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关注夕阳     不老人生     多彩生活     相约夕阳红     潇洒走四方     栏目简介     报刊信息     周末版         



面对非典 (第一集)


  您现在收看的是夕阳红祝您健康节目。最近SARS这种病闹得大家不得安宁,我想可能您五一期间您都没休息好。我知道有一些老年朋友老是处在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我想这也难怪,因为太多的未知数增力口了人们的恐惧感。比方说SARS病毒我们不清楚,病源来自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好不容易找到是因为冠状病毒引起的SARS吧,还听说这种病毒老变,每天我们接触那么多人,也不知道谁的身上有病毒,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病毒。更让人们担心的是,对这种病又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那么面对$ARS,我们老年朋友应该怎么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呢?今天呢我们把专家给大家请到家里来了,她就是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张鸿飞教授。

  张教授您好!

  张悦你好! 你好朋友们好!

  张教授,这段时间的非典确实搅得大家心里边挺不安的。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呢,老伴儿去世了,就她一个人。她说她宁愿在家里边憋死也不愿意得非典。所以五一前夕,她就买了好多好多的方便食。她就有一个独生女儿在外地,她呢,怕女儿到北京感(传)染非典,所以也不敢让女儿回来,她把自己圈在屋里不停地洗手,不停地给家里消毒,她还是觉得不安全,摸到哪呢她都觉得是不是又感(传)染上非典了,她老担心自己得病,另外她又不敢到医院去看,每天处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下,那您说就是这种心理状态在这样的时刻,她是正常的吗?说实话我也时不时地有这种紧张焦虑的心理。

  这位老人的心情和她现在目前的担心和焦虑我觉得是完全正常的,也可以理解的。大家面临到这样一场突然的疾病和瘟疫,有的时候往往就会不知所措。那么造成这种现象往往简单地说,第一个是由于她对这场疾病的性质不了解,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怪物突然来了,对。那么第二个由于突然地到来,她就失去了信心。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对付这场灾难。那么第三个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预防它。所以我觉得大家有这种心情,包括所有电视观众们电视前的这些中老年朋友们,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您这么一说,我们心理好像还觉得稍微塌实一点。不然觉得怎么没有主心骨了,老觉得这么可怕。像您刚才说到的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地重要。原来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这可以说是突然降临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灾难,像原来您看我们也听说过什么火山爆发、地震、飞机失事、交通事故等等,但是我们觉得那些事情好像离我自己比较远。再一点包括这个癌症,它不传

  染,它只是危害一个人。还有艾滋病,只要生活检点一些,不吸毒等等, 保持一个洁身自好的这种生活习惯,好像同自己就不沾边。但是这次非典就不一样了,特别地可怕。我也不知道我身上有没有细菌(病毒),我也不知道跟我接触的人是不是有细菌(病毒),特别地担心。

  这样就让我想起来,就是以前吧,大家看过一个美国大片叫“恐怖地带”。它说的就是非洲出现的一种叫艾波拉病毒。我们看这个电影,我们大概都能回想起来,一个猴子传染给一个小姑娘。最后就是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对恋人,他在处理疫情的时候很危险,去找血清。当时大家恐怖极了,觉得如果要是发展起来的话,这个病的死亡率是50%以上,我们的非典(死亡率)大概只有3—5%。所以说比较起来,比它的死亡率是低得多。所以说希望中老年朋友们,面对这一场瘟疫,第一个要树立信心,不管是什么样的瘟疫。什么样的灾难,那么第二,光有信心也不行,信心源自于对这个疾病的了解,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疾病。第三个对这个疾病了解以后,我们知道呢,要合适合理地预防。不能随便地就像刚才(讲到的那位老人),不断地洗手,没病也洗出病来了。你把手的,破坏了,它会感染其它的病菌或者病毒。那么第四个,我们有了这种忧虑,没有什么好像不好意思或者不好诉说的。这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是一种正常的本能的反应。你可以充分地表达出来。另外呢和其他人交流,寻得支持。这样我想就会解决这些心理上的负担。

  我想大家刚才您讲的那样,大家有这种恐惧的心理,应该说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反应。就是人们在突然降临的灾害面前,因为原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真的是开始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边行动了,是吧?另外我觉得像得了这种病吧,心里边我就觉得很害怕,为什么害怕呢?因为我觉得自己得了这种病感(传)染性很强很重,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别人,别人要是嫌弃自己该怎么办?我觉得像这些事情是我遇到的,我想大家可能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那么我作为一个医务人员,也面对着非典,我面对看我面前的病人,我的朋友和我的同学很多已经电话打过来。对,肯定地。我想。

