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关注夕阳     不老人生     多彩生活     相约夕阳红     潇洒走四方     栏目简介     报刊信息     周末版         



再婚的烦恼


  哈尔滨的冬季特别的长,最冷的时候白天最高气温都在零下20几度,哈尔滨冬季的白天又特别的短,早晨,8点多天才亮,下午4点又黑了‘,所以一套温暖的房子对于哈尔滨人来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滴水成冰的季节里,有两位老人却从温暖的家里搬到这间没有暖气的小煤棚来住,他们不怕冷吗?不,他们来这里恰恰是为躲避寒冷。

  他叫姜世华,今年65岁,是哈尔滨第一机床厂的退休职工,四个女儿都已出嫁,自打老伴去世后就一直是一个人住。他原先在工厂的同事看他一个人怪孤单的,就在2001年年底给他介绍一个对象。女方名叫王玉玲,49岁,家在大庆农村,离异多年,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经过介绍人的牵线搭桥,两人开始了交往。当时我对这桩婚姻是没有心思的,因为我岁数也挺大的了,那时都60多了,没考虑再成家了,介绍人多次做工作,说你一个人起居挺不方便的,慢慢的我也有想法了。

  采访:王玉玲 他把他的情况一介绍,说他没有钱,工资就600多块

  采访:姜世华 我是一个穷工人,四个女儿都出嫁了,我工资低、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积蓄,就一间半房子。

  采访:王玉玲 我看他挺诚实的,回来我就跟介绍人说了,实实在在的,我说我就喜欢这样的。

  解说:两位老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之后,姜老伯发现他俩在牛活习惯上还有很多共同之处。

  采访:姜世华 我俩有共同语言,我小学文化,她基本没文化,我俩都是农村的,所以唠起来就像人家讲话都是山炮,一对山炮,吃饭也有共同的,我爱吃农村饭菜,城市的饭她也不会做,所以我俩在一起生活还是不错的。

  解说:在随后的日子里王姨便经常到姜老伯家帮着他洗洗衣服、做做饭,彼此聊聊过去的经历,曾经的苦日子。

  采访:姜世华 我和她在一起特温暖,也有生活的信心了,说实在的我也爱她,她也爱我。

  采访:王玉玲 喜欢他实实在在,本分、仁义、人品好。

  解说:两位老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于是姜老伯就把他和王姨的事告诉了孩子们,四个女儿和四个姑爷一致表示只要她对您好,您能幸福,我们都同意。而且这四家儿女也都很喜欢王姨,时不常的还会带着孩子来家里看望一下两位老人。

  看着父亲和王姨相处得这么好,几个女儿、女婿打心眼里替父亲高兴,主动张罗着要给父亲和王姨摆酒席,好好庆祝一下这桩喜事。于是在2001年11月4日,两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了一餐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就算是把两位老人撮合在一起了。转眼过了2002年春节,姜老伯和王姨打算正式去登记结婚了,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令两位老人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采访:姜世华 那是今年(2002年)3月份,我爱人从大庆开了结婚证明回来,当我要开证明时,她们(四个女儿)便开始反对。

  解说:儿女们态度的突然转变把两位老人一下子弄糊涂了。

  采访:姜世华 我实在是不太明白,我想不起来我哪做得不对。后来一想到登记,就解释出来了。

  解说:原来姜老伯的儿女们是害怕父亲和王姨成为合法夫妻之后,会把房产留给后妈王姨,而不留给他们。

  采访:姜老伯 要不怎么不登记风平浪静,一登记180度大转弯。

  解说:老人的心伤透了,从那以后,姜老伯和王姨的幸福生活也掀起了层层波澜。

  采访:姜老伯 这时就开始闹了,二姑爷来骂了,开始骂我爱人,你这个臭农村的,有什么权利住这房子,一口一个臭农村的,骂的话特难听。

  解说:为了不跟孩子们生气,老两口趁这个时候到大庆农村去住了一段时间,顺便也看望一下王姨的母亲,本想回来以后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就能过去了,但两位老人又想错了。

