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晋中《大寨的记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2日 17:14 来源:CCTV.com

  编导:袁兴旺 摄像: 侯海涛

  山西省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第一村?历史为什么会单单选择在大寨这个地方创造一段传奇?什么是七沟八梁一面坡?什么是三战狼窝掌?“农业学大寨”的年代早已过去,今天的游客为何还蜂拥去看大寨?

  坐落在一片扇形大山谷里的这个村子叫大寨,它现在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150万人以上,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数万人。然而这里既没有婀娜多姿的园林,也没有风光如画的山水,更没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那游客们来看什么?

  因为40年前,中国大地上有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农业学大寨”!大寨人靠赤手空拳改造家园,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人间神话,大寨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村。今天游客们到了大寨,还可以亲眼看一看大寨人当年与自然抗争所留下的遗迹:像长城一样的石坝、象天梯一样的农田、象绿缎子一样的树林……半个世纪前那段震撼心灵的历史,近得仿佛可以伸手去触摸。

  历史为什么单单选择在大寨这个地方酝酿一场传奇?

  这一切都是逼出来的。

  那时候,大寨的地形是由一道道深浅不同的山沟和一道道高低不同的坡梁组成的,大寨人种的地,不是挂在那些山梁上,就是挤在沟边上,号称700亩的土地,东一巴掌、西一簸箕,被切割成4700多块散落在一面山坡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沟八梁一面坡”。因为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衰弱,亩产量低的不能再低,只有七八十斤。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全中国比起来,也是最恶劣的。

  这是一块几乎没有希望的土地,建国前夕,大寨人在死亡线边缘挣扎,60多户人家里有9户离乡讨饭,4户灭门绝户。当历史走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终于有一批大寨人不堪忍受了。

  在大寨村的中央,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空地中央有一棵100多年历史的大柳树,解放前有一名妇女因为饥饿,曾经在这棵树上活活吊死,所以被称为“苦人柳”。

  50年代的一天,大寨所有村民都聚集在这棵大柳树下,听村支书陈永贵做动员:“山再大,沟再深,治了一山少一山,治了一沟少一沟,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 一个改变大寨历史的重大决定,就在这棵大柳树下做出来了。

  村里人被动员起来,展开“大军团作战”,说是大军团,实际上就是全村58个男劳力加上23个小姑娘,之所以这样提,是要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

  民以食为天,而粮食是地里产的。可大寨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贫乏的地方,必须把乱石滩和荒山野岭这些无法播种庄稼的地方,变成良田。

  具体的办法就是在山坡上修梯田,梯田的好处既可以拦截水土的流失,又可以用来种粮食。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激励着每一个大寨人,于是,一项让后人肃然起敬的工程,以接近于原始的作业方式开始了,然而令大寨男人们始料未及的是,每天最早来到地里劳动的,竟然是村里那23个女青年。

  她们年纪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姑娘们为了坚持起得早,就商量了一个办法:谁先起来了,就挨家挨户的往门上丢石子,互相提醒,统一行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集体。

  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大寨“铁姑娘”队,画面上这个英姿飒爽的姑娘叫做郭凤莲,她1947年秋出生于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由于生活艰难,小凤莲那时候非常瘦小。

  今年已经58岁的郭凤莲常常爬上虎头山顶向远方眺望。她现在身上已经挂着好多个头衔:全国人大常委、昔阳县委副书记、大寨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但她当年却只有一个头衔: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每当遇到来客,她总会向人们介绍“铁姑娘”这个称呼的来历。

  狼窝掌沟今天看上去郁郁葱葱,山沟被30多条大石坝子拦腰裹住,一片一片的梯田把山沟装点得错落有致。仅仅这一条沟所生产的玉米,就足以供应大寨村全年的口粮。

  然而当年的狼窝掌沟却是大寨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它有3里多长、4丈多宽,落差200多米。从“狼窝掌”这个名字可以知道,它是一个地形险恶的地方,过去这里杂草丛生、野狼乱窜、洪灾不断,给大寨人造成的灾难最大;然而因为它面积大,如果能够改造出来,给大寨提供的粮田也将会最多。

  1955年的冬天,大寨人开始向狼窝掌开战。

  这个冬天冷得出奇,气温降到了零下23度,大雪飞扬,铁姑娘们始终和男人们一起并肩作业。她们的手和脚都冻得裂开了缝,钻心地痛。在没有膏药、没有防冻剂的情况下,姑娘们想出了很多土办法。

