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青海《青海湖的故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5:54 来源:CCTV.com

  编导:张飏 摄像:李晓宇

  藏民们为什么如此虔诚地绕湖叩拜?西王母的瑶池是否就是青海湖?王莽为什么一定要在青海湖边建立城池呢?她们是古羌人的后代吗?

  在环青海湖的公路上,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藏民们不顾烈日,不避风雨,虔诚地磕着等身长头。当地人把这叫做“转湖”。

  据说,以这种方式绕湖一周,最少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藏民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崇拜一湖清水呢?走进青海,我们试图揭开这个隐藏在青海湖中的秘密。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水面海拔在2300米,它的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相当于800多个杭州西湖那么大。

  可以说,青海湖是青海最有特征的地理标志,是青海的代名词。今天,青海湖周围的区域也是用海来命名,北面的称为海北藏族自治州,西面的称为海西藏族自治州,南面则称为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名字也是因湖而来,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出发前往青海湖,首先要翻越一座著名的山——日月山。日月山原来叫赤岭,因为唐朝一位叫文成的公主曾经路过此地而名闻天下。日月山是中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一山之隔,恍如两个世界,东边是良田万顷,西边是牛羊成群。

  日月山还是古时唐王朝与吐蕃国的分界线,翻过了日月山,就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文成公主走到这里,忍不住回望长安,泪如雨下。

  在日月山的脚下有一条小河,由于河水自东向西流,当地人叫它倒淌河,传说倒淌河的水是文成公主的泪水汇成的。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河水倒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地质学研究表明,距今4千万年前,青海湖还是一个外流的淡水湖,并与古黄河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造山运动,使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迅速上升,阻隔了湖水的东流,于是河水便只好倒倘向西流入湖中,青海湖也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大湖。

  有了水,就有了生命存活的基础。那么,是谁最早孕育了青海湖的文明呢?

  这是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西王母。传说西王母是一位主管人的生死之神,她住在昆仑山上,保管着长生不老药。嫦娥就是偷吃了她的长生不老药,飞上了月宫。远在中原的周穆王也忍不住要千里迢迢去会晤西王母,两人同游瑶池,对歌述怀,留下了瑶池相会的佳话。那么,西王母会不会就是青海湖边最早的人类呢?西王母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那只是一个神话传说。然而今天,许多海内外的学者却提出,西王母确有其人。长期从事青海湖地区历史文化的谢佐教授是就持这样的观点。

  西王母的传说在中国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我们在《山海经》中找到了这样一段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字幕)

  难道,一个传说中貌若天仙的女神,竟长得如此恐怖吗?

  历史文化学专家 谢佐

  所谓虎齿就是虎牙,实际上是一对牙饰,一种装饰,那个豹尾,也就是一种尾饰。也是一种装饰。善啸,就是善于唱歌,这个在环湖地区的民族都善于唱歌的。戴胜,就是她作为女首领,头上有一种扇形的,比如说鸟毛做成的头饰。

  这样奇怪的装饰到底代表着什么呢?在青海省博物馆里,这件距今有五千年历史的彩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这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一个彩陶纹盆,陶盆的里面画着五人一组的舞蹈图案。

  这些舞蹈图案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定那是先民的生殖崇拜。而谢佐教授认为,那描绘的应该是先民的一种祭祀舞蹈。

  历史文化学专家 谢佐

  五人一组跳的群舞,手拉着手,他跳动嘛,尾饰就摆向一边,它反映的了舞蹈的动律感。你比如说,哒哒哒,哒哒哒,这样跳的话,一块往这里摆的话,尾饰就往那边过去了,往这边走的时候,尾饰就往那边过去了。

  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彩陶舞蹈纹图,是中国最早的成型的舞蹈图案,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生动地证明了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祖先的足迹曾经长时间地在青海湖地区流连。

  也许,《山海经》中描述的西王母,就是远古时代一个部落的女祭司,她“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的装饰,正是她带着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时佩带的装饰物?

  也许,那时侯的青海高原没有现在这么寒冷,那时的青海湖地区气候温和,食物来源充足,西王母和她的族人们就在这里生活,歌唱,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转,作为一个女祭司的西王母,慢慢地演变成了一个传说,演变成了一个有着神话色彩的人物。

