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嘉兴 > 正文

嘉兴《故居回声》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26日 15:44)

  编导:张朴 摄像:单世伟

  浙江嘉兴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王国维、徐志摩和茅盾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尽管他们命运的结局不一样,但是,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反叛性格。让我们走进嘉兴,去解读他们命运历程中的秘密。

  王国维,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国学大师,五十一岁时却突然投湖自沉,他的死正像他拖在脑后的辫子一样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谜团。

  徐志摩,中国现代浪漫派诗人,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一生的感情充满了波折,在婚礼上,老师梁启超送给了他一段举世无双的证婚词。

  茅盾,被称为中国的巴尔扎克,他的作品蕴含着一种对社会的全面概括力,这种视野的确立,其实得益于他童年时期生活中的许多经历。

  今天,虽然这三位大师都已经远去,那么,在温柔似水的江南水乡里为什么会走出了三位这样刚烈的文人呢?

  这里是浙江省嘉兴市的海宁,它地处杭嘉湖平原,紧邻上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接近钱塘江汇入东海的地方,有一栋简朴的江南民居,它就是王国维童年时的家。

  在王国维心中,钱塘江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曾经这样写道:“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去海,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事”。

  王国维的童年是在孤苦中度过的,他四岁丧母,父亲在外地做一名小官,母亲去世后,父亲才回到家中开始教王国维读书。

  关于自己的家,王国维曾经这样描述到:“余家在海宁,故中人产,一岁收入,略足以衣食”。

  王国维成长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此时已经走上了末路,但那时的他还是一心想要从科举中寻找出路。

  王国维成长为青年的时候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一批痛感国势衰败的知识分子在上海等大城市创办刊物宣传新思想。1897年,他来到上海,在《时务报》里谋得了一个校教对的职业,并认识了后来结成亲家的罗振玉,这一年,王国维20岁。

  1911年发源于南方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人也一举剪掉了那条拖了近三百年的辫子。当许多人以剪辫子为时尚的时候,王国维却依然留着头上的辫子。1923年王国维被邀请担任故宫南书房行走,这是一个管理故宫藏书的职务。

  王国维在故宫只呆了两年,但是从学术成就上来看,那段岁月正是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从早期的文学批评、诗词与戏曲研究向后期的经史学、甲骨文、敦煌研究等方向拓展的开始。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王国维的一段文字解到他此行的目的和心境。“余生平惟与书册为伍,故最爱而最难舍去者,亦唯此耳”。

  1924年,当北伐军一路北上的时候,冯玉祥和他的军队开进北京城并把清廷的遗老遗少赶出了紫禁城。失去了在故宫里面安心地做学问不闻窗外事的生活后,王国维来到清华大学,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这三名知名学者被称为当时清华大学的四大导师。

  然而,军阀的混战使王国维任教的清华大学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安宁。1927年6月1日的晚上,一名学生劝王国维去山西避一避,王国维听完后说山西无书,并且脸上露出了非常忧愁的神色。

  王国维的死一直是一个谜,至今也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但从他留下来的遗书上看,其实王国维对这一天已经早有准备。

  然而,王国维死前一日两次提到的却是书,一次是口说山西无书,另一次则是在遗书中最后嘱托到“书籍可托陈寅恪先生处理”,生死关头只念书籍,也许在他的心中,自己注定了是在有书中生存,于无书中死去。

  近一个世纪以前,当联结杭州与上海的铁路要穿过嘉兴海宁的硖石镇时,一位姓徐的商人投出了一笔钱,他就是后来中国新格律诗创始人之一的徐志摩的父亲,徐志摩的童年正是在这样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度过的。

  上个世纪初,古老的中国终于逐渐开始了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步伐,1918年,经商出身的父亲把21岁徐志摩送到美国学习银行学,希望他将来继承家业。但一年以后,接触了罗素自由思想的徐志摩却在学业还未完成时离开了美国,兴致勃勃地跑到了英国。

  走进伦敦剑桥大学的徐志摩虽然没能投到罗素的门下,但是他却在伦敦遇见了一位后来影响到他生命的女子林徽因。几乎正是在与林徽因热恋的那个时候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然而,徐志摩的这段婚外情很快就被从国内赶来的妻子张幼仪发现了。

