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余《夏布人生》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30日 17:16 来源:CCTV.com

  编导:郭华俊 摄像:李 斌

  一件五百前夏布女衣的出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地点就在今天的江西省新余市的分宜,这里被誉为“中国夏布之乡”,这里的人们为何要在洞里织布?一对老夫妻牵手一生,从青丝到白发,他们的姻缘为何由夏布而来,《走遍中国》带您感受《夏布人生》。

  此后,文物专家立即展开保护性挖掘工作。一件穿在女尸身上的夏布衣服,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这就是那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夏布女衣。质地白皙、做工考究,衣领和衣袖还有蜡染的图案。遥想五百多年前,这件衣服的女主人必定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

  据专家考证,这件夏布衣服的出品地就在分宜。

  分宜县是今天江西省新余市管辖的一个县,自唐代以来,这里出产的夏布就非常有名,人称“夏布之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宜人的一生几乎都和夏布有着不解之缘,多年来,这项古老的工艺一直以来都是各家各户的主要营生。

  分宜夏布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而著称。夏布,也称为麻布,过去因主要用于制作蚊帐和夏季服装而得名。

  夏布的原料是苎麻,它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早在50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和利用它了。

  这是分宜瓦屋村村民兰春明一家,他们正在自家麻田里剥麻,这是夏布加工工艺的第一道工序。

  其实,夏布要用的原料是麻皮和麻秆之间的一层薄薄的纤维,一般每年收割3次。如何把握采收时间,是一项技术。采收过早,纤维尚未成熟;采收过迟,纤维就会老化,附着在茎杆上不易剥下。

  苎麻为什么一年收三次呢,当地传说,古时曾有一个阿凡提式的智慧人物罗隐秀才在苎麻地里方便,不料屁股竟被麻秆扎到了,他气急败坏地诅咒苎麻,罚它一年剥三道皮,抽三道筋。

  剥下的麻皮背回家先要浸泡到水中脱胶,洗去黏液,为刮麻做准备。刮麻,也叫打麻,就是清除纤维上的麻骨、麻壳和杂质,使其保持柔软、整齐。

  我们注意到,父女俩使用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女儿兰秋英使用的是打麻机,操作简单,省工省时,而父亲兰春明用的却是自己的双手,看起来费时费力,但却刮得十分干净,一根根的麻在我们眼前瞬间变成了一条条的绿丝带,宛若碧玉,晶莹剔透。

  麻条晒干之后就可以绩纱了,“绩纱”就是把宽宽的麻条撕成细细的麻线,再一根根连接起来,这道工序费工费时,需要耐心和巧手,所以大都是由妇女来作。从青丝到白发,日子就这样一天天从分宜女人的指尖上流过。

  "经纱”却是需要男人来做,因为这需要力气,要把卷曲的麻线拉直,当然,力度要掌握好,不用力则拉不动,用力过度又容易断线。

  清晨,我们走进分宜下院村的小树林,偶然发现有许多木架子,它们看似板凳却不够宽,看似单杠却不够高,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地面上还有些斑斑点点的东西,它们又是怎么留下的呢?

  不一会儿,村里的汉子们扛着纱线纷纷赶来,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这些木桩是浆纱用的架子。

  麻线是植物纤维,毛头多,容易断,所以人们就刷上一层米浆,让它挺直顺滑,便于纺织,而地上的斑点正是撒落的米浆留下的痕迹。

  浆纱也需要技术,浆糊要新鲜、浓度适中,下手刷浆时要平稳,根根纱线上都要刷匀,不能松裂。

  黄振牙的浆纱手艺在下院村是数一数二的,站在旁边的这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是他的大儿子黄志新,在县中学任教,这个活儿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干,技术娴熟,一点也不比父亲差。

  老黄一共有三个孩子,这些年来靠着浆纱的收入,他和妻子硬是竭尽全力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都供上了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每到学校放假,黄志新总要回来帮父亲的忙,他至今难忘老父亲供他们几个兄弟姊妹上学的情形:“浆纱”是一件消耗体力的重活,冒着酷暑,从早到晚,来来回回走上一天,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夏布之乡奇事多,房梁要穿上衣服,后院藏着土洞,织布要到洞里,家里一半水泥地,一半却是黄土地,这究竟是何原因?

  这是位于分宜县湖泽乡尚睦村的邓家老屋,它已走过了近两百年的岁月,当地传说,老屋的柱子穿的是夏布衣服,柱子怎么还能穿衣服呢?

