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鸡西 《魔窟探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6:30 来源:CCTV.com

  编导:李汾元 摄像:赵凯

  这是一双女人的拖鞋,里面还残留着脚跖骨,为什么深埋在地下废墟中?她究竟是谁?到底什么时候?又因为什么长眠在这里?《走遍中国》带您探寻二战最后战场的未解之谜,揭开六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往事。

  2005年的8月中旬,一声突然的爆炸打破了东北边陲宁静的田野。

  兰秋菊夫妇俩正在树下休息准备收工回家,他们距离爆炸点十几米远。

  这声爆炸使这个农家的顶梁柱从此伤残,飞来横祸竟然是六十年前侵华日军遗留的炮弹。

  虎头镇位于鸡西市以东的乌苏里江边,过去这里以老虎出没而得名,四周的山丘连绵十几公里,如卧虎般与俄罗斯俯视相望。当年侵华日军正是看准了这块虎踞龙盘的战略宝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图谋将中国东北作为全面侵华和北上进攻前苏联的战略基地,开始秘密实施一项庞大的军事计划,在5000公里长的中苏边境线上修筑14座永久性的军事堡垒,其中在虎头要塞配备了日军唯一的亚洲第一巨炮,以及强大的炮火阵地。 即使在今天用21米长的摇臂也很难拍摄巨炮阵地的庞大废墟。

  近十几年中,虽然经过多次大范围的清理发掘,但是虎头要塞的规模和遗留炮弹的隐患至今无法探明。姜福顺老人在虎头镇生活了近八十年,在他15岁时的1946年,虎头镇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爆炸。

  当姜福顺来到爆炸现场时,看到原来几十米高的山包不见了,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山坑。

  直到1998年对飞马坑进行清理发掘时,专家才确认这里是日军15厘米加农炮的弹药库。在虎头镇老人们的记忆中,遗留炮弹的爆炸已经造成了十多人死亡。苏安兴老人是从山东老家退役的伤残军人,1958 年来到虎头镇安家,他能够很快判断并妥善处理有爆炸隐患的遗留炮弹。老人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他却想象不到虎头地下要塞到底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激战。这是现在对外展出的地下要塞。1958年苏安兴和几个年青人在废墟中发现了这里的入口,而一个角落中的场景,让苏安兴老人至今震惊。

  地下要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惨烈战斗?为什么会出现妇女儿童的遗骸?

  越境千里寻访幸存老兵,如何揭开内幕?深入地下清理战场废墟,能否破解谜团?

  2005年9月,《走遍中国》摄制组跟随考察人员进入地下要塞。

  这里是虎头要塞的主阵地猛虎山,考察人员发掘的是要塞内的地下医院。

  为详细了解虎头要塞战役的情况,摄制组驱车数千里,来到俄罗斯的伊曼和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在当地博物馆找到了当年攻打虎头要塞的珍贵影像资料,并在多方努力下寻访到两位参加虎头战役的幸存老兵。那些在虎头要塞地下魔窟中深埋的妇女儿童的冤魂也随之显现出来。

  1933年,日军将铁路修到了乌苏里江边,这里数百公里范围内的中国百姓被驱赶出自己的家园,虎头镇成了绝密的军事重镇。

  为了永久霸占东北的沃土,日本政府又先后将20余万日本贫民移民中国东北,这些开拓团成员大多安置在中苏边境的后防线,成为日军后勤供给的有效保障,就连虎头要塞铁丝网的外围也成了日本人的天下。

  1945年8月9日,苏军完成了在中国东北边境沿线的整体布防,即将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当时攻打虎头要塞的是前苏联第35集团军的两个机械化师,投入海陆空兵力达两万余人。而在二战后期日本兵力匮乏,只有1500多名官兵驻守在虎头要塞。

