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芜湖《宝姑出逃》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9日 17:33 来源:CCTV.com

  编导:李春丽 摄像:李铁华

  她是第一位以流利的英文在美国的白宫演出的中国演员,她主演的著名的话剧《赛金花》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的奇迹,她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宝姑》,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故乡芜湖出逃,从一个童养媳成长为中国著名演员的传奇经历,但最终她被冤死在狱中的曲折人生.

  1974年3月,在中国的一个监狱,一位女人含冤而死,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女人就是十三岁从故乡芜湖出逃的宝姑,也就是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上海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王茵。其实,早在1943年,王莹就应美国政府的邀请,以纯正流利的英文在白宫表演了话剧《元配》和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她的表演受到罗斯福总统夫妇的赞赏,她的这次演出在很多年后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在白宫演出的中国演员”。

  演出结束以后有一个美国青年军官帮王莹提着箱子从白宫往外走,当时王莹以为这个人是警卫员,是白宫的工作人员。但后来把她送出大门以后经过别人介绍才知道,他是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一直把她送出大门。

  王莹曾经主演的电影《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和《同仇》是当时上海的“明星电影公司”的经典之作,她在“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自由神.》当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陈行素争取自由的新女性形象,电影艺术家赵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讲述了观看王莹演出时的情景。

  我当时去看她演出的时候,演完以后整个静场,过了很快,底下掌声像暴风雨般响起。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么,是谁制造了如此巨大的冤案?王莹为什么要在十三岁那年匆匆从故乡芜湖出逃? 1946年,王莹在美国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宝姑》当中,对她自己出生并生活过的故乡作了生动详尽的描述。

  她在6岁到7岁的时候是在芜湖生活,当时祖父母、父亲、母亲都在芜湖。因此这个时候她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候,又是家庭生活得比较暇意自在。就像她那个自传体小说《宝姑》里所写的 ,父有时候带她去逛长街、逛马路、走过狮子桥。

  王莹在《宝姑》中描述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芜湖市,芜湖地处长江的下游,曾经是中国皖南重要的漕运中心,芜湖现在的市中心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著名的“十里长街”,“十里长街”是当时的官府修建的一条官道,来往的商人在官道的两边开设店铺,很快这里就成为皖南著名的商贾云集之地,据说,王莹当年就是从这条长街出逃的。距离“十里长街”不远处就是芜湖著名的镜湖,在镜湖的烟雨墩,我们在王茵资料馆里,找到了许多充满她生活踪迹的一些遗物,还有她写作的小说的手稿。

  王莹好友的女儿钟文秀经常上我母亲家去,因为她的辫子长得又长又粗,头发很黑,经常自己梳不通。要我妈妈给她梳好,梳个大辫子。

  王莹曾经生活过的 “十里长街”,在岁月的流逝当中,大多已经改变了模样,至今保留比较完整的就数这条位于城西的花街了。

  花街是芜湖有名的竹器一条街,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每到正月十五前后,花街的两边挂满了彩灯,这里就成了芜湖人选购花灯的最好去处,当地人就习惯地称这条街为花街。

  钟文秀说:“我母亲说她长得很清秀,皮肤也很好,头发乌黑,身材也很好。比我妈妈略微矮一点,我妈妈比较高,当时在学校里面也还算是一个比较美丽的女孩吧。”

  在这条古老的街上,我们试着以电视的手法再现当年她的祖父带着年幼的王莹逛花街的场景,据说,当年凡是经过这里的客商,总是利用船只停靠码头的短暂时间,匆匆上岸买些这里的小吃回家。

  宝姑的祖父母有好几个儿子,但是他们这一家从来没有女孩。所以到她出世的时候是个女儿,因此他们家里对女孩看得非常重,非常高兴。所以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宝雯,后来长大以后喊她宝姑。

  据说,王莹的祖上原是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到了祖父这一辈家道已经开始败落,他们一直依靠祖上留下来的一些产业维持生活,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祖父总是不忘给年幼的王莹买她喜欢的东西,祖父平实儒雅的人生态度和祖母豁达的处世方式,使王莹的幼年的拥有了一段尽管短暂,但充满幸福的快乐时光。她的母亲既可以唱一些地方流行的小曲,也可以唱一些新的歌子,在闲暇的时候也教她唱歌。