  我们医院我自己科里面的医生和护士,最近就接到任务了要去执行任务。其中有一个只有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是一个护士,她接到这个任务以后,自己第一个本能的反应,作为一个医务人员现在作为我的职业我该上了。但是第二个她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恋人自己的家庭。因为这个病毕竟是传染性很大,而且有生命危险。我觉得在这种时刻这样想一点儿都不过分。对,所以说呢,她表达出来以后呢,我自己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老医生,我是这样想的,第一,非常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不能用我们过去的这种想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就冲就行了,不能盲目。第一个肯定她这种积极服从的这种职业道德。第二个,我觉得对她的顾虑我们可以和她一块儿去疏导去排解。因为为什么呢?现在政府和广大的民众,包括我们医务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这些医务人员,都有很大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呢,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我们中老年朋友,我们碰到这个情况,如果心里有担心的话,不必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愧疚,或者自己不坚强,人的本身他:是有脆弱的一面的。

  张教授,刚才您说到的那样一种心理,说实话我也有。那么在严重的事情面前,我自己的一个心理状态,就是觉得什么,我自己怎么那么害怕这种病呢?如果我把这种心理说出来,是不是觉得那么地软弱,那么地懦弱。另外呢,我有些想法,确实没想到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憋得慌。您觉得这样的心理应该怎么克服呢?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呢,我觉得有这种正常地反应让大家不管是家庭、本人、领导、社会,应该首先第一个是理解、支持。其次就是帮助和排遣。第一个,怎么叫理解和支持呢?比如说作为您,有了这种想法不是羞于启齿,而把它说出来,说出来以后,有了交流得到了正确的信息,你这种焦虑和担心,自然就排解掉了。如果还排解不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支持,或者是找针对性的去做个别的心理辅导。这样很快解决了,那么以往我们往往是采取一种压抑,不对的,不能有这种担心,这样是错误的,要坚强,要自信,所以这个呢我觉得是错误的。

  就是那种盲目地说大话,说空话,反而不能解决他的心理问题。要从比较细小的地方着眼,是吧?要分析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

  那咱们分析分析,比方说咱们对待交通事故也好,对待火山爆发、地震也好,我就想那是不是因为,它们是突然间爆发的那些事故,而且爆发完了之后,就没有了。离我们自己就比较远了。那现在这件事呢就是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才不传染了。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疫苗研究出来。所以大家恐惧的原因大部分也就在这,是不是?对, 所以呢这个事我想是这样,对于一个突发的事件,我觉得这次从去年的十一月份广东开始出现SARS或者叫非典,一直到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整整半年了。那么我们北京的朋友们大概接触这个名词或这个疾病,大概是从三月份,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我们第一个呢,我觉得经过这一段时间,我高兴的是,第一,大家有了快速反应的能力。那么过去我们有时候对只要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听听而已, 对。 议论议论而已。那么现在你迅速反应有一个疾病,我要采取我已知的哪些预防措施。所以,我觉得我们始终要保持对突发事件要有一个快速地反应,要敏感,那么光快速和敏感还不够,紧接下来我觉得要跟踪,不断地修正。那么,因为有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以后,我们对它不了解,那么不断地要了解和修正它。这样才能够比较正确地去对待它。那么第三个,我觉得,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这个SARS或者叫非典型性肺炎,经过这一段时间,大家逐渐逐渐对它有一些了解,对它的发生、发展、愈后不断地清楚了。而且国家和政府包括我们媒体、医务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那我注意到,现在我们北京做了很多的工作,就让我很放心。而且很有信心。第一个,抽调了最好的医务人员,而且投入了最大的财力。而且领导把防治这个工作,作为所有的事情的之首。所以呢,有这样的重视,我想这个事情不断地会扭转。第二个,很值得我们大家高兴的呢,这个病是个传染病,它的病源明确了。它是个明确的冠状病毒。所以我们针对它病源的特点,那么针对它筛选防止SARS的抗病毒药,另外呢,筛选有效的预防方法。这个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最近不断地有很多的好消息和进展。那么第四个,我觉得现在物质上面的措施。现在我们看到了,比如说已经定点了非典的医院。专科医院,如何检疫,另外专门运送他的工具。比如我们120的救护车,随时打电话就可以随时拨通。另外疫情让我们大家了解透明度。每天都有反复地滚动地播放。让我们了解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有多少病人了,治愈了多少了,让我们百姓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一个,我们不是孤独的,我们大家是绑到一块儿。全社会、全民族、甚至说全世界共同对付它。所以,中老年朋友们,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信心不是空的,是建立在一个很好的基础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努力会越来越见到成效。

  我就觉得,听您这么讲话,心里头挺舒坦的。而且有一种越说越亮堂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疑问, 比方说,您刚才说到了找到了SARS它是因为冠状病毒引起的,是吧?

  那我们知道对一种传染病,它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那这个对付SARS这个疫苗,从医学角度来说,什么时候能够让大家使用上呢?

