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齐齐哈尔《六百个铜手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1日 17:36 来源:CCTV.com

  编导:吴姗姗 摄像:费小平

  这是一只青铜铸就的手,这个手势仅仅才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风靡世界的手势,至今仍然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这只手的周围,还有六百双青铜手印,它密密地布满了整面墙壁。

  这600双铜手印组成的雕塑墙,坐落于齐齐哈尔市的和平广场。清清的嫩江水在广场旁边流过,江岸绿树成荫,这里是齐齐哈尔城区风景最为优美的地段。和平广场的规划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核心就是这长长的手

  印墙。

  这些手印是雕塑师们灵感的闪现,还是建筑师们对作品的美化?它们能留在这个广场的墙上,并且得到如此崇高的待遇,这些手印究竟是什么人的?这些人又有着怎样神奇的经历,才能把生命的印记铸成永恒?

  这位老人叫刘义权,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老战士,他所有的照片都是自己的戎装照。

  刘义权老人13岁参军,打了十几年的仗,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照片留下了老人历经战火洗礼的英姿。

  看到我们来采访,刘义权特地从衣橱里拿出一件军礼服,这上面的十几枚军功章是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获得的荣誉,至今,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仍让他记忆犹新。

  采访:

  特别我当敢死队队长的时候,就县一大队的队长,42军124师1大队队长,就县一队长,378个人,4个半点牺牲了370,剩我们8个。

  就是这半天的时间,队里的战友一个个离他而去,每当老人回忆起五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他都会自然地打出这个胜利的手势。当这位身上挂满军功章的老战士出现在手印墙下时,路过的市民都不由得围了过来,在那块属于自己的青铜雕塑下,刘义权老人的话格外多。

  在手印墙上留下手印的人,都和刘义权老人一样,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各个战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英勇抗击侵略者。这些人来自中国共产党军队、国民党军队以及用不同方式支持抗战的爱国志士,还有直接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国军人。手印遍及中国32个省、市,还有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抗战英雄的手印汇集齐齐哈尔,齐齐哈尔给与了它们最崇高的礼遇,人们把这些记载着历史印记的青铜手模牢牢地镶嵌在花岗岩的石墙上,让它们承载的那段厚重的历史,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齐齐哈尔人也感到深深的遗憾,在这面墙上,还缺少许多抗日英雄的生命印记,其中就包括血洒齐齐哈尔江桥的勇士。

  1931年9 月1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事变,并开始进攻中国东北全境。沈阳陷落,长春陷落,四平陷落,日军继续向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进犯,战火烧到了嫩江江边。

  这是位于嫩江上的洮昂铁路大桥,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又是通往黑龙江北部的咽喉要道。日军向北进攻,必须要经过这座江桥。谁也没有想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军队抵抗的枪声是在这里打响的。

  日军派人秘密通过了这座江桥,找到刚刚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的马占山,要用一大笔美元来收买他。面对强大的敌人和优厚的条件,这个身材瘦弱的小个子在他的办公室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最后做出了选择:想得到黑龙江,美元不行,可以用血来换!”

  1931年11月4日,日军进攻嫩江桥,江桥抗战打响了。那时正是黑龙江省的初冬时节,天气十分寒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马占山冒着枪林弹雨亲临战场指挥战斗,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侵略军死伤惨重。

  参加江桥抗战的士兵有1万3千多人,支援抗战的老百姓则难以计数,留在当时照片上的手千千万万。但是在采集手印的三年多时间里,工作人员却始终没有找到参加过这场战斗的健在者。也许人们永远不会看到那些英雄们的手印,但是,他们的手印,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齐齐哈尔人们的心中。

  这是600双手印中最先采集到的,它们属于一对夫妇,如果不是六十多年前那场悲壮的民族战争,这两双手或许永远不能握在一起。

  陈雷老人是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躺在病床上,忍着病痛采集手印。两位老人的双手相互紧握,和平广场的墙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对特殊的手印。

  一直从事医务工作的李敏,没有上过前线,没有亲自杀死过侵略者,但是那双手却精心护理过无数的伤员,使他们恢复健康重返战场。她与陈雷一样,双手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所以才双双留下手印。这双牵着走过六十年的手,现在变成了永恒。

  在手印墙上留下手印的战士中有夫妻,也有兄弟姐妹,他们是同一屋檐下的亲人,曾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战斗。

  邓维斌和他姐夫阎继哲的手印也留在手印墙上,这是一家人的荣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邓维斌老人一家四代特地来到这里拍照作为纪念。

  这是老人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穿军装。邓维斌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没有穿过一天军装,但是老人自豪的说,他一次次的为抗联战士送去了情报、送去了粮食、送去了弹药。在邓老看来,这些工作也是抗战中非常重要的。