  王莹的父亲喻友仁常年在南京供职,那时候的王莹大多数的时间是和祖父祖母,还有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每到夜晚,祖母和母亲就总是坐在不大的堂屋里做着各自的事情,在一家教会学校教书的母亲,有时候会把外面发生的一些事情说给祖母和王莹听,然而,这样的日子在王莹八岁那年发生了变故。她的母亲去世了,后母进了家以后,她和后母的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后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母亲去世后不久,也就是1923年的春天,王莹的父亲和继母就将她送到芜湖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书,据相关资料记载,在当时的芜湖,这样的教会学校就有几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当年的内思学校、萃文中学和圣雅阁中学,管理严格苛刻是这些教会学校的共同特点。

  王莹好友的女儿钟文秀说:“我母亲经常说她还是比较活泼的。她们当时也很调皮,在教会学校要做礼拜。她们两个经常逃。”

  距离当年王莹读书的内思学校东边不远处的十一中学,就是芜湖当年有名的教会学校圣雅阁,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阿英就毕业于这所学校。然而,1927年,就在王莹将要毕业的时候,她的父亲和继母以五千块大洋的价钱,将王莹卖给了姓陶的人家做了童养媳,那时的王莹只有十一岁。陶家先看中了王莹,后来也派人来到王莹家提过亲。但是当时并没有真正的决定下来。王莹先是在祖父母家生活。后来他们也决定把她送给陶家去做童养媳。

  王莹的婆家就在当时的“十里长街”上,据说,陶家在长街上开的两爿店面,都是这条长街上数一数二的大店,不久,殷实阔绰的陶家举行了订婚仪式,王莹以童养媳的身份生活在陶家,这时,王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刚去的时候婆家答应给她念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婆家应该说开始还比较欢迎她的。但是后来使她命运发生很大转折是因为她父亲在她婆家募集了一批股金,有几千块大洋。她的父亲到上海做生意,后来这个生意垮掉了,垮了以后,她婆家所出的这几千块大洋是有去无归。因此她婆家就把这个事情迁怒于王莹,所以他们就恶声恶语地对待她。

  年仅十一岁的王莹不仅要伺候陶家的老老少少,同时还要遵从陶家繁琐而苛刻的各种家规,每天,她不得不在婆婆严格规定的时间里在学校和婆家之间来回奔波。王莹曾经就读的学校早已不在了,但在这所紧邻的中学里,我们试图用再现的方式,讲述她当时经历的那些磨难和难以言说的心境。她婆婆给她说织点毛衣,我们穿不完可以卖,本钱收不回来了,还可以收点利钱,所以给她织毛线衣的分量就加大了。她后来就自杀,她自杀吞服鸦片烟,但是因为发现得早,吞服的也比较少,所以最后还没有生命危险没有死掉,最后终于还是活下来了。

  就在王莹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学校,她遇到了著名作家阿英,阿英是这座学校教授英文和历史课的老师。阿英当时在课堂上给她们讲鲁迅,讲人生,讲我们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屈辱的历史。鼓励学生要走向社会,走出家门,这样王莹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然而,正在圣雅阁中学读书的王莹的未婚夫却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当时圣雅阁中学掀起了一股反对教会教育的学生热潮。她的未婚夫不但不参加,而且自己跑到外面去逛妓院、打茶围、吃花酒。王莹深感她自己跟他的思想状况离得是越来越远,最后她觉得在这里一点希望都没有,下决心要出逃。

  1927年的秋天,年仅十三岁的王莹开始准备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出逃。1927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王莹在一位名叫阿霞的陶家的下人的帮助下,巧妙地躲开了陶家对她的监控,她穿过了那条著名的“十里长街”,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出逃。钟文秀告诉我们:“晚上到我家去的。我母亲说,她跟我妈妈说她准备离开芜湖了。我妈妈就说你一个人出去怎么办呢?她说出去了再说。我妈妈就跟她说很舍不得她,因为那个时候我母亲已经结婚了。她还比较小一点,我母亲很舍不得她,她也很舍不得我母亲,她也没别人说,所以就跑来找我母亲跟我母亲说了。我母亲跟她两个抱着哭了一场,哭了一场以后一定要走。后来我母亲送她到巷子口,她还塞了一条小手绢给我母亲。”

  王莹连夜赶往住在青弋江南岸的外祖母家,外祖母家住的这个地方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米市集散地,这里也是南来北往的船只必须经过的地方。陶家很快派人打听王莹的下落,就连一向疼爱她的祖父也觉得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他多次跑到外祖母家寻找王莹。她的祖父亲自出面,到外祖母家查询王莹的下落。而这个时候,实际上王莹就躲在外祖母的床底下,她的外祖母跟她祖父两个应酬,就说没有见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外祖母和亲戚们,仔细商讨王莹出逃的路线和路上需要的盘缠。她的外祖母把自己多年积蓄用来养老的二十五块大洋,全拿了出来,因为她拿出了二十五块大洋,她的那几个亲戚也纷纷三块五块地凑,最后凑足了四十块大洋,她们才能够顺利地出走。

