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藏 《八廓街纪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9日 15:42 来源:CCTV.com

  编导:刘彦臣 摄像:方良 王文超 张军涛 李毅

  环抱着大昭寺的,就是八廓街。长三里,宽三丈,呈圆形,没头尾,两旁是老式藏房,街心是巨型香炉,烟火弥漫。

  八廓街是一条转经路。所谓转经,就是按一定的地点、路线和方向作环形行走。作为藏传佛教的一种独特祈祷方式,拉萨的转经路共有三条:第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内环绕主殿一周,是内环线;第二条是八廓,环绕大昭寺一周,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第三条是林廓,绕拉萨老城区一周,是外环线。三条环线共同的核心就是大昭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松赞干布在这里建起了大昭寺,四方朝佛的信徒便纷至沓来,人多了,逐利的茶马商人也就紧随而至。所以说,一千三百多年来,八廓街既是一条转经路,也是一条商业街。


  清晨,东孜所古玩店的老板旺堆与罗珍夫妇走在八廓街转经的人流中,逢上煨桑就添些糌粑,遇到佛像就供奉些酥油。在例行完每天的转经功课后,他们就来到八廓南街的古玩店里开始一天的生意。

  与此同时,位于八廓北街的尼泊尔商号夏帽嘎布也开张了,店主人热特那也迎来了八廓街新的一天。 上午九点,各种商号与摊铺陆续开张了,来自西藏各地、云南、四川,以及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商人云集八廓街,做着他们各种各样的生意。我们试图透过他们的故事,来管窥雪域高原的民俗风情,和八廓街上的芸芸众生。


  开张不久,东孜所古玩店的罗珍迎就来了一对新西兰游客父女。

  同期:

  这是藏式系在腰上的打火镰,就这样挂在腰上的,只有这样的打火石才能用来点火,其他的石头不行。请拿这个看一看,这是护法神像,用石头做的。

  父女二人最终选定了两张古藏币,作为他们来到八廓街的纪念。

  在藏族人的观念里,第一单生意往往预示着一天生意的好坏。今天一早开张大吉,罗珍很是高兴。

  夏帽嘎布老板热特那迎来的第一单生意则是一位前来供请佛像的喇嘛,热特那热情地向他介绍佛像的制作工艺。

  同期:夏帽嘎布银器店老板 热特那

  这个黄色全都是涂上去的金粉,是真正的黄金的金粉。这尊是,这尊也是,全都是。

  我就请长寿佛五尊,度母五尊,总共十尊,明天早上来取。

  好的,请慢走。

  上午的八廓街,六字真言的念诵声与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此起彼伏,八廓街显示出它作为商贸集散地的一派繁荣。但就在五十多年前,那时的八廓街虽然也是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但同时也有不计其数的贫民沿街乞讨,无家可归。

  一家尼泊尔老店,三代人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沧桑?

  一对藏族夫妇,十余年打拼生意如何蒸蒸日上?

  ——敬请收看《走遍中国·西藏》之《八廓街》

  尼泊尔商号夏帽嘎布位于八廓北街,门口不同时期的三块招牌,印证了这是一家百年老店。

  同期:夏帽嘎布银器店老板 热特那

  他就是夏帽嘎布,我的爷爷。当时他在拉萨的时候,附近的藏族人叫不出他的本来名字,不顺口,但因为他头戴一顶白帽子,身穿白色的服装,当地的人就叫他夏帽嘎布(白帽子),就这样形成了夏帽嘎布这个商号的名字。

  夏帽嘎布的创始人巴苏然纳上个世纪一十年代来到中国,那时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与外界天堑阻隔,一条茶马古道是沟通西藏与内地、与印度、尼泊尔之间贸易往来的惟一通道。热特那爷爷的所有货物都是用马和牦牛拖进来,包括西藏的第一辆摩托车,也是他们家族从尼泊尔运进来的。

  同期:夏帽嘎布银器店老板 热特那

  当时拉萨的交通工具很少,外出联系商务很不方便。据说当时那辆摩托到了拉萨以后,围观的人很多,都很好奇。

  同期:夏帽嘎布银器店老板 热特那

  第一次我父亲进藏的时候很辛苦,路上走了二十多天才到拉萨。他和朋友们白天经商,晚上他们就住在这个楼上,大家聊天,点上油灯,当时也没有电视,偶尔他们也玩一下麻将。

  热特那的父亲1942年来到中国,40多年后回国创办了尼泊尔第一个茶叶生产厂,生意有了大的起步,并继续作中尼互市生意。

  发生在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和1965年的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热特那的父亲信心大增,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们家族发展成为尼泊尔最大的家族企业,企业的掌门人还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83年,热特那也循着爷爷和父亲的足迹来到了拉萨。

