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攀枝花 《彝寨寻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9日 16:22 来源:CCTV.com

  编导:刘彦臣 摄像:王文超

  清晨,山歌王子起加才的一曲山歌将酣睡的山寨从梦中唤醒。

  这是一个被金沙江环裹包围的山寨,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迤沙拉。在彝语中,“迤”是指水,“迤沙拉”是指水落下去的地方。那么这个村子为何冠以这样一个稀奇的名字呢?我们跟随着起加才老人去寻访迤沙拉山寨的落水洞。

  迤沙拉山寨横卧在一面山坡上,蓝天白云下,一片黄墙黛瓦;红红的三角梅,开满庭院。幽幽的小巷,恍若置身美丽的江南。漫步在迤沙拉,感到这里的人们很熟悉。他们是彝族,但却是穿汉装、姓汉姓,讲着彝汉双语,他们的面貌也与汉族没什么两样。他们自称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里颇彝族。

  迤沙拉目前有两千二百人,据调查,是里颇彝族区最大的村寨,号称里颇彝族第一寨。村里生活着起、毛、纳、张四大家族,各自有不同的家族传统,素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苞谷子,张家酒坛子的说法。其中,毛氏家族人口最多。

  毛志品就是毛家笔杆子的代表,他是迤沙拉毛家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永仁县医院工作。当在电视上看到我们来到迤沙拉采访的消息后,他也专程赶回老家,向我们展示了一方祖传的残砚。

  原来,毛家人向来重亲缘,只要分离,都留下信物,以便日后团聚。山西人喜欢摔锅认亲,毛家大多笔墨之人——也就衰砚台认亲了。虽然这方残砚至今仍未找到失散的另一半,但它也激励着毛家人关注着自己的来源,查遍关于毛氏族源的资料,只有迤沙拉毛氏这一支是彝族,这是为什么呢?

  机缘终于来了,2004年,迤沙拉的村支书毛兴荣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

  于是王文军专程走访了大姚毛家湾,得知大姚毛氏是从永胜迁来。这与韶山毛氏还是没有联系。但当王文君得知毛泽东的后人李娜曾于1997年来到云南永胜寻根的消息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了:这不正说明永胜毛氏是从江西迁来,而湖南韶山毛氏又是从永胜迁走的吗。如此说来,它们和大姚毛氏、迤沙拉毛氏不正是一家吗?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等到王文君将迤沙拉毛氏的家谱与大姚、永胜毛氏的家谱一对照,疑团终于解开了。

  毛太华,元末明初人,为躲避红巾军战乱,只身从老家江西来到了云南,并娶了当地的彝族少女王氏为妻,在云南安家落户。

  就这样,毛太华因军功从百户长升到千户长,又升到武德将军。等到整个云南平定之后,毛太华就跟沐英回南京庆功,并带走了毛清一和毛清四两个儿子,另两个儿子毛清二和毛清三则留在了云南。

  2005年7月份,毛兴荣带领着迤沙拉毛氏家族的代表,正式回大姚毛家湾认祖归宗,大姚毛氏也张开怀抱接纳了他们,这支在外漂泊了三百多年的毛氏游子后裔终于又回到了故乡。

  就这样,本是汉族的毛氏家族迁到了迤沙拉,并与当地彝族人通婚,几百年下来,也就变成了彝族。除了入赘改姓的规矩,里颇人还有三代换宗的传统,于是,到了 的丈夫这一代,就不姓纳,又还宗姓毛了。

  漫步在迤沙拉的村头,我们突然被一阵悠扬的乐声吸引。循声而去,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一个小乐队正在演奏当地的地方音乐——谈经古乐。曲子的题目叫《炉香赞》,风格欢快、细腻、柔婉。猛然间我们意识到,在这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上,竟然飘荡着一股江南丝竹的味道?

  再看他们的民族服饰,扣花帽,满身银饰,英丹士林布的外衣,又让人感觉这种装束中透着一股明朝遗风?

  更奇怪的是我们在寨子里采访,许多村民都自称是自己是南京人。

  循着这一线索,我们又去寻访起氏家谱,来到起氏家族最年长的起家应老汉家里。

  老汉所指的沐王爷是指明朝大将沐英,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招降逃到云南的元朝梁王未果,于是组建了三十万大军,任命傅有德为元帅,沐英、蓝玉为副元帅,兴兵征讨,史称洪武开滇。这三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以后,很快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全国。刘胜利,是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的所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迤沙拉里颇彝族的研究。

  实行军屯、商屯和民屯的政策,使得大批的汉族人分散在云南各地,并与当地土著妇女通婚,根据当时明朝的政策,凡是落户到少数民族家中的汉族人,一律入少数民族籍。但他们的后裔都说自己祖籍是南京人。

  既然里颇人的父系祖先是江南人,必然也带来了江南的文化。这样兼容并蓄、交流融合的结果,就造成这里的民居有着徽派特点,服饰有明代遗风,而谈经古乐又具有一股江南丝竹的柔婉。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是什么样的一个柳树湾,能够容纳得下这么多的人口呢?

  在经历了若干次的民族融合,诸如内地民族的迁入、南丝绸古道上的马帮婚姻,直到600年前的洪武开滇,最终演化成今天的彝族里颇支系。

  这种解释,不正是对600年前洪武开滇时里颇人父系是汉族、母系彝族特征的概括吗?600年过去了,如今这里的汉彝融合还在继续,同时他们又正经历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位正在村里作社会调查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名叫周鹰鹰。她的老师郝瑞博士1988年就曾来到迤沙拉,十七年来,他们见证了迤沙拉里颇彝人的生活变化。

  如今的迤沙拉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当地也正准备在这里发展旅游,以往传统的农耕生活即将消失,迤沙拉的里颇彝族人又将面临新的变迁……

  今天的孩子们正用歌声表达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