  最终,外祖母将王莹托给了三姨婆,她和三姨婆一路上夜以继日的赶路,在永兴隆客栈,她们在店主的帮助下,躲开了陶家派来的家丁的跟踪,终于搭上了开往大同的班船。按照她讲的路线是从芜湖港坐船到大同,从大同坐大轮到汉口。这样终于逃出了芜湖,也就是逃出了她婆家的掌握之中。

  王莹最终逃离了芜湖,完成了她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出逃。她到了汉口以后,通过她的舅母的熟人的关系到了长沙,进了一个教会学校里面念书。这个教会学校后来受到了大革命的影响 ,她帮助过一些革命者传递过革命信件,那些信件被军阀查到了。所以感到呆在这个地方很危险,所以他们就叫她赶快跑,跑得远远的。

  1928年的秋天,为了躲避军阀的追捕,在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和阿英等人的帮助下,王莹开始她人生的又一次出逃,她从南京逃到上海,最初,她在浦东的一所小学任教,同年十月,王莹加入了由阿英、夏衍等人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第一个剧社,其间,王莹跟随剧社参加了不少演出,在演出当中,她渐渐地展露出过人的表演天赋。王莹最早是被他们拉去在复旦剧社里当配角,但是因为她有一定的基础又爱好,胆子也比较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她后来就逐步地又当陪角、当主角,最后终于走上了这条路。

  然而,1935年,就在她参加由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自由神》的演出的时候,她碰到了在片中做配角的江青,也就是蓝平。1936年底,上海“四十年代剧社”决定排演夏衍的名剧《赛金花》,王莹自然成为主角赛金花的主要人选,然而,此时的江青,也在争取《赛金花》的演出,王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与她争演《赛金花》的女人竟在好多年之后,成为她无法出逃的厄运。

  有一部分人推荐王莹当主角演赛金花,也有人推荐江青当主角。为了这个事发生了非常大的不愉快,后来这个整个话剧界,有很多人都为了这个到底是谁来演发生了分歧。后来这件事情,当然最终是由王莹来演的,但是这个分歧应该讲在她跟江青的关系上产生了很大的裂痕。话剧《赛金花》在上海连演了20多场,王莹在剧中的精彩表演成为话剧界的一个不小的奇迹。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王莹和洪深等人成立了“中国救亡剧社”,他们前往香港和南洋一带演出,并为中国的抗战募捐。 她把这些演出带到了香港以后,香港的市民才真正的切实的感到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以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所以在香港引起极大的震动和轰动。

  1942年7月,王莹和丈夫谢和庚一起,在中共党组织的协作下,以国民党政府“选派留学生”的名义,前往美国学习,王莹担任了美国民间组织“东西文化协会”的董事,期间,她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日,1946年,王莹开始自传体小说《宝姑》的创作,这部长达30多万字的小说的写作整整用了两年多时间,在这部小说当中,她以细腻而温情的笔触详尽地描述了故乡芜湖的风土人情,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和祖母、母亲三代女人各自不同的故事,其间,她还将这部小说翻译成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阻止王莹夫妇回国,当时的美国移民局将他们逮捕入狱,经过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他们于1955年,安全地回到了中国,这是王莹经历的第三次出逃。

  60年代全国文代会在香山开的时候,总理发现王莹没有到会,总理就叫人把王莹找来参加会议,而且总理当着那么多与会代表的面对王莹说:“你在美国做的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你做了不少事。”

  回国后的王莹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工作,其间,她完成了《两种美国人》的写作,这是王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挂念,钟文秀老人至今还记得1963年见到王莹的情景。阿英同志老远就叫了:“王莹,王莹,他说我给你带个客人来了。稀客。”她说:“谁啊?他说王淑华的女儿,她高兴地不得了,就出来了。一把就抓住我就说:‘你是淑华的女儿啊?’我讲我就是,我说我妈妈非常惦挂你。她当时很激动,我就说我妈妈很欢迎你和阿英老师能到芜湖去。她就说我一定去,以后一定去。阿英同志就说来日方长,来日方长,我们以后一定去。

  1967年,在那位当年与她争演赛金花的女人江青的指使下,王莹被关进了秦城监狱,在狱中她遭受了长达7年的非人的折磨,在她的死亡书上,留下的仅有这个6742的代号,从芜湖逃出来的王莹最终也没有完成自己人生旅程最终的出逃!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