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晋中《票号传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1日 17:12 来源:CCTV.com

  编导:唐立新 杨帆 摄像:梁涛

  一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变革,为什么最早发生在平遥?一个县城里的颜料铺,靠什么做到了富可敌国?小小的一张票据,凭什么能够替代万两黄金?谁是“中国银行业的乡下老祖父”?哪条街曾经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平遥,是山西晋中一个规模不大的县城,自从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从世界各地蜂拥到平遥来观光旅游的客人就挤破了门槛。

  日升昌就坐落在平遥最繁华的“明清街”上。这条不起眼的走廊,当年是专门建造用来运钱的,最鼎盛的时候,每日从这里进进出出的白银竟然高达几十万两。

  日升昌三进的院子并不算大,但一段对中国封建经济影响深远的财富传奇,最开始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拉开序幕的。

  这张照片叫做《背铜钱的人》,它表明封建商业经济已经遇到了尴尬。清朝中后期,随着商业的繁荣,人们越来越发现:巨大数量的货币运来运去很麻烦!再怎么说,货币也是一种金属。沉重的金属货币运输起来很不方便。尤其当货币的重量超过所购买的货物的重量时,比如购买丝绸,人们就更加无法忍受了。有人甚至说,制约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沉重的货币也是一个因素。

  这个矛盾在平遥尤其尖锐,由于商业空前发达,每年有大批的银子从外省长途运回平遥;而外地的分店需要钱周转的时候,又必须千里迢迢地把银子从平遥运出去。很显然这中间既出现了重复计算,又出现了重复运输,更严重拖延了成交的速度!

  这个时候,一个商业英雄被呼唤出来了,他叫雷履泰。

  雷履泰1770年出生于平遥县的细窑村,他出身于农家子弟,很早就进商铺当伙计学生意,4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西裕成颜料庄的大掌柜。

  这个茶庄就是当年西裕成颜料庄的旧址,据说雷掌柜经常喜欢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喝茶。西裕成颜料庄总号设在平遥,分号则设在北京崇文门外草厂十条,它的日常生意是,在平遥收购颜料再转手卖到北京,到了雷履泰的手上,已经做到京城颜料行的第一把交椅。

  雷掌柜多才多艺,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又讲义气,他经常出面组织同乡会,跟在京的山西商人混得滚瓜烂熟。当时平遥以及附近的介休、祁县、太谷、榆次等县的商人,也在北京开了很多铺面,每年年终结账,都要长途往老家托运银子,很不方便,而且常常出错。

  这时候,就有人来和雷履泰商量,不从北京往老家寄现钱,把银子交到西裕成颜料庄的北京分号,再从北京写信给平遥总部,只要有雷经理的签字,就可以在平遥取出银子。一开始,只是一些朋友或者亲戚关系,两个地方划拨银子,不需要任何手续费。

  后来,要求雷掌柜帮忙划拨银子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在双方同意的原则下,出一部分汇费。1819年,汇费的收入竟然超过了西裕成当年的颜料经营总收入。

  雷履泰眼睛一亮,因为他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形式。

  雷履泰注意到,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他亲笔签名的那封书信。有了这封信,就可以在北京和平遥两个地方异地取钱。那么这种书信的形式如果规范化了,是不是一把钥匙?有可能代替中国几千年来笨重的现金交易的方式呢?

