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哈密《大漠驿站》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16:10 来源:CCTV.com

  这是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最长的一条铁路线,我们乘坐上这列火车奔向古时称西域的大漠之中,去寻找只有在今天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大漠驿站。

  离开甘肃进入新疆的第一站便是我们的目的地——哈密。自古至今,哈密一直是进出新疆的东大门。

  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历史上她曾是西域的东大门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哈密不仅是商贸重镇,也是文明的交汇之地,这使今天的哈密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

  历史上把哈密称之为“西域襟喉,中原门户,嘉关锁钥,中华拱卫。”光听听这些称谓,就可见它所处位置的重要了。

  古时,闻名于世界的丝绸之路也正是从这里经过,从那时起它就是一个重要的驿站。那么是谁最早在控制着这个大驿站,它又是怎样从一个驿站而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 茫茫戈壁空旷而苍凉,为了寻找古丝路上的历史痕迹和见证我们最近了大漠戈壁深处……。

  从甘肃进入新疆的第一个关口就是星星峡,由这里开始至哈密巴里坤的大石头,过去称之为伊州古道,也就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第一段道路,虽然长度只有四百多公里,但古时靠车马驼队要用十八天左右,才能穿越这条古道。沿着这条崎岖颠簸的道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山口,在山脚下,我们发现不知什么原因,山脚与地面像被打磨过一样光滑。两侧的崖壁上还刻有文字,年号地名,无法考证是什么人刻的?但从文字、地名可以看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这是什么地方?

  有一位古人曾在他的日记中描述了当时穿行这条古道的真实感受,他在日记中写到:“这一路,道路崎岖,山石嶙峋,颠簸难行,经常不是车坏,就是马死,人们为了一路平安,常常只能求助于神灵保佑。”这位古人就是被朝廷降罪发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

  在哈密,我们还看到在古丝路上,耸立着很多烽火台,这些烽火台最早到汉唐时期但大部分是清代修建的,据当地专家考证在哈密地区现存烽火台和遗址多达51处。这也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烽火台密度最大的一处。 烽火台的出现说明这条古商道纳入了国家的军事化管理,在哈密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烽火台跟哈密古时战争频繁有着直接的关系。

  哈密自古至今称绿洲,是因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冲激出了这片水土丰美的盆地,再有地位的重要,因此,历史上大月氏人、匈奴、突厥人等为了争夺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争战不休。

  自西汉王朝开通西域后,西域平定了60多年。直到东汉哈密地区又烽烟四起,匈奴为重新占据这重要的位置又与汉朝王朝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公元73年,有位弃文从武的年轻人跟随远争西域的大军转占西域,在今哈密的巴里坤湖经一场恶战终于将匈奴赶至巴里坤湖以西的大漠中。重新收复了哈密,同时也恢复了古商道的畅通。

  这位投笔从戎的年青将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班超。在东汉以前,每次匈奴进犯,汉军都是千里迢迢进西域,由于战事紧急,军队的给养无法及时补充,那时的哈密仍是游民之地,根本无法保证军队的所需粮草。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大隐患,正是由于班超的到来,这一隐患被彻底消除了。 在哈密有个叫四堡村的地方,村中有座废弃的古城遗址,从残存的建筑基础看古城不大,但有着厚厚城墙。如今,在古城内外还随处可见,满地的陶片,经专家鉴定这些陶片属汉唐时期。那么这座古城到底建于何年?又是什么人在此处建的?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汉明帝十六年也正是公元73年班超与匈奴浴血奋战的那个时期,汉时称哈密地区为伊吾,书中还记述,在哈密当时设置了“宜禾都尉”开始在这里屯田。经专家综合分析这座古城就是东汉时期建的伊吾屯城。

  当东汉王朝再次平定了西域之后,意识到“得哈密可得西域。”因哈密正处在中原通往西域的襟喉之地。所以就命班超等人在哈密建城并开始在这里屯兵,开荒种地。军屯的出现不仅使驻扎在哈密的汉军有了稳固的基地,也为哈密的地域文化乃至中华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意味着历史上农耕文明与草原文化第一次在这里融合,中央政权第一次在此派驻机构。有了这座军事堡垒,也就出现了城市的雏形,从而哈密这个大驿站在商业和交通枢纽功能上,又有了一份强大的军事保障功能,这一切使丝绸之路的畅通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从此,一个东方伟大民族的灿烂文化就从这里传向世界。

  清朝时中原与新疆地区交往显得更加密切,在建立一个崭新政权的同时,更注重多民族的共存和融合,也就异常重视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哈密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大驿站,清政府更重视他的存在,清朝时哈密已是回疆八部之首,清政府还为哈密的统治者册封了亲王的爵位,这个爵位甚至超过了当时汉族朝廷重臣的爵位。此时的哈密成为了全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的中心,就连从西方来的商旅,使者所持的通关文碟,都要在此翻译后才能进关,这也使哈密更像一座中心城市了。

  原始路标已被312国道上的路牌所替代,今天的公路和满载货物的汽车已代替了昔日古道上车马和驼队。国道上的服务区,成为行驶在这大漠戈壁公路上车辆的安全保证。

  那么,历史上穿行这条千年古道的商旅们,又是靠谁支持和保护了他们。这个在大漠中古时称格子烟墩的驿站,可能就因这墩残存的烽火台而得名,据记载,这里是从甘肃进入新疆的第一个大驿站,从建筑遗存看,过去这里有着很多房屋建筑。

  这些曾深埋于地下的尸古可能是因为大风沸去了沉沙而显露出来,让人觉得凄凉而沧桑,在这茫茫戈壁中看上去还有一丝恐惧感,不知历史上这个驿站曾接待过多少商旅?

  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为征讨准噶尔、阿睦尔撒纳叛乱,曾在此路过的战马就有三万匹。正是这口枯井,当时挽救了部队人马的生命。

  行驶在哈密段的312国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带泉字的路牌,听当地人讲这些古今未变的地名,都是过去古丝绸之路上驿站的名字。

  因为人们行走在千里大漠中最不能缺的就是水,因此这些驿站都择水而建。

  据记载,从西汉至清代由当时政府开辟的道路上都设有驿站。到清代时除哈密这个最大的驿站,在哈密地区已出现了22个驿站。驿站大多数都建有烽火台,并且常驻有军队,他们保护着商旅安全,防备土匪,同时护送军粮,贡品和军事邮件。驿站就成为了穿越大漠戈壁商旅们的保障。

  有石碓指路到驿站的建立,千百年来正是这些散布于大漠戈壁旨在保护行人安全的设施,使一批批商旅和军队穿行在几千公里的大漠之中。遍布哈密的大小驿站,在为往来商人提供生命保障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有关商旅活动的重要信息。

  古老的驿站,历史的遗物,是大风拂去了沉沙,使这些曾深埋于地下的历史见证显露出来。它们到底能见证什么?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