  走进环青海湖地区,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围成圆圈跳的集体舞蹈。藏族人把它叫“锅庄”。藏族的锅庄舞,让我们想起了彩陶纹盆上面描绘的舞蹈图案。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现代藏族中某些人种因素应源于古代西北地区的古羌人。如果这个结论正确的话,那么,这些流传在中国西部的舞蹈应该也源于古代羌人的祭祀舞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唐朝诗人的耳边,从青海湖边传来的笛声,是那么哀怨和凄凉。这是珍藏青海省博物馆里的两只骨制残笛,骨笛上有四孔到八孔不等,据说在今天还能吹出简单的音调。专家们考证,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羌笛。据《后汉书》记载,最早来到青海湖边的,是以游牧为生的羌人。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戎,指的就是现在的青海湖地区。“羌”字是由“羊”和“人”两个字组成。但我们却发现,羌字下面的“人”字,其中一撇是弯的,为什么这个“人”字是弯着的呢?我们在历史中找到了答案。

  《汉书》记载,在战国时,有一个叫无弋爰剑的羌人被秦国抓去做了奴隶,在秦国他学到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畜牧经验。后来他伺机逃跑,藏进了一个山洞。秦人放火焚烧,却见大火之中现出了一只老虎。秦人以为这个奴隶有虎神保佑,便仓皇逃遁。逃脱后的无弋爰剑一路西行,来到了今天青海的湟水流域。羌人听说无弋爰剑焚而不死的经历,十分敬畏,于是拥戴他为大首领。无弋爰剑是汉文史籍中最早记载的青海人。原来,这个弯着写的“人”,表示的是一个跪着的人,因为羌人的祖先曾经做过奴隶。无弋爰剑把中原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传授给族人,他们培育了青稞,驯养了藏骜;把野牦牛驯服成了性格温顺的“高原之舟”。青海湖四周丰美的水草,养育了游牧民族——羌人,而羌人则创造了青海湖的文明历史。

  羌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中的大禹是羌人,炎帝也是羌人。炎帝的部落在与黄帝部落进行的长期征战中,最后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直至今天,中国人仍以炎黄子孙自称。可以这样说,青海高原,青海湖曾是我们祖先最早的家园,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沿着环青海湖的公路行走,我们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附近的公路边,发现了一堆堆的土堆。谢教授告诉我们,那是汉代的西海郡古城遗址,是西汉末年时的王莽所建。王莽为什么要在青海湖地区建立城池呢?

  西海郡古城建于公元四年,到今天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由于只剩下三个城角,当地老百姓就把它叫做三角城。现在古城边的海晏县城就叫三角城镇。今天,在西海郡遗址中,我们还能拣到到汉瓦的残片。

  公元23年,短暂的王莽政权落败后,羌人又重新回到了故地——青海湖。汉人在匆匆离开中,留下了一座空旷的古城。中原大地上战火连绵,古羌人却在青海湖边上享受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公元320年,一个叫吐谷浑的鲜卑人带领着族人闯入了青海湖地区,又一次打破了青海湖的宁静。

  170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吐谷浑国的古城遗迹吗?这就是吐谷浑时期的伏俟城古城遗址。伏俟城位于青海湖的西面,距青海湖二十多公里。而在历史上,伏俟城离青海湖只有七八公里。古城遗址今天依然颇具规模,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高10余米,宽17米,城内由棋盘式的道路相互贯通,古城沧桑壮阔。吐谷浑立国350年之久,他们与羌人的一部分融合,共同开发青海高原,对青海的发展和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羌族的另一支,则吹着悠悠的羌笛,退居到了青海湖西南的大山深处。羌人后来慢慢被其他民族所融化,羌笛声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深处。青海湖的四周出现了多民族聚居的时代。

  在青海拍摄期间,我们有幸看到了一次隆重的祭祀青海湖的活动。每年秋季的一个特定的日子里,青海湖边都要举行祭海仪式。人们将包着金银或五谷杂粮的布袋投入湖中,奉献给青海湖的水神。本来就不富裕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抛洒财物呢?

  这是位于青海湖北岸刚察县的沙陀寺,它的修建就源于青海湖的祭海活动。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受封,在返回途中,在青海的沙陀宿营,并在此主持了祭祀青海湖的活动。

  这是伫立在青海湖边的海神亭,亭子里的这块石碑用蒙古、满、汉三种文字篆刻着“灵显青海之神”的字样,这块祭海石碑,是清朝雍正皇帝在青海湖畔立下的。对于长期生活在青海湖周围的藏民来说,青海湖是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湖,是不可触犯的神灵。祭海活动是他们向青海湖感恩和致意的最高仪式,是对青海湖养育之恩的虔诚回馈和报答。

  人类选择了青海湖,许多动物也将青海湖作为自己的家园。中华对角羚是中国特有的珍惜物种,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目前全世界仅存300多只,全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中华对角羚一直被称为“普氏原羚”,1862年,俄国博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草原探险时发现了这一独特的羚羊物种,以后就被命名为“普氏原羚”。近几年,葛玉修提出了将羚羊改名为“中华对角羚”的倡议,并积极为之奔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