  晚上回去了以后,拿那个针缝脚上那个裂缝,因为开得太大了,太深了,拿那针缝了以后,用那个烂棉花烧一烧,稍稍烤一烤,把那个黑粉抹在上面去,然后再用那玉米面调上糨糊,调上糨糊把它糊一下。

  整整一个寒冬,80个劳动力筑成了38道堤坝,填下了几万方黄土,造出了30多块良田。

  世世代代造孽的狼窝掌沟在他们手中居然变成了梯田,这真是奇迹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坐在田埂上哭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梯田。春天很快就到了,狼窝掌开天辟地被播种了庄稼,大寨人惊喜地看着种子慢慢地出芽,他们紧张地期待着狼窝掌上的第一次丰收!

  然而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回报给他们的是迎头一棒!一场瓢泼大雨冲掉了一切。不但冲掉了狼窝掌的梯田,还冲垮了十几个窑洞,真是“千日打柴一火烧,一冬辛苦一水漂”啊!

  大寨人一咬牙,重新再来。第二年,他们又造出二十多亩人造田。人们又一次播种,种子又一次发芽,此时,新的希望在他们心中升腾,然而又一场洪灾,再一次毁掉了这块血汗浸泡出来的土地。

  面对再一次的失败,大寨人几乎要绝望了,难道他们只能延续前辈的生活?造几亩好地,全村人能够吃饱饭,天经地义,可为什么老天爷偏偏跟他们这么过不去呢?

  那时候,村支书陈永贵一有空就坐在狼窝掌的山梁上发愣,大家都在等他的态度。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最主要的问题是寻找失败的原因。

  终于,火花从脑海中闪现出来:窑洞的顶上压着一座土山,怎么就几百年不塌呢?石拱桥下面并没有支撑的桥墩,怎么就能承受重量呢?因为它们是拱形的,越挤压越坚固,所以能承受巨大压力。如果把田埂都用石头垒成拱形,大雨再来,就不怕了。

  搞清楚这个原理,村民们再一次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第三次奋斗又开始了。

  为了锁住洪水,狼窝掌石坝的基础要挖五米深,根基要用石头垒七八层,所有的石坝都建设成弓字形!石块之间的缝隙再用小石子填塞,灌上石灰浆。经过这样处理,以后下多大的雨都能抵挡得住了。在劳动中,铁姑娘队主要干的是挑石头的工作。

  有人提出疑问:时间紧,任务急,大寨人为什么用这样的小筐?贾爱明告诉我们,那时候,整个大寨甚至连一条正经的路都没有,大家每天几乎都是在山坡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如果挑多了会站都站不稳,没办法只好每次少挑一些,所以就用这样的小筐。

  使用小筐还有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意味着运走同样多的土方要走更多的来回。为了运回石料,大寨人必须到三里地外的石山上用锤砸、用钎开。姑娘们挑上一个来回要走6里多山路,有时候一天要连续挑20个小时以上。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使大多数姑娘的双手扭曲变形、骨节粗大,腿部也患上了严重的静脉曲张。

  而这样大消耗量的劳动,姑娘们靠什么支撑她们的体力呢?

  贾爱明家还保存着当年用过的一种特别的沙锅。

  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像样的工具,只凭着信念和意志力,大寨人终于把狼窝掌沟改造出来了。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要担石头4万多公斤,如果把这些石头铺成两米宽的路,可以从大寨铺到北京。狼窝掌沟全部变成了很整齐的梯田,既保水、又保肥;新修的30多道弓形的石坝象一条条铁链,把山沟牢牢地捆住,从此,这片山沟再也没有吃过洪水的亏。

  而全村大部分土地都建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有的梯田的亩产量竟然超过1000斤,这个产量甚至比当时江南的一些地区的产量还要高。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反而每个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

  这样一来,大寨的意义就不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奇迹,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农村经济都具有典型意义!

  大寨这面红旗,为什么越升越高?铁姑娘的歌声,为什么在全国飘扬?从典型到非典型的角色转换,将怎样撞击大寨人的心灵?经济模式的转变,大寨还能从容面对吗?

