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余《民校奇迹》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30日 17:18 来源:CCTV.com

  这是个仅有百万人口的内陆小城,为什么却有50多所民办的学校,来自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为什么毕业后大多就业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中还有人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豪,让我们走进新余,去探究,为什么新余被称为中国的蓝领基地。

  这是深圳雅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当我们“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这里采访时,该公司的老板陶益军告诉我们,他是1992年才从内陆小城市来到沿海深圳特区的,当时他只是一个蓝领工人、铬铁工,七年后,才成为这个投资几百万元企业的董事。每当人们问起他致富的经历,他总是说,不是我聪明过人,而是在职业学校读书打好了就业的基础。我们不禁好奇地问他,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采访:深圳市雅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陶益军

  “我当时就选择了在(新余)渝州工学院学习,现在渝州工学院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

  8月份当我们来到新余市陶益军的母校时,恰逢开学前夕,学校正在招收新生入学。我们亲眼看到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报名、办入学手续。

  这位从湖南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童乐毅正在和学校签订就业合同。他今年的高考成绩是586分,本来可以挑选公办大学的许多学校读书。可是他和父亲参观了这个学校后,决定留下来不走了,那是因为什么呢?

  如今对于全国各地想报考职业学校的考生来说,新余是令人神往的蓝领基地,目前新余已经拥有50多所职业学校。

  这么多的职业学校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我们特意来到这个学院,采访了校长杨名权,听说在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他是新余创办民校的第一人。他对我们讲起了他在80年代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无线电维修部开张不久,就有许多人前来学习维修家电,从此杨名权办起了培训班。至今杨名权对当年的招生简章还记忆犹新,那是他在深夜亲手用钢板刻写、油印的广告,他骑车在新余成乡到处张贴,才招来了一些学生。挣到了第一笔学生交来的学费。

  到90年代初,杨名权的三万多名毕业生在深圳等沿海地区就业,功成名就。许多人还当了厂长、经理。颇受知名企业的欣赏。

  几万名就业生是最好的广告,从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平民学生不断涌入新余,在杨名权设的十几个教学点求学,顿时新余的大小旅社住满了学生和家长,拉动了新余的第三产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集中办学校迫在眉睫。

  由于新余政府灵活的政策,征地建校手续简便,税费减免,吸引了广东、北京、安徽等地的办学者纷至沓来。建起了几十所职业学校。90年代新余就取消了职校生统一划线录取,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只要学生想学、肯学,都能在新余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渝州工学院的沈放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来自湖北一个贫困的山区。

  入学不到一年,因家庭生活困难,又生病住院,沈放交不起学费了。

  沈放的父亲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请求杨院长先让孩子读完书。

  杨院长接到来信,减免了沈放的学杂费。从此沈放半工半读,一边教课,一边读书。两年后他拿到大学文凭留校当了教师,由此走出了高考落榜时的阴影。这是他在公办学校读书很难实现的结果。工作后,沈放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制作现场赛,连续5年夺得一等奖。

  据说这种“有教无类”的平民办学理念在新余格外盛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位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新余博物馆馆长讲起了一千多年来新余发生过的一些奇闻轶事,解开了寻访者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疑团。

  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新余人梁寅像孔子一样,在家乡收了许多平民学生。梁寅家境贫寒,读书刻苦,自学成才,40多岁大器晚成,被朝廷封为礼仪官。后来他不习惯官场氛围,辞官回乡,办起了石门书院,他教出的学生有三个当了宰相,在新余的梁氏祠堂还挂着他的学生为他写的匾额,这里还有清朝皇帝乾隆赐的“进土”匾。

  至今梁寅和孔子仍是新余人尊崇的人物,他“学术下移”、“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广为人知。如今新余拥有几十多所民办的平民学校。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2005年4月26日中国全国民办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新余市举行,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和副部长吴启迪视察了新余的民办学校。周部长向校长们说,希望把他们的办学模式带到中国西部去创造新的奇迹。

  究竟新余的民办教育有哪些模式呢?新余赣西学院的校长詹慧珍说:“我们是以企业办学,这是相当好的,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我们还看到渝州科技学院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数控技术,示范型实训基地。它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的。如今正在继续攻读教育管理研究生的校长杨名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当我们驱车行驶在新余的大街上,古老的孔庙、魁星阁和一座座崭新的民办大楼交相辉映,不断地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新余毕业生在深圳工作和团聚情景浮现在脑海,挥之不去。它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新余人如何与民办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似乎感悟到,也许创建中国高级蓝领基地的奇迹出现在新余这座小城市,真是不足为奇了。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