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关注夕阳     不老人生     多彩生活     相约夕阳红     潇洒走四方     栏目简介     报刊信息     周末版         



青春辉映夕阳更红 (2.10)


  解说:十二月的南京已经进入隆冬,天空中漂着的细雨更加为这个六朝古都增添了几分寒意。这里是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老年公寓,这所老年公寓是玄武门街道改建后重新建立的一个老年公寓,在南京市174家养老院中这是很普通的一所,共有34位老人生活在这里,但替这些老年人服务的服务人员只有4个人,除了照顾老人们食宿以外,很少再能顾及老人们别的需求,虽然生活着这么多的老人,可很多时候这里总显得有些冷清。

  采访:养老院老人

  您孩子平时来看你多么,因为他们工作,我也不希望他们经常来,对小孩来说经常来也影响他们的(学习),他们一个礼拜才休息一两天,各有各的事情。

  解说:哈尔滨市养老院是该市一家较大的老年公寓,这里生活着300多位老年人,很多老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三四年了,和其它的养老院一样,除了一日三餐或者偶尔集体活动之外老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是十分贫乏,老人们的生活中仿佛缺少了一些什么!南京和哈尔滨只是全国众多城市的一个代表,都是步入了老龄化的城市,在南京全市入主老年公寓的老年人有一万四千多人,而为这些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千多人,老人们的衣食住行解决了,可封闭的生活环境,单调的生活节奏,却让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精神生活显得十分贫乏,老人们越来越脱离社会,日益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养老事业到目前为止,衣食住行这方面都解决了,但是我觉得跟着时代走,怎样更好地提高老人的文化品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目前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我觉得现在老人最需要的是一种解决他们寂寞和孤独的问题,更好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是老人目前最需要的。

  解说:任宇超,南京市第三中学高一七班的一个普通的学生,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放学之后他又来到了爷爷的家,这是他多年的一个习惯,进入高中以后学习任务更重了,虽然不能天天来,可只要一有空他都会到爷爷家看看,对他来说,爷爷奶奶是他最亲的人。

  采访:任宇超

  因为从小长大父母没有时间,所以经常必须把我送到爷爷家,和爷爷一起生活,所以爷爷是从小一直把我带大的。

  解说:任宇超今天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见了爷爷之后,他特别愿意和爷爷聊天。因为下午学校组织他们这个班的学生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这是任宇超第一次进敬老院,所见所闻让这个15岁的孩子感触不少。

  采访:任宇超

  (去敬老院)之前我只知道关心老人,但是并不知道老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苦衷,应该怎样去关心老人,但是去了敬老院之后呢,我知道了老人有很多说不出的苦。

  解说:和任宇超一样,这样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家庭中他们往往是中心,在社会中他们同样也是风华正茂,充满青春活力的一个群体。中学生和老人之间我们想到的往往就是代沟,由千年龄的差距,这些孩子难得有机会去真正去了解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那么这样的一群孩子是怎样看待身边的老年人昵?

  采访:哈尔滨市中学生

  我觉得老年人吧,他们应该说是在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们应该想的比我们多,毕竟他们与刚出生的婴儿相比,他们想的应该是很多很多,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了,有可能我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但是他们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比我们要透彻,而且要深刻,但是我想当他步入老年的时候,也许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或者是想的太多,有可能想的太复杂了。

  南京市中学生

  我觉得老人吧主要就是靠沟通,因为有的老人和你沟通起来非常的方便,因为他的思想也不是非常的落后,就像我的爷爷,他也经常上上网,所以我和他之间也有一些共同语言,所以比较能聊得来,但是有一些老人心理上比较封闭,或者说他的思想比较陈旧,这样和他在一起也许聊不了几句他就会发火,他就会对我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思想呢,不能有这种思想的。

  哈尔滨市中学生

  对于老人无论他是在家里或者是在养老院在社会当中,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对于他来说,可以说物质生活已经是非常满足的了,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他们特别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他心灵上一定会感到很空虚,就像我们到养老院里看到那些老人,在他们的目光当中放射出来的没有那种亲情的关怀,所以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也特别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重视,我们应该关注老人,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老人。

  解说:老人需要社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何让这些在每个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孩子学着去关心他人,体会老人的情感也是中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于是,2002年年初,共青团中央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道德教育的需要联合全国学联,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推出了“青春辉映夕阳红”主题志愿服务。