  1964年3月28日,一列火车在华北平原上疾驰,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专列。这一天,毛泽东的心情格外的好。在车厢里,毛泽东饶有兴致地听取了山西省委关于大寨情况的汇报,这是他第一次听说大寨这个小山村。毛泽东问得很细,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摆在主席面前的,是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这些不可能通过外力解决,只能依靠自己。所以中国农业发展首先要解决自力更生的问题,这不只是一个精神口号,它已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毛泽东注意到,大寨人均耕地只有2.5亩,而这个2.5亩恰好等于全中国的人均耕地数。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这位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当家人与陈永贵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他要解决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就必须先找到一个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温饱问题的成功的样板。

  这一年年底,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大寨依靠集体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的事迹,并第一次公开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有人说,大寨的走红,是因为它的生存方式不经意地碰撞到了当时不少人心中一种微妙的尺度。在大寨村,实际上是消除了任何利益的差别,以整齐划一的艰苦劳动维持了整齐划一的温饱生活。既消灭了贫困又没有被富裕所腐蚀,这就是人们在这个山村中当时能找到的几乎完美的推广价值。

  今年86岁的农民作曲家史掌元老人住在离大寨村20公里远的山沟里,老人说全国掀起学大寨热潮的那段日子是他的创作高峰,他对大寨的崇敬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写出了600多首歌颂大寨的歌。其中一曲《大寨铁姑娘》竟然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商品经济的浪潮席卷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时代向大寨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当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大寨的商业操作还是一片荒滩。而一旦发展商品经济,很多新的问题就都冒出来了:交通闭塞,经济人才缺乏、管理人才缺乏、市场经验基本没有,而这些问题,在过去以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中,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

  核心的内容是,从现在开始,大寨从集体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模式的改变对大寨人的心灵来说,无疑是一次撕裂。因为他们过去是最有名气的样板,而在市场经济中则不再是样板,要打赢这一仗,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留给大寨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郭凤莲认为,观念要转变,但大寨人自力更生、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却决不能变。现在外面的人都瞪大眼睛盯着大寨,只要能保持英雄的大寨精神,就一定能再一次创造出奇迹。精神要是没了,大寨就什么都没了。

  我说人家是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我们现在还没有起步,我们还没起步,你说我们落下的距离有多远呀,现在大家应该振奋精神,你们配合我,我给咱们领上这个头,走出去,咱们把包袱卸下来,轻装上阵,重新治大寨。

  如果说,以陈永贵为代表的老一辈大寨人创业是为了能吃饱饭,那么今天以郭凤莲为代表的新大寨人则是要追求富裕。

  大寨人又要重新创业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换了战场。站在新的起点上,战场不再是脚下的土地,而是山外更为广阔的市场。大寨人发现,“大寨”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村委会达成的意见惊人一致:发展大寨的旅游业。

  大寨人还是说干就干,在全村人的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转型,今日的大寨,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村,全村公路都铺了柏油,山路则是石头阶梯,可以脚不沾泥地浏览整个虎头山。

  陈永贵的半身塑像被置放在虎头山的山腰上,作为今日大寨的一张名片。并纪念这个从7岁来到大寨,带领大寨人民向自然环境挑战,靠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带头人。老人家憨厚的笑容和深长的皱纹,连同那著名的白头巾,让许多来到大寨的游客感慨万千。

  狼窝掌作为大寨人的历史纪念馆也被永远保留下来,没有被退耕还林。其他山沟里的梯田大都改种了树,种了草,现在叫“大寨森林公园”。而退耕还林以后,90%的村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了第三产业。

  在自家的石窑洞前面,原铁姑娘队队员贾爱明在认真地绣着一只布老虎,这是大寨常见的一种旅游纪念品。

  当年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宋立英,在自家的小院里办了一个旅游纪念品商店。在大寨,她的知名度不亚于郭凤莲,来大寨旅游的客人都要特意来拜访她,专门来听她讲述当年那段难忘的经历。所以她的小店里经常门庭若市。老人专门学了几个汉字,为客人们签名留念。

  除了旅游业,大寨又先后办起了工贸、饮料、纺织、煤炭等十几家企业,人均收入达到4100多元,这在大寨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8月的太行山区,正是荆梢花盛开的季节。这种紫色的小花漫山遍野地绽放,把整个虎头山装点得分外妖娆。在郭凤莲的倡议和安排下,当年的铁姑娘队要在大寨搞一次聚会。

  四十年后的今天,大寨的女儿们回来了,二十几个当年的铁姑娘重新欢聚在一起。

  我站在虎头山上哎,迎着朝阳放声歌唱,红太阳光辉照大寨,大寨人心向红太阳,劈山治水绘新图……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