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见证135     三峡手记     峥嵘岁月“筹”     造福泽四方     旧貌换新颜         



环保与垃圾(张继宏)


  从昨天到达茅坪港开始,库区就一直是大雾弥漫,到现在也看不出一丝好转的迹象。是因为蓄水吗?未来库区的生态会有怎样的变化吗?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个答案。

  虽然环保与垃圾不应该简单搁在一起,但是提起垃圾人们的关注度会高一点。就象前一段时间,《新闻联播》突然因为非典播了一些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的新闻一样,长江三峡蓄水后漂浮物和垃圾的问题也应当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长江海事部门今天要搞一个主题宣传活动,我们受邀去采访。检查船的油水分离器和废气排放,就象我们在道路上对汽车做的环保检测一样。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对船上生活垃圾的检查,每天江面上会有一艘专门的垃圾船收集过往船只的垃圾,同时发还他们一张证明,海事部门就会根据这张收条和他们的载客量,判断他们是否正确处理了船上的垃圾。当然这项工作只针对15座以上的客船而言的,对于再小一点的船,海事部门缺乏足够的力量去检查。

  因为蓄水期间对小型船只禁航,所以我们在坝区看不到那些被称为农用船的小型载货船。在我的印象里,川江段内有很多这样的农用船,一家人生活在船上,吃住在船上,很难想象他们会专门上岸扔垃圾。还有在一些客船上,吃完东西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要求大家自律以外还没有更好的方法。

  这几天三峡总公司专门雇了两艘垃圾清理船对漂到大坝前的漂浮物进行打捞,工作量非常大。由于蓄起来的水经过沉淀显得非常清澈,所以江面上的垃圾和漂浮物变得更加醒目,与大坝雄伟的身影显得很不协调。想想,我们从过去“五讲四美”、爱国卫生运动,到去年重罚乱吐口香糖和现在非典时刻严处随地吐痰这些运动和举措,再说下去会真的很没意思。真心希望,长江上的垃圾会越来越少,那时的三峡会更让我们心旷神怡。(张继宏)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见证三峡135》直播组、《时空连线》节目组联合供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