  经过雷履泰的仔细酝酿,西裕成颜料庄改组成“日升昌票号”,并于在清朝道光三年,即1823年高调开业。

  今天,范老先生握笔成拳,低下头去,稳稳地写下一张汇票,并盖上日升昌防伪的图章,他是日升昌博物馆为游客安排的汇票展示员。遥想当年,雷履泰以同样的格式小心翼翼地填写出第一张汇票的时候,那是多么惊人的一笔啊!从此,雷履泰的身份就不再是普通的颜料行的老板,而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金融巨子。

  日升昌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这张票,它的作用和当年雷履泰的私人书信异曲同工:只要你把银子交到它的柜上,拿上一张由商号开出的汇票,到了别的地方就可以凭票再把银子取出来。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们就把经营汇票的商号叫做票号。

  又因为交银子和取银子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每天总会有某个分号银子不够用,这个分号就在当地吸收存款以保持平衡;而同时必定会出现另一个分号银子过剩的情况,那就必须就地发放贷款。而“存款”、“放款”以及“汇兑”这三大业务,正好是现代银行业的基本业务。所以,日升昌也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老祖父”。

  山西大学的刘建生教授正在指导博士生撰写关于“日升昌现象”的论文,其中有一个论点就是日升昌究竟靠什么来挣钱呢?

  “山西票号信誉第一,有力量买卖中国任何地方的汇票。” ——《英国领事报告》

  “25年来汇丰与山西票号做了大量的交易,数目达几亿两,但没有遇到一个骗人的山西人。”

  然而这决非票号赚钱的全部秘密!因为对日升昌来说,出现了全新的运作空间:储户存进来1000两,我发放出去的贷款完全可以是4000两。因为汇票只是一张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印发。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发生空前的暴利,在西方金融学里面,这一现象被称为“虚拟货币”,意思是“钱可以生钱”。它暗含着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所以日升昌的诞生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意味着一场经济学革命提前到来了。

  然而问题是,小小的一张纸,凭什么就能代替万两黄金呢?当然有前提。那就是票号的生命线——商业信用。

  两百多年来,晋商这个群体建设自己商业信用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坚守诚信被所有晋商奉为发财致富的基本法宝!有人说,关于晋商们不惜做赔本买卖、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其商业信用的种种记载,简直可以装满几箩筐。

  票号的存款总是有限的,但它所打造的信誉品牌却可以成为无价的资产,如果信誉好,在客户眼里,票号开出的票据就是硬通货,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等同于现金。可以说,票号的利润正是由信誉和数字游戏这两大法宝创造出来的。

  所以,票号也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信用形式,这在当时交通不便、信用方式单调、信用工具缺乏的年代,的确是一个创举。山西票号既培养了中国资金市场的基础,又开创了中国现代信用制度的先河。

  雷履泰如同高手下棋,一步一步地布局。他先是深入地调查了山西商人比较集中的一些城市,列成表格,然后派遣精明干练的伙计,先后在汉口、成都、广州、上海、扬州等30多个城市建立分号,就地招揽汇兑业务,本地交款,外地用钱,手续简便,信誉又可靠。于是,日升昌就实现了全国联网。

  这样一来,日升昌名声大噪,连外省商人所开的商号,甚至沿海一带的米帮、丝帮,也都来找日升昌汇兑银子。最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日升昌承担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赔款支付业务,如此的大手笔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果,并惊动了当时的大清王朝。

  如果说,山西票号是借助一个王朝的力量,到达了它的顶峰时期,那么随着这个王朝的没落,票号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票号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山西票号经过了大小几十次战争的洗劫,又遭受了西方列强无情的资本输出。另外,随着东南沿海一系列的通商、开埠,海洋贸易崛起,江浙财团强势出现,主宰中国经济的力量由内地向沿海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

  这时候,偏处于中国北方内陆深处的山西票号资本,终于被无声地掏空了。

  1914年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连下了几天,强劲的北风席卷过晋中地区的深宅大院,阴冷的天气似乎把人们的心情也冻结起来。就在这一年,山西票号的开山祖师——日升昌倒闭了。日升昌并非第一家倒闭的山西票号,但它的倒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山西票号左右中国金融界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结束了。

  日升昌虽然倒下了,但晋商们以空前的创造力,开创出票号这一金融新行业,推动了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票号业“独辟蹊径”的商业理念和经济制度,几乎囊括了现代银行的运营规律,令人惊叹,留给后人一片向往。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