  手印墙上还有一些握手的手,细心的人可以看出,这些手并不像陈雷和李敏那样,是患难与共的夫妻,而是并肩战斗过的亲密战友。有的手已经软弱无力,但它却被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六十多年前,这一双双紧握着的手也许就这样相互鼓励着与敌人拼杀,也许就这样为胜利的喜悦而庆贺。

  李桂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平原战斗中惟一的幸存者,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这双手印的主人,却得知如今他正身患重病,在哈尔滨的一家医院里就医。听说要来采访他,老人特地穿上崭新的西装,挂上了他刚刚获得的抗战纪念章。

  在手印墙上留下手印的战士们,和李桂林老人一样,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告别了亲人,以顽强的毅力,和战友们一起同强大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才得此殊荣,把生命的印记永远留存。这些长满褐斑,布满皱褶的手,永远在诉说几十年前经历的血与火的情景。

  青铜铸成的手印墙上,一些残缺的印迹格外引人注目。这残缺的手是谁的?他们是怎样伤残的?

  采集手印时拍摄的画面,让负伤致残的老战士走到了人们面前。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手是在哪一场战斗中受到的重创,但他们用那只仅存的手依然继续扣动着扳机,如今他们在齐齐哈尔将这残缺的生命印记永远留存。

  在和平的日子里,战争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但是,对齐齐哈尔人来说,战争的苦难并非仅仅留在老战士的记忆中,和平的大地下面还埋有战争的罪恶。

  2003年8月4日,一位普通的农民在齐齐哈尔的住宅建设工地上,收购了从地下挖出的五个铁罐,当他把铁罐的封口砸开时,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了。

  接连几天时间,齐齐哈尔市中心的203医院紧张万分,每天都有许多身上布满溃烂伤口的病人被送来就诊,医护人员从来没见到过这样的病例。专家会诊之后,确认这种病例为“芥子气中毒”综合症,这芥子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关人员进行了艰难的调查。

  这是抗日战争结束时缴获的机密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将人和动物作为化学实验品的真实数据。几十年前,驻扎在齐齐哈尔的代号为516的部队,实际上是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它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的研究和试验,与从事细菌武器研究的731部队一样,都曾经把和平居民当作实验品。在工地上无意中发现的铁罐,装的正是这个部队当年研制的芥子气。

  身穿防化服的中国士兵迅速赶到事发现场,他们立即封存了这些毒剂罐,并对被污染的地区进行彻底消毒。最初打开铁罐的那位农民终于因抢救无效死去了,其余43位受到芥子气毒害的齐齐哈尔人将终生忍受难愈的病痛。留下切肤之痛的齐齐哈尔人知道,在手印墙上留下印迹的战士何等英勇,他们面对的是如此凶残的敌人,这些敌人不仅有洋枪洋炮,还有致人死地的细菌和毒气。

  有人说和平广场的手印墙是一个挽救性工程,这得到很多人的赞同。从开始采集手模到手印墙建成,仅仅三年的时间里,留下手印的老战士就有十几位已经离开了人世。

  田仲樵老人,是一位抗日英雄,采集手印时,她已经98岁,当时在医院重病监护室接受治疗。她对工作人员说:“趁我还明白,把这件事做了吧。”像田仲樵这样在重病监护室留下手印的老战士还有好几位,在病患缠身之际,他们只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为后人留下自己的手印,留下更多的战争印记,让后人们更多地了解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武群是齐齐哈尔电力部门的一名职工,二十多年来,他走遍了当年的战场,但他不是为了采集抗日志士们的手印,而是为了寻找那时遗留下的物品。

  武群不可能在手印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父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的荣辱。

  这是武群收集的日本侵略军出版的一本画册,画册中绘制了自“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各大战场的情况,画册的第三页至第六页记录的就是发生在齐齐哈尔的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是齐齐哈尔人的骄傲,它和手印墙一起,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顶天立地,不可征服的傲然正气。

  和平广场建好了,齐齐哈尔市民把这里当作休闲和健身的地方。在广场拍摄婚纱照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他们愿意在这个饱含历史意义的地方,留下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铜铸的手印,留下了血与火的故事,留下了历史的见证,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齐齐哈尔市民希望手印墙上能有更多的手印,能有更多的英雄留下借以怀念的印记。在高大的手印墙上还有一些空出的位置,人们还在等待着那些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而英勇战斗的英雄们在这里留下手印。

  当人们来到这里,一次次将自己的手印与墙上的手印相贴,他们在与历经战火的老战士进行心灵的沟通时,也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手印墙留下的不仅仅是600个铜手印,它承载的是千千万万人的手印,留下的是人们对和平的永远的追求。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