  姜老伯: 10月12日回来的,晚上8点到的家,第二天是礼拜天。

  王姨:正好他家二女儿从她姐家回来,看见我就骂,等我回来我就跟老头说了。姜老伯我说是吗?不可能吧?我就打电话问我二女儿,结果她没说两句就挂了,过一会儿,我二姑爷率领着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就来了,就开始闹了。

  王姨:我就坐在这,把我扔到客厅去了,把腿摔坏了。

  姜老伯这时他们一帮人,我一拉,我二姑爷打我两下,我看不好就挂110了。

  解说:在南直派出所民警的制止下,这场争执总算结束了,第二天,姜老伯陪王姨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教学医院看了腿上的摔伤,被诊断出为右胫骨关节处软组织有挫伤,医生嘱咐需要回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但是姜老伯却没有让王姨回家去住。

  采访:王姨 他怕他家孩子打我不叫我回来,他家儿女说见头打头,见人打人,她家四姑娘给我打电话说,你回来跟爸把离婚,啥事没有。二姑爷打我时说,你给我出去你不是这家人。

  解说:为了躲避孩子们的打骂,王姨便搬到她在哈尔滨的弟弟家去住了一段时间。

  姜老伯:说实话我也惦记她,我不放心就给她挂电话,我那时候心里特别难受,挂电话时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王姨:他给我挂电话说我一个人在家真是没有活路了,他这一说,他也哭我也哭。

  解说:王姨在她弟弟家住了几天,又到旅馆去住了几天,两个多月过去了,始终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姜老伯:后来找一个小房,一个煤棚改的,她一个人我放心吗?我不放心啊!我的保护她啊!

  解说:两位老人在这间小煤棚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虽然生活艰苦点,但是没有了儿女的打扰,两位老人也就知足了。可总不能在这住一辈子吧,总得把问题解决了,于是两位老人决定主动让步。

  采访:王姨 我说我写个条我要的是姜世华,不是房子。

  解说:但是这样儿女们还是不放心,他们提出,你们要么离婚,要么把这房子公正给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行。姜老伯和王姨自然无法答应这样的非分要求,夫妻俩找到了居委会和妇联,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是没能成功。最终,两位老人在无奈之下想到了法律,想到了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采访:哈尔滨市律师事务所 律师 陶增田

  他当初找到我们之后,就向我们咨询一下,像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听完这件事,我们认为他儿女不仅是违背了社会伦理,更重要的是触犯了刑法,我们听了以后我们给他出了个主意,我说你们可以到法院刑庭去自诉,要求追究儿女刑事责任。

  解说:姜老伯听取了陶律师的意见,于2002年10月31日到哈尔滨市太平区法院以“暴力干涉老年人再婚”为由,正式向法院起诉了他的四个女儿。那么,江老伯的四个女儿是否真如老人所说,干涉了他的再婚呢,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调查。

  解说:记者首先来到了老人的大女儿家,大女儿名叫姜小兰,和丈夫都是哈尔滨第一机床厂的工人,在谈及对他父亲再婚一事的看法时,他们的观点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记者:您父亲说,他俩要领证时你们出来阻止了,是这样吗?

  大女婿:没有,绝对没有。说句自私的话我父亲如果找一个老伴,给我们解脱不少。

  大女儿:老爷子有的东西我们是代替不了,再说我们也没时间天天去,都有工作,我们希望他找一个,我们都同意。

  解说:姜老伯的大女儿、大女婿不但否认了他们是在干涉父亲的再婚,而且还说他们根本就不想要老人的房子。

  大女婿:你们来了你们也可以看到,我家这个面积虽然不算太大,一室半,但是我们三口也住的下。

  大女儿:我要他那房子没有必要,我们的房子够住,我要您那房子干哈用啊?