  对付病毒病呢,比方说我们回想一下,五六十年代的麻疹。那么像我们中老年朋友这种年龄,包括我自己都可以回忆出,当初大家是见了它怕得不行。麻疹、肺炎、心衰,那么年轻的,生病的都夭折了。而且我们医务人员大部分都投入到这里边去抢救,而且有些老百姓没有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抱到有麻疹的病人的地方。让他过一过,不要突然地得重的。但是现在少了,为什么呢?就是有了疫苗。包括天花,包括很烈性的鼠疫,很多传染病,都是由于疫苗的出现,我们把它很有效地控制住了。那么这个冠状病毒,对于它的疫苗我们预防它的疫苗,现在我们最好的消息,已经明确了它的基因的序列那我们可以找出有效的片段,针对它生产出疫苗。这个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国家包括中科院的有关部门,他们都在积极做这个工作。如果快的话,我自己感觉在半年之内,就渴望拿到比较有效的疫苗。那么如果疫苗拿到的话,这个病就非常有希望扑灭它。

  我想,在收看我们节目的朋友们当中,可能有些是疑似病人,被隔离起来了。那作为医学专家,对隔离的朋友对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忠告呢?

  这是一个预防非典或者是战胜非典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在在没有出现疫苗以前,我们主要是把传染链切断。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我们患病和疑似患病和密切接触病人的,这些人的一个管理和隔离。那么,我们有些朋友,对于这个不大理解。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第一个就是说,没有接触的病人我并没有发病,把我隔离起来,你像有些从疫区出去的朋友,包括我们北京的朋友。外地的有一些专家给我打电话,说张主任过去我们非常欢迎你来给我们讲课。说现在你要来的话,大概一下飞机就得把你圈起来。因为您是感(传)染医院的是吧?那如果我听到这个消息,我肯定是五味瓶被打翻了,甜酸苦辣都有。我第一个本能地反应,肯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是如果你想到,如果你不观察隔离起来,你可能把这个疫情播散到一个新的没有疫情的区域。这样将会给他人、给社会、给我们民族带来多大的灾难?所以说,我觉得被隔离,是有一种个人的损失,或者一种心情上、心理上的一些不好的感觉。但是就是大和小的关系。我觉得为了扑灭、为了战胜这个SARS呢,我觉得作为我们被隔离的本人应该理解这一点。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就是说,隔离的同志会得到社会政府和本单位其他人的理解和关怀。不要认为他是怪物,或者是有什么事,我们都要躲他远远的。那我通过媒体我看到,有很多志愿者和很多参与隔离的同志,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给他们支持。另外我想呢,短短的半个月的隔离,和我们为了扑灭SARS的这场战役相比,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做好。

  但是这里头我觉得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在我知道的医疗单位里面,由于他不了解这个情况,接触了这个病人。那么当时就把他也作为医学观察,隔离到医院里头了。但是突然地隔离使他想到了,家里的孩子没有最好的预防药,我自己这儿有,我要给他们送去。牺牲我没关系,我要保住我的孩子。还有一个我要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他们。再一个,把工作要交了。

  结果晚上他偷偷地回到家里头去了;把自己的药,省下来的药留给了孩子。另外把家里的工作写了一个条子,仔仔细细地交代完了,我觉得从人性上,我完全理解他的做法。但是他这一去,就把(给)一片没有污染或者没有接触的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所以从人性上可以理解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疾病控制不允许的东西,我希望大家能够以大局为重。

  现在,通过大家对这种病的认识和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这种心态稍微好一些了。我记得刚采取隔离措施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个电话,她说,张悦大事不好了,我被隔离了。她说你还记得咱们看过那个外国电影“卡桑得拉大桥”吗?她说,会不会不管我们了,因为都认为我们是带菌者,是不是为了保住更多的人,就要把我们给怎么处理掉。所以特别地担心,特别地紧张。但是后来呢,她又过几天她又给我打电话,她说不瞒您说,我这几天我倒养胖了。她说怎么回事儿呢?因为我们大家老看电视,老接触,老互相聊天,就这种紧张的心理慢慢地缓解了,而且确实是,街道、还有朋友的电话、街道对他们的照顾,确实让他们打消了心理顾虑。他们说我们小区的标语上就写着“今日的隔离,是为了明日的早日欢聚”。我觉得,像这样的心态,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可取的。所以说我觉得这里边我们好多中老年朋友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用他们的爱心,去支持他们的子女和他们的朋友参加SARS第一线具体的抢救和防治工作。另外他们自己呢,通过各种方式,他们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及时排解了对这种SARS的恐惧感和焦虑心情。

  张教授,刚才听您讲了这么多,我觉得对老年朋友以一种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度过这段非常时期是特别有好处的。那谢谢您再见。

  以上张教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分析了,面对SARS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一种心理状态。听了以后,我感觉对SARS的恐惧心理可以说比SARS本身更可怕。对待SARS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害怕、不烦躁、不侥幸。就像张教授说的那样,在积极防治SARS的同时,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SARS,以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态度,对待SARS,以正确有效的方法预防SARS,就能够顺利平安心身健康地度过SARS这段非常时期。那么在SARS流行期间,让我们和老年人彼此之间互道珍重。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