  邓家老人告诉我们,柱子上剥落的油漆下面这层清晰可辨的黑色物质正是夏布。

  原来,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建筑防腐技术,在柱子上漆之前先用夏布裹好,然后再刷上漆,就可以提防白蚁的叮咬和腐蚀。

  从这些古老的雕刻上,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分宜家家户户织夏布的情景。夏布之乡的历史的确源远流长。

  其实,早在明代,宋应星就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分宜人织夏布的情形,当时,宋应兴正在分宜做官。比照书中的插图,我们发现,当时的织布工具和今天相比几乎没有大的改变,使人不禁叹服古人的智慧。

  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织布机,而且每架机子大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织布,她们的手艺大都是母亲教的,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走在下院村村边的山间小路上,我们发现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地洞。洞口大多呈方形,来到洞内,里面的空间非常宽大,而且又分布着许多隔断,形成了若干空间,仿佛一间间小屋子。这些洞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下院村,织布是各家各户的主要劳作。如今正是苎麻采收季节,妇女们格外忙碌。这些小家伙们无人照看,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捉着迷藏,我们发现,他们大都往后院的土洞里躲藏。

  从外表看,这个洞和村边的地洞截然不同,可是走进一看,内部的格局却十分相似,这个洞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两种洞都是村民们专为织夏布挖的,为了解开我们的迷惑,主人罗滕女特地把织机搬进洞里给我们演示,可是,为什么不在家里织,却偏要跑到洞里面织呢?

  村民们把这些洞称为夏布洞,在洞里织布,是因为麻纤维特别特别“娇气”,湿度不够就会发干,容易断裂,而在洞里就可以达到保湿的效果。况且,躲在洞里还可以避过夏日的酷暑,一举两得,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地人的聪明。

  妇女忙着织布,男人们就自觉当起贤内助,照看孩子。近年来,许多人家都盖起了新居,但我们发现,新居的地面只铺了一半的水泥地,另一半却仍旧是泥土地,难道是盖房子的钱不够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分宜人的一生与夏布紧密相连,夜幕下这群人在干什么,做的是什么交易?一对古稀老人如何因夏布而牵手一生的?

  这是凌晨四点我们在分宜县双林镇的街上拍到的场景。忽亮忽暗的手电光不时刺破夜幕的黑暗,嗡嗡的人声此起彼伏,人们越聚越多,低声地交谈着,忙碌着,似乎在进行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天渐渐亮了起来,我们才看清这是一个夏布的交易集市。

  为何这么神秘呢?传说,这是为掩“苎麻仙”耳目,要是它看到子孙被抽筋扒皮,纺成布匹,定不会善罢甘休。

  天亮前三四点先交易纬线,五点前完成经纱交易,七点天亮交易的只是夏布了,麻已变成布,神仙也无奈。

  这位老人名叫刘文牙,今天他和老伴鄢会香一起来赶集。当年,老两口是在这集市上认识的。

  当年,刘文牙专程到鄢会香的家乡去学织夏布,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织夏布的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互生爱慕,结为夫妻。

  鄢会香正在洗的就是她当年的嫁妆,她亲手编织的夏布蚊帐,如今,老两口已携手走过了60多年的时光,可是,这蚊帐老人一直缝缝补补,舍不得扔。

  头几年,儿女们看不过眼,曾经买了一顶新的棉纱蚊帐送给他们,可是,如今在二人床上挂的依旧是这顶夏布蚊帐。

  在我们拍摄期间,正赶上刘文牙老人过生日,他的小孙子刘欢买来了生日蛋糕,鄢会香本想像往年一样,给老伴儿做一个长寿糕,煮长寿面,可小刘欢认为奶奶老土,嚷着要让爷爷赶回时髦。

  小刘欢的家在村子的另一头。他爸爸在村委会工作。刘欢的妈妈也是在分宜农村长大的,所以从小就会织布,刚嫁过来时刘家生活困难,她只好靠织布挣钱补贴家用,所以,小刘欢从小是在织布机旁长大的。眼看着长辈们的辛苦,他不想自己也重复这条道路。

  时代的变迁,使人们发现古老夏布的新用途,夏布也是一种环保、透气的绿色产品。人们尝试着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它染成各种靓丽的颜色,做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分宜人邱新海与夏布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情缘,从小到大一直在和夏布打交道,十年前,他办起一家夏布生产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领村民们共同发展这项古老的工艺。

  现代化生产改变了中国千百年出口坯布的历史。夏布不再是古老的面目,聪慧的人们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夏布轻薄细软,凉爽透气,易洗易干,经久耐用,是人们制作夏季服饰的理想布料,古老的夏布如今正以靓丽的新姿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一种用夏布为原料做成的刺绣挂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上面刻画的风景我们似曾相识。

  当我们再一次经过分宜的时候,赫然发现,绣品上刻画的不正是此地的美景吗。在河边晒布时嬉戏玩耍,多少分宜人的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可以想象出,许多年以后当这些孩子回忆往事时,眼前的一幕将会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风景。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