  这名前苏联红军老战士24岁那年参加攻打虎头的战役,他所在的炮兵部队将炮口直接对准虎头要塞的日军巨炮阵地。

  在炮火中,虎头镇的日本平民和附近日本开拓团的人员涌入地下要塞,坚固的地下堡垒成为他们最后的避难所。

  当时17岁的伊万娜夫娜从护士学校毕业后应征入伍,她被编入步兵105机枪营,跟随前沿部队攻打虎头要塞。

  苏军并不了解虎头要塞四通八达的地下工事,双方的攻防战一直持续到8月15日,这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虎头要塞的日军指挥官却不相信战败的事实,残留的日军继续利用地下工事进行殊死抵抗。

  苏军士兵炸毁了能够发现的通风口和入口,双方在地上和要塞内展开了激战,战火持续了11天,直到8月26日下午枪炮声最后终止。这时苏军发现一些要塞中躲藏着日本平民。除少数日本妇女儿童获救外,一千余名日军家属和日本开拓团的移民葬身在地下要塞中,和那些拼死抵抗的日军一起成了魔窟的殉葬品。

  日本儿童被解救后,苏军的战地摄影师运用长镜头记录着孩子无助的目光,这名如今已经去世的苏军记者也因此被授予斯大林勋章。也使我们有幸获得了这批在中国从未面世的珍贵资料。

  为攻克虎头要塞苏联红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共牺牲了1000多名苏军官兵。驻守在虎头要塞的1500多名日军中,仅有53名官兵被苏军活捉。

  二战的硝烟战火在虎头熄灭。

  在虎头要塞博物馆的周围恢复和保存着许多要塞的地下暗堡,六十年前的1945年8月26日,在虎头要塞被彻底摧毁的那天傍晚,一个日本兵从暗堡的秘密出口逃了出来,半个世纪后,已经年迈的他带着自己的回忆录重返要塞,魔窟的谜团从此公诸于世。

  虎头要塞在废墟中湮没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92年,几个特殊装扮的日本人走进地下要塞,这是中日两国学者第一次联合探查魔窟的谜团。而引起日本学者对虎头要塞强烈关注的原因,是一个幸存的日本老兵和他的回忆录。

  二战结束后,从虎头要塞暗堡里逃生的日本炮兵冈崎哲夫作为战俘回国。一个被掩盖的战争罪恶在这个老兵的笔下显现出来。冈崎哲夫生前曾经重回虎头,带着自己的回忆录来谢罪。

  据冈崎哲夫的回忆录记载,在修筑虎头要塞期间,先后有十万中国人被秘密押来充当劳工。在残酷的奴役下,大批劳工因劳累生病而死,有幸活下来的都被日军集体屠杀灭口。

  苏安兴老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他刚转业到虎头镇那年,他开着拖拉机在荒野里开荒时,曾经发现过遍野的白骨。

  这里是虎头要塞最西端的虎啸山阵地,这片低洼地和冈崎哲夫描述的屠杀劳工的地点相吻合。

  随后,苏安兴赶紧放弃了这片荒地从此再也没有来过这里。第二天,他才听虎头镇的老人说这一带曾经是修筑虎头要塞的劳工工棚。这是冈崎哲夫提供的当年劳工在要塞外围劳作的照片。十年前,虎头要塞的考察人员曾经找到了三位幸存劳工现在也已经去世。

  2005年11月,摄制组再次赶往鸡西,采访新近发现的幸存劳工。

  王树林老人18岁那年被日军抓到虎头做劳工,在要塞的外围修筑日军军营。一年后,一个重病的工友告诉他逃跑的小路,他走了两天两夜才死里逃生。

  在劳工化为泥土的附近山丘上发现了散落的士兵遗骸。

  遗骸的旁边是破碎的瓶子。

  侵华日军的梦想最终在虎头覆灭了,这一天是1945年的8月26日。如今,在虎头镇的山顶上,耸立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

  在乌苏里江边,六十年前二战结束一个月后,为缅怀牺牲的苏联红军,虎头镇矗立起一座白塔纪念碑。

  以后每年的8月26日,两岸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白塔前敬献鲜花,即使两国处于非常时期,六十年来从未见间断过。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