  同期:夏帽嘎布银器店老板 热特那

  我经常去外贸,那时候通信也不怎么方便,只有发电传,电话也打不通,我用英文发电传给尼泊尔,我这里需要什么货,他那边又需要什么东西。

  热特那说,如今中尼之间的交通和通讯都十分方便了,飞机一个小时就从拉萨到加德满都,他每年都要回去一次。

  热特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八廓街二十多年的变迁。起初八廓街没有自来水,也经常停电,一到下雨就满路泥泞。后来,国家对以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老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包括通水、布电、重新铺设了石板路,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热特那的妻子是拉萨本地的藏族,儿子则被送到了成都的小学读书,这一天儿子刚刚放暑假回家。

  同期:热特那与家人在一起

  我念给你听,贡嘎同学,你被评为创新三好积极分子,特此鼓励。

  嗯,可以。

  老师表扬我作文写的好,想像力很丰富,老师经常夸我。

  你特别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吃青椒肉丝,酱肉丝,还有鱼。

  目前八廓街上的商户已经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 8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家,上市商品约8000多种,八廓街市场依旧是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旺堆与罗珍经营的东孜所古玩店位于八廓街的东南角,老板旺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他收集的宝贝。

  同期:东孜所古玩店老板 旺堆

  这是原来像被子一样披在身上的披衫。

  这个唐卡绘的是财神,材料是用缎子做的,绘画很精致。

  这个煨桑袋,上面的装饰画是用唐卡手法画的,材料是缎子,放在肩膀上。

  这个是敬水瓶,是在宗教仪式上用来敬水的。瓶子是用响铜做成的,这些白色的边线是用纯银做的。

  里面还有一些东西。

  这个是陶土做的,头上白色的全是纯银,是用来斟酒的。这一边是头,一边是尾,里面装上酒给客人斟酒。这些原来都是生活用品,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收藏品和艺术品。

  旺堆和罗珍夫妇来自日喀则的农村,来拉萨经商有十几年了。最初,旺堆在拉萨上佛学院,罗珍则在亲戚家里作保姆。

  同期:东孜所古玩店老板 旺堆

  我在西藏佛学院学了五六年的藏文和佛学知识。得到一定的提高。看到社会上发展很快,我就有了自己经商的想法。

  罗珍

  我在亲戚家住了两年以后,亲戚让我学手艺,我就去学织地毯。我心想,我只能把技术学好,一定不能给父母丢脸,这样我的技术越学越好。

  后来,旺堆与罗珍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拉萨地毯厂工作,他们在那里相识、相爱,并有了孩子。此时罗珍的织毯手艺越来越精,他们不久就搬到拉萨城里,独自做起了地毯加工。再后来,他们又看好了古玩生意,这是旺堆的长项。

  他们先是在大昭寺广场上摆摊儿,后来租了民族商场的一个铺面,再后来就有了八廓南街上这间东孜所古玩店。不久前他们又在八廓北街开张了一家新店——夏浩苏古玩店。东孜所的意思是东南角,夏浩苏的意思则是西北角,旺堆的理想是在八廓街的四角各开一家古玩店。

  同期:东孜所古玩店老板 罗珍

  现在来旅游来的人很多,对我们商人来说,经营品德很重要。有顾客来买东西,生意成了自然好。生意不成也要态度好,不能发脾气。

  旺堆

  做干净的生意才能越做越久,我是从乡下来的,胆子很小,不会做坏生意。

  旺堆说,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谨谨慎慎才走到今天的。

  令旺堆与罗珍高兴的是,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许多以往的藏式日 用品都变成了收藏品,价值不菲。但同时也令他们有危机感,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旧东西越来越少,货源也就越来越稀缺。

  同期:东孜所古玩店老板 罗珍

  正因为旧东西越来越少,所以现在要多收一些,以后旧东西真的太少了,我还可以把地毯重新捡起来。

  旺堆与罗珍夫妇虽然来自偏远的农村,但十几年的历练使他们在八廓街的商海中已游刃有余。像他们这样的店铺,八廓街上有上千家,门面虽然不大,却迎来送往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对背包客,留下了他们对雪域风情怎样的记忆?