  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了婚,他把离婚书发表在报纸上,在中国“五四”那批文化人里,徐志摩的离婚方式如果不是惟一那也一定是第一了。 

  这里是海宁硖石镇干河街40号,这栋建于1926年的西式小楼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显得洋气十足。它是徐志摩离婚后与京城名媛陆小曼结婚时父亲为他们专门建造的,可见徐父当时的良苦用心。在故居的一楼展室里陈列着一张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送给这对他的证婚词,这是一张堪称本世纪中国举世无双的征婚词。

  陆小曼也是在艰难结束了自己的婚姻后才与徐志摩走到了一起的,为了这场爱,徐志摩曾这样写道:“没办法,只有爱,没天才,只有爱,没能耐,只有爱,没动力,只有爱”。这是诗人的执著,也是诗人的浪漫。

  三个条件的第一条是要徐志摩和陆小曼自立生活,第二条是两人婚后要住在硖石镇,第三条是两人必须好好过日子,不能闹离婚。为了能够与陆小曼结婚,徐志摩完全接受了这是三条件。婚后他和陆小曼也确实回到了温柔似水的江南,在这里度过了新婚后那段甜蜜的时光。

  然而,就在这对新人回来前,徐家却在这栋新建的楼房里为原来的儿媳妇张幼仪留出了一个房间,并且把一份财产划在了她的名下。

  在这样的环境下徐志摩和陆小曼在硖石镇住不下去了,两人只好迁往上海居住。

  离开家乡后,由于要独自支撑家庭,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北京和上海的四所大学里兼职,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从上海到南京准备搭乘张学良的专机前往北平听林徽因一个关于建筑的学术讲座,但后来张的专机要延期返北平,他只好改乘第二天的一个免费航班。在留给南京一位朋友的便条上,诗人表达出了急于前往北京的心情。

  这是嘉兴保留着较好水乡风貌的一个古镇,今天这里是游客们纷至沓来的一块土地,它紧邻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上海。

  在这条小巷深处有这样一块匾牌,它是这里的人们几千年来生活价值观的写照。 

  到了茅盾的父亲这一代,家里终于有了中举的读书人,茅盾的母亲也是一个通晓诗文的人,茅盾全家二十多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茅盾原名叫沈雁冰,茅盾是他后来的笔名。在沈家的私塾里保留着一篇茅盾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十二岁的茅盾发出了此举造成宋朝江山无能人把守的论点。老师给了他有见地,有笔力,小子可教的评语。

  茅盾家的后院有三间平房,是茅盾的祖父晚年建造的,房间里有一个藏着许多小说阁楼,这里称为了小时候的茅盾最喜欢来的一个地方。

  中学毕业后茅盾曾经到北京大学读完了预科,但由于父亲去世后无力继续升学,因此,1916年,二十岁的茅盾只好离家去上海报考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这位来自乡下的农村青年终于在大上海谋得了一席之地,开始了靠写作为生的职业生涯。

  据说,结婚后知道茅盾在北京读过书现在又在上海工作的妻子曾问是北京离乌镇远还是上海离乌镇远?可见她确实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对夫妻的恩爱和相伴到老。

  茅盾的文学创作其实是在他离开家乡后才正式开始的,但是他早期的许多作品却都不约而同地以家乡为题材。像《春蚕》就是受他的祖母在家养蚕启发写成的,而《林家铺子》则是他回家时在客厅里与邻居交谈中构思出来的。

  今天,林家铺子前走过的是游客匆匆的脚步,而茅盾童年唸书的立志书院也成为了古镇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许多来到这里的人并不仅仅是为了看看古镇,因为在许多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这看似温柔的江南水乡里会在同一个时代里走出了三位刚烈的文人?当读解了他们命运中的一些真实细节后我们也许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那就是江南文人积淀在骨子里的那种傲气,而在新旧交替之际,当他们对那个时代进行最彻底的反叛的同时,时代也造就了这样的大师。

责编:红立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