  周云庭和张灵醒婚后平静的生活只维持了5年,生了三个孩子。养父去世后他们一家搬到了江苏丰县。以前张灵醒赡养养父养母两位老人,而现在张灵醒的身边有了婆婆、公公,村里人和社会对她的尊重。

  一个村子里的亲戚朋友们看到他们家困难,都会来帮助他们,有的帮助干活,有的接济点钱物。在张灵醒敬老的事迹传开以后,她受到了县里的表彰,政府还专门派单位和个人对口帮助他们家脱贫,现在张灵醒除了务农以外,还搞些副业,现在她的生活算是村里的中等水平。张灵醒的大儿子在父亲得病的那年高考,这个孩子一向成绩优异但这次考试只达到了专科分数线,但是由于家里困难还是没上成学,后来他参军后考上了军校。二儿子目前在河北廊坊打工,每月能往家里寄500多块钱,小女儿正在读高中,未过门的二儿媳妇经常来帮忙,尤其是今年寒假大儿子一身戎装从部队一回来就帮她干活。

  社会和政府对张灵醒的帮助以及子女的孝敬都让她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地在赡养这三位老人,而是大家和社会一起帮她做这件事情,这些都让她觉得一个人苦熬的日子就快过去了。

  公,自己的养母三位老人,并且身边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担子之重可想而知。就是在这个时候张灵醒丈夫前妻一家给予他们很多帮助,直到现在张灵醒仍然念念不忘,而且把这种感激化做了对丈夫前妻母亲的照料和关怀中。这样一来,张灵醒的身边就有了这样三位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人生的挫折好像格外眷顾张灵醒这个弱小的女子,在她39岁的时候丈夫又因为患肝癌去世了。面对三位老人,面对沉重的负担,她不是没有选择其他道路的机会,然而她没有。

  亲生母亲本来想把张灵醒送给一个好的人家,让她能够更好地生活,但是没想到张灵醒的人生会这么曲折和艰苦。尽管张灵醒对生母的埋怨还没有消除,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她在埋怨母亲的同时又夹杂着丝丝屡屡的想念。

  长年累月的辛劳使张灵醒捞下了一身的病痛,但是她的一片孝心和坚强的性格同时也换来了村里人和社会对她的尊重。

  一个村子里的亲戚朋友们看到他们家困难,都会来帮助他们,有的帮助干活,有的接济点钱物。在张灵醒敬老的事迹传开以后,她受到了县里的表彰,政府还专门派单位和个人对口帮助他们家脱贫,现在张灵醒除了务农以外,还搞些副业,现在她的生活算是村里的中等水平。张灵醒的大儿子在父亲得病的那年高考,这个孩子一向成绩优异但这次考试只达到了专科分数线,但是由于家里困难还是没上成学,后来他参军后考上了军校。二儿子目前在河北廊坊打工,每月能往家里寄500多块钱,小女儿正在读高中,未过门的二儿媳妇经常来帮忙,尤其是今年寒假大儿子一身戎装从部队一回来就帮她干活。

  社会和政府对张灵醒的帮助以及子女的孝敬都让她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地在赡养这三位老人,而是大家和社会一起帮她做这件事情,这些都让她觉得一个人苦熬的日子就快过去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