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见证135     三峡手记     峥嵘岁月“筹”     造福泽四方     旧貌换新颜         



长江鱼(张泉灵)


  这几天行船的速度,船长都计算不太清楚。因为水流湍急的长江忽然变成了一个个大湖。上下行的速度变得几乎没有区别。几十年以来在他心中形成的航线地图也必须被不断修正。这里原来有一块礁石要饶着走,这里原来是一段峭壁,要贴近它行驶。现在都变了,而且每天都在变。

  突发奇想,鱼在水里是不是也觉得很奇怪?没有人给他们通知,他们是不是也会找不到家,分不清上下游,搞不清发生了什么?正胡思乱想着,从奉节传来我们记者的消息,那儿的渔民下了一网,最小的那种网,收获是5种鱼、共55斤。这在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长江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了。也许鱼真是找不到家了。

  昨天去神农溪。那儿有一个著名的燕子洞。洞高近百米,里头居住着数万只短嘴金丝燕。自从有人,它们就居住于此。但这始终是一个迷。据说短嘴金丝燕本来只生活在海边。它们是如何深入内陆,来到三峡,没有人有确切的答案。蓄水到135米,水会灌入燕子洞。蓄水到175米,燕子的家就有一半在水中了。虽然燕子筑巢在洞顶,水淹不到,但是洞里的温度湿度肯定会发生变化。燕子们会搬家吗?他们可以找到新家吗?也许。

  神农溪还居住着很多的猕猴和金丝猴。据考证,在三峡的干流从明末起就再也听不到令人心碎的猿啼了。“猿啼三声泪沾裳”出现在《乐府》,“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的名句。恐怕只能作为汉代、唐代的美好回忆了。而在神农溪,如果运气好的话,你还可以体验到那一种凄美的感觉。涨水之后,猴子们的采食区域会发生变化。猴子要搬家吗?也许。

  在宜昌有一个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这是建葛洲坝时的一个补救措施。因为大坝挡住了中华鲟洄游的道路,他们原来只在金沙江产卵。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人工繁育。研究所的工作据说相当成功。现在那里有很多的成年中华鲟。野生放养也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但是由于监测的困难,现在没有办法确切地知道,这些回到自然的中华鲟是否可以生存和自然地繁殖。前不久有报道,说在太湖附近的一个鱼塘清理的时候发现了成年的中华鲟。据专家分析是它在幼年的时候由洪水冲进鱼塘的。那是否表明长江里的中华鲟已经可以自谋生路?也许。

  我们只能说很多的“也许”。在三峡工程建设以前,对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这一次论证几乎云集了中国最好的各方面专家。虽然直到最后还有争议,但是权衡利弊,利益是我们已知的也是明显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也必须清醒。迄今为止,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了解,对于动物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虽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改变他们的命运和生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见证三峡135》直播记者 张泉灵)

  旅游小贴士:如果夏季游三峡,一定要注意防晒。虽然这里的阳光看起来懒洋洋,但是绝对可以在一天之内把你晒伤。就像这里的人看起来小小巧巧,能抗的重量常常超过北方大汉。这里的竹子,看起来是柔软的,其实韧劲十足。可以用来建房子,编背篓,搓成纤绳。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见证三峡135》直播组、《时空连线》节目组联合供稿)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