  解说:老人的大女儿和大女婿还告诉我们,其实这次家庭纠纷的根源并不是像他父亲所说的,是子女要干涉他的再婚,而是另有原因。

  大女婿:他要把房子卖了

  大女儿:就是因为他要卖房子,要不卖房子没这事

  大女婿:他执意要卖房子,我们就是不同意。说句实话,我们几个一致的观点就是,这房子是老爷子的棺材本,我们几个谁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要真是老爷子今后有个三长两端,我们拿什么来给他送终。

  解说:采访完姜老伯的大女儿之后,当出租车司机的四女婿执意要送我们回去,在路上他也向我们表达了对岳父这个做法的不理解。

  采访:四女婿 从7月份到10月份他走了两回,回来后他就说他要养大鹅,把房子卖了去农村养大鹅,我说四个姑娘四个姑爷人伙凑点钱你愿意怎么养就怎么养,但不要把房子卖了,将来养完大鹅回来得有个住的地方,落叶归根,最起码你得有个家。

  解说:儿女们对于老人要卖房子的举动很不理解,对于父亲把他们告上法庭的做法就更是感到伤心。

  采访:大女儿 你叫我们怎么面对外面的人,整得我们多不好,好像儿女都不孝顺,你说哪个儿女不孝顺,反过老这么整我们,干哈呀?

  采访:大女婿 你说我们几个对他这样,他还反过来告我们几个,搞得我们这几家都不能正常生活,但话说回来了,他走不动爬不动那天,别看我们现在吵成这样,还得我们去伺候。

  采访:大女儿 她毕竟是我父亲,就是他真把房子卖了,无家可归了,到时我也得要他,再怎么说他是我的父亲。

  解说:儿女们的这一席话不知道能否对姜老伯有所触动,于是记者又一次来到姜老伯家里,于是记者用像机给他们回放了一段对大女儿的采访。但是没想到,看完录像之后姜老伯反而更生气了。

  采访:姜老伯 根本我就一字没有提过要卖房子,卖房子是发生家庭暴力以后,在调解的时候,她们说要她妈的那一半,那是逼得我没办法,我说把这房子卖了,就这么一句话,她们就拿这句话大做文章,还说我从大庆回来就想卖房子,这是莫须有的,是他们造谣生非。

  解说:此外,对于儿女们所说的父亲是想卖了房子之后和王姨去大庆养鸭、养鹅的说法,老人也有不同的回答。

  采访:姜老伯 养大鹅是这么回事,是我三姑爷提出来的,说王姨身体也好,你们养点什么不是也挺好的,那时他这么说我是不太愿意,我想我这么大岁数了就不那么辛苦了,后来去人庆看到她家条件挺好,养鸭养鹅都挺好,说实在的思想也产生过这种念头,但我可没提出过因为那好而要卖房子。

  解说:姑且不论姜老伯是什么时候提出要卖房子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姜老伯家的这场纠纷是有房子引起的,在法庭的辩论中,房子也一直是原被告双方争论的焦点。

  2002年12月30日,哈尔滨市太平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了姜世华状告四个女儿暴力干涉老人再婚一案。

  解说: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调解,最终姜老伯和儿女达成协议。

  一、儿女同意两位老人从今日起搬回家去住。

  二、四个女儿、女婿不再打扰父亲和王姨的正常生活。

  三、关于房子的归属问题另行解决。

  采访:哈尔滨太平区法院 法官 韩波

  主要焦点就是一个房子,他们子女为什么要干涉父母这房子,主要结症就在这,就是子女怕这房子落到别人手里,主要就是这个想法的驱动,所以干涉了父母的婚姻自由。

  解说:房子有价而亲情无价,但令人无奈的是,亲情的温暖在现实利益的严酷面前,常常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或许姜老伯已经习惯了哈尔滨的冬天,但失去了亲情的冬天会格外的冷,但愿这样的冬天小会冉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