  一所黄房子,流传着高僧大德何等动人的传说?

  ——敬请收看《走遍中国·西藏》之《八廓街》

  下午,在八廓北街的更敦群培画廊里我们又遇到了那两位新西兰父女。他们仍然在八廓街上游逛。

  同期:画家阿努

  山上不是有经幡吗,这种系列比较多,专门有一种经幡画系列。这在西藏是第一次,我就准备搞经幡画系列。

  AMY(爱妹)是一名从事佛教研究的学生,刚刚在北京大学完成一年的硕士课程,汉语和藏语都说得不错。她还有一个很中国化的译名——安美华。

  同期:新西兰游客 安美华

  所有的文化是很有趣,他们都是很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人本身有些一样的方面,所以虽然我们的文化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我觉得我们本身是一样的。

  空山,大天,人好,很可惜我们需要走,希望我们还能回来,祝福西藏,华龙和安美华,新西兰。

  在藏区,人们的房子一般被涂成白色,而在八廓街主街上,独有这座房子被漆成了黄色,这是为什么呢?

  在藏族文化中,只有寺庙、活佛的驻锡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资格“身披黄色的外衣”。而这座房子,传说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有关。那是在三百年前,仓央嘉措为寻找度母女神,常常化装私访,游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

  同期:玛吉阿米餐巴老板 泽郎王清

  仓央嘉措来到这座当时的藏式酒馆的时候,/刚好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少女也随后来到这个地方,/掀开门帘张望了一下,刚好被仓央嘉措看到了,/他从来没见过那么绝美的一位少女,但是这位少女就悄然离去了,后来仓央嘉措认为这也许就是度母女神/后来他第二次第三次再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遗憾的是,这位少女再也没有出现。

  于是仓央嘉措就写了那首著名的情诗: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每当升起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就冉冉浮现在我的心田……

  玛吉阿米的老板王清本是康巴人,爷爷那一代因为躲避部族间的冲突搬到了安多。王清做过牧童,当过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藏语播音员,97年下海经商,盘下了八廓街的这家餐吧,因了仓央嘉措与这座老房子的故事,取名玛吉阿米。藏语中是圣洁的母亲或纯洁的少女的意思。

  玛吉阿米是一个藏族风情餐吧,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同期:玛吉阿米餐巴老板 泽郎王清

  八角街转经的路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拉萨八角街,实际上是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地方,/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八角街,来到玛吉阿米的时候,确实能够感受到藏族文化一种的气息。同时也感受到回到家的一种温馨的感觉。

  下午,王清又来到了八廓街上的邻居旺堆那里采购古玩。玛吉阿米的生意越做越火,现在北京的第二家分店新近开张,店里急需一些藏饰品。

  同期:这个是古董。再让我多看几样东西吧。这个也是古董。

  玛吉阿米还是一个聚会的好地方。下午,王清又迎来了几个好朋友。这一次,王清向他们亮出了刚刚淘回来的宝贝。

  同期: 王清与朋友聚会

  这是个大宝贝。

  这是石头做的,石锅,它是一整块石头,最后你看挖成这样。

  它必须得是人把这么一大块石头背下来,从雪线上背下来,背到雅鲁藏布江边。

  /当地老百姓拿石锅清炖这个鱼非常好吃。

  又是什么宝贝?这是宝贝,这个非常值钱,这个非常好的,这东西已经不多见了,包银和皮。

  同期:玛吉阿米餐巴老板 泽郎王清

  也就是想通过/藏族的餐饮文化这么一个途径,作为一个媒介和载体,同时传播藏民族的民族文化/世界需要交流,就像人与人之间需要心灵的沟通一样/不同的民族有一种文化的交流的话,我觉得彼此之间会更了解。


  傍晚的八廓街,阳光依然强烈。此时的游人越来越少,磕头转经的人则越来越多。八廓街因大昭寺而形成,大昭寺因八廓街而生动。这一街一寺,是发源地、是见证人,是历经一千三百年岁月沧桑打磨的古城拉萨的灵魂……

  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也是一条生活的河。江里是普渡众生;河里是人间万象。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就这样统一在了一起……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