  应该说12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是我们国家青少年道德养成和责任心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活动实际上是我们长期以来开展的,实践教育和18岁成人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道德养成实际上是一个实践范畴,所以怎么能够通过实践来锻炼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的道德感,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也是在尝试着搞。

  解说:“青春辉映夕阳红”主要针对生活在养老院和老年公寓里的老人精神生活贫乏的问题,让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走进养老院,让孩子们的朝气去感染这些老年人,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弥补养老院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足。作为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辉映夕阳红”的活动将成为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

  解说:曹琦是哈尔滨市第一中学高三的学生,每次到爷爷家的时候除了聊天以外,他每次都要教爷爷几句英语,爷爷记性不好,可她总是很有耐心。

  heIlo hello

  0K 0K

  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morning

  good evening(晚上好)good evening

  good arternoon (下午好)

  good afternoon

  我们学校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活动,我们老师交给我教老年人学外语的这么一个任务,当时我的心里比较忐忑,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教老年人,他们会不会喜欢,然后关于怎么组织课堂,怎么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一点经验都没有,那么我就想因为我爷爷是老年人,我想拿我爷爷作一个实验,我看看他会有什么反映。

  解说:“青春辉映夕阳红”是在全国开展的一项敬老服务活动。英语课堂只是这些中学生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之一,新年好,谢谢,再见,这些简单的语句对子从未接触过英语的老年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他们却乐此不疲。很多老人像学生一样认真的学习,认真的记笔记。

  我们学校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的活动,从学校的总体安排上来说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校教育对青年学生来说应该使他素质更全面,具有将来从事社会活动,国家需要的品质。

  解说:哈尔滨是开展这项活动成绩突出的一个城市,全市的230个养老机构已经全部和中学结对,这些养老院,老年公寓成为了中学生敬老志愿服务的固定基地。五万多名中学生成为了敬老服务的志愿者。

  采访:哈尔滨市中学生

  我们去了以后,感觉老人虽然说衣食无忧,但是房间感觉有些空,因为每个屋子的布置都很简朴,感觉比较空,这样我们就是通过学校给我们出资,然后我们同学给老人买一些东西,为他们的房间进行一翻布置。

  解说:一有客人进来就会叫的玩具鸟,墙上挂着的装饰画,窗台前的仿真植物,给这个北国冰城的冬天带来了几丝暖意,这些都是哈尔滨市第一中学的学生想出的主意,孩子们还给这样的布置起了个名字叫温馨小家。

  采访:养老院老人

  这些都是学生给布置的,电视这些是原来就有的,一中学的同学给我们布置的这么漂亮,我们和他们接触以后,我们也觉得年轻了,非常的高兴,给我们带来了青春,使我们又活跃起来了,又年轻好几年。

  解说:王桂芝老人今年已经93岁了,剪纸是老人的专长,一些孩子对老人剪纸的这门手艺非常的感兴趣,自从这些孩子们走进老年公寓之后,老人又焕发了活力,老人愿意教,而不少孩子愿意学。今年年初,哈尔滨第一中学正是聘请王桂芝老人为该校剪纸协会的指导教师,老人并不识字,可对老师这个工作做起来却是认认真真。

  解说:除了哈尔滨之外全国确定了23个已步入老龄化的大中城市为活动的重点。主要采取的是一所学校包一家养老院,一队中学生帮助一位老人的方式,开展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活动,通过孩子们的努力,在老人们吃饱穿暖后也能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能感受到社会对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关爱。

  到今年我们准备把这个活动进一步向全国扩展,我们的目的是通过3到5年的时间,能够在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普及这项活动,一方面他可以锻炼中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努力,为社会作点事情。

  解说:短短一年不到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养老院,走近了原先陌生的老人的心里世界,安徽的中学生在重阳节每人准备两个鸡蛋,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老人;北京九中的中学生一到节假日就义务为老人演出,在吉林飞在福建、在江西、在南通,同学们的倾心投入,让昔日冷清的敬老院焕发了活力,热闹了起来。

  解说:刘雅珍也是哈尔滨市养老院的一位入住老人,对于刘大妈来说在“青春辉映夕阳红”的众多活动中,她最感兴趣的就是电脑课堂了,这个现代化的玩意儿让老人着了迷。

  采访:刘雅趁

  好玩好玩,一说上这儿来就高兴,也不顾着订饭了走吧,这个不容易学,你也觉得挺好玩,挺好玩的挺有兴趣的,挺爱学的,为什么昵?我外孙女是在师范学校她家有电脑,我上我大闺女家去的时候,我说我也用用电脑,外孙女说你学过么姥姥,我说我学过,她说在哪儿学的,我说在一中学过,她说一中的同学挺好的,教老太太学电脑,我说我会吧,学生告诉我怎么用,挺好的。

  解说:把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带给已经步入夕阳的老年人,让他们感受新鲜事物,老人们觉得又年轻了,这是活动带给老人们最直接的体会。中国是个有着敬老传统的国家,“青春辉映夕阳红”给了这个传统注入新的内涵,让吃饱穿暖的老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起来。

  采访:养老院老人

  因为我们这儿都是老人,小孩来得少,他们来了我们很高兴的,好像年轻多了,和他们在一起活动是不是

  作为您来说是他们来开心,还是他们来了帮您做事开心,我们只要他们能来就开心,做事不做事无所谓,对不对,养老院老人开心不开心,开心,为什么?学生辛辛苦苦的,还要到我们老年公寓来,挺麻烦他们的,养老院老人特别是像我这种处境,孤单的很,孤独的很,无聊的很,他们像亲戚一样,像子女一样的一种情感,促使我对这种活动感兴趣有吸引力。

  解说:中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这群有着充沛的精力和向往探求世界冲动的孩子都是中心,他们对社会和家庭都有着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和观点,让这样的一群孩子通过活动去接近一个平时很少接触的群体,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这就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广大的中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切实提高了自己尊老敬老爱老的品德,特别可贵的是在这项实践教育活动当中,广大中学生从奉献当中,学会了关爱别人,学会了关爱社会,学会了对这个社会要承担起责任,这么一个充分的认识。

  解说: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走进养老院给他们带来的更多是情感上的触动,同学们学着照顾别人,学着去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想起了家中的老人,知道了常回家看看爷爷奶奶对家中的老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采访:哈尔滨市中学生

  从这个活动中,我感觉到我们参加这个活动是一个角色的转变,我们都是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从来都是别人为我们服务,我们现在开始为别人服务,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是我们一个成熟甚至是我们成人的标志。

  哈尔滨市中学生

  对于老人他们曾经建功立业,对于老人他们以前也有过他们辉煌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从内心当中去尊重他们,去理解他们,并且用我们爱心去关心他们,在我家中我就有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奶奶,对于他来说他现在甚至不能记得我的样子,也不能听懂我的说话了,但是他从内心当中满足的就是一种儿孙满堂,当爸爸贴在他耳边告诉他,他的孙女来看他的时候,他的脸旁流下了热泪,他嘴笑得都合不拢了,因为他知道有一个孙女在关心着他,有一些儿子围坐在他身边,因为他虽然年纪老了,但他知道他的儿女并没有忘记他们。

  解说:南京十三中的周丽同学在活动体会中曾这样的总结:“我决不会丢下孝敬老人的传统。我甚至作好了这样的打算,要把这种观念带给更多的同学,要多与老人交流。希望所有人不仅仅是志愿者,也包括社会上所有人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实践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采访:周丽

  感觉在真的进入老年公寓服务之前,常常会对老人抱有一种思想,觉得老人比较难沟通难相处,可能觉得他们比较孤僻,可能觉得比较难相处,但是自从进入老年公寓工作之后,就发现真正跟他们聊天,跟他们相处,就发现老人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难相处,然后渐渐发现和老人交流,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应该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往后的几十年老龄化的程度会越来越加深,那么未来10年到20年,现在的这些中学生将成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在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形成一种对社会负责任,对老年人负责任,这么一种道德感和心态,应该说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解说:老年人的精神孤寂并不是靠一群中学生就能彻底解决,但青春辉映夕阳红活动唤起了全社会都来关注老人的内心世界,相信在未来,更多的老人将会生活在一个充满关注和爱心的社会。

  祝愿全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像我们敬老院的老人一样开心快乐,也希望你们能像我们青年一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乐观的看法,而且祝你们身体健康,去面对生活的坎坷,去快乐的度过你们的晚年生活,祝在新的一年里面,中国所有的老人都能够有活力充满希望。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