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水晶传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4日 15:00 来源:CCTV.com

  编导:熊晓松 摄像: 王刚

  一个县城的集市交易着一种特殊商品,它晶莹剔透,成为人们身上夺目的饰品,它来自天然,奇妙图案让收藏者们深深着迷?这到底是什么?它又与这小小的县城有着怎样的联系?

  距连云港市西南32公里的东海县城,在这里,每隔5天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集市。

  就像其他地方一样,清晨5、6点钟的时候就已经聚集起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

  集市上交易的并不是人们常用的吃穿用的物品,而是一种珍贵的石头,人们称它为水晶。

  在这里,人们把加工好的,或者加工成半成品甚至是未经打磨加工过的水晶原石带来,等待着能卖出个好价钱。我们发现,东海的水晶集市没有普通集市上卖主们熙攘的叫卖声,大多数买东西的人也是看准了才会问价。 在这儿,几乎每个人贩卖的都是自家加工的水晶制品。像冯寿干这样的东海本地商户,也会在这里挑选毛料,进行加工出售。 在这里,既能找到十几、几十块钱的挂件,也有以克为计量单位出售的项链、手链,更有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水晶石料。

  东海县是中国闻名的水晶产地,这里的水晶、石英和硅产品产销量都占中国一半以上。 水晶,古人称之为千年冰、水玉、水精,这古往今来的多种称呼,都离不开一个水字,这是与水晶透明如水的特性有关联的。

  严奉林是驻扎东海的第六地质大队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在水晶市场内帮顾客鉴定水晶。几十寒暑,他几乎踏遍了东海的每个角落,力求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澄清东海水晶的成因。

  首先它是一定要有晶洞,这个晶洞是生长水晶的地方,这个经洞地质学上说是构造作用,就是东海县地处郯(城)芦(江)断裂带的东侧,由于构造比较发育,所以说能够形成水晶,但是有了经洞还得需要营养液,生长水晶,这个营养液主要是东海县西部地区分布有大片的火山岩,这个岩浆形成以后,后期有种岩浆热液,这个热液就是含硅质的热液,也就是水晶生长的营养液。

  俗话说: “水火不相容”,而水晶恰恰是在火与水的交融中生成的:东海群的巨大压力使这里的地壳发生裂缝,地核的岩浆沿着裂缝上升,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开始结晶,形成了岩浆岩。岩浆结晶后期,有大量残余的富含硅及挥发成分的热液进一步沿着裂隙上升,降温降压,形成了石英岩脉,水晶就是在石英岩脉的晶洞中形成与长大的。

  由于东海县西部曾经有过火山活动,有一定的构造带和丰富的硅质溶液,而且有生存水晶的空间,所以东海水晶产量比较多。

  1958年8月,在东海县,出土了长约两米,厚约一米,重量为3.5吨的水晶大王,专家们在“水晶大王”面前,大开眼界,折服不已。之后,“水晶大王”运抵北京,陈列于国家地质博物馆。

  东海县的水晶就如同被击碎的白玉山,分块散落在境内,几乎到了俯拾即是的地步。庄稼人耕地、修渠、筑路,不经意间就会挖到水晶。早些年大雨过后,农家在田间、山野中也常能拣到水晶。 为什么传说中水晶会出火?18 米深的井下能否挖到水晶?夺目的水晶饰品又是如何制作的?

  东海当地传说,要寻找水晶,就要在晚上寻找“火苗子”,水晶越大,火苗子就越大。

  据说有一个卖油郎,在晚上回家的路上,看见路旁许多火星跳动,随风飘舞,他被吓得迷了路,以为是鬼火。卖油郎跪地祷告: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孝敬你,现在还有一点豆油,不如你喝一点吧。就在冒火的地方浇了三勺子豆油。

  第二天他又路过那地方时觉得奇怪,就干脆动手挖了下去。谁知道就在他浇油的地方挖出了水晶。

  其实,水晶出火是由于它的压电效应所引至的,埋在地下的水晶受到一定压力时就会产生电流,使水晶两端带电,这就是水晶所特有的压电效应。地应力越大,压电效应越强,当空气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光并传到地面,也就是传说中的出火了。

  东海的水晶矿分布极为不均匀,老百姓形象的把水晶矿称为“鸡窝矿”。在这里,只有很少的矿值得人们进行深挖,多数只是在田间地头挖出个浅坑,挖出来的也只是石英石。想看到真正的水晶矿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采访时,远处的一座小山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儿是一个正在开采中的石英矿,严奉林说,以这里的情况很可能挖出水晶。

  水晶到底是怎样被人们找到的?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决定到井下看看。

  即使在这样的井下,能够挖到水晶的几率也是不高的。

  现在,由于常年的开采、挖掘,在地表一两米、甚至三四米的地方已经很少能挖到水晶了,多数情况挖到的只是石英。

  挖出来的水晶,更要经过工匠的加工,琢磨,才能有那璀璨动人的光彩。

  当我们走进东海县曲阳乡的城南村的一个院落时,主人熊佃明和他的一家正忙着加工下一次集市要卖的手链。水晶制品的加工工序繁杂,手链、项链的加工也是如此。

  首先要把买来的石料冲洗干净,挑选出色泽、品质相同的原料,再把原料切开,这道工序术语叫开料。

  开料尤其重要,开料的人既要懂得利用原料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又要尽量不造成浪费。

  之后就是找圆。把开成方形的石料去角,磨成接近圆形。和开料一样,这也是一项需要细心而又非常枯燥的工作。

  之后在机器上把粗磨好的颗粒加工磨制成真正的圆形。

  我们以为制作过程至此就结束了,然而熊佃明告诉我们,这也还只是半成品,要想把水晶晶莹的一面展现出来,还有一道及其重要的工序,那就是抛光。

  抛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最后成品的质量,自然,也会影响到最终的价格。经过三天的初磨、中磨、细磨、再抛光的过程,这时的水晶才显现出人们认得的模样。 在东海,水晶手链、项链,甚至水晶球、水晶柱的制作都是如此,大部分工序都还离不开手工。

  在东海,戴海亮的鼻烟壶是叫人称绝的工艺品。以往的鼻烟壶大多是内画的玻璃制品,而戴海亮别出心裁,把玻璃换成了水晶。

  现在的市场上有一种印刷的鼻烟壶,就是用光照法把图案照上去,涂上颜色就可以了。如果用放大镜来看,就会发现,内画的鼻烟壶图案非常清晰,是照射印刷所无法比拟的。

  在东海,水晶观赏石的收藏和交易也同样的红火。东海县民间收藏家的收藏品,更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自然界的水晶常因含有铁,锰,铬等各种元素而变得色泽鲜妍,精雅绝伦。东海水晶以无色透明晶体为主,也有紫晶体、烟晶体、乳白晶体及玫瑰晶体。而由于自然的成因,水晶内往往会有其他的物质被包裹其中,影响它的纯净。这看似的瑕疵,却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水晶观赏石的收藏者无不希望寻觅到这样的奇晶:造型绮丽而富有想像,意境深邃且含蕴回味,色泽艳美色调丰富,质地细腻润泽,组合讲究特色鲜明,完整逼真大小适中,珍奇稀少且罕贵难求,讲究的是它的质、形、色、奇、巧、美、趣,中意的是它的意境。事实上,形神兼备的奇晶被视为珍宝,更是难以觅得,能搜集到其一已足矣。

  这儿是坐落在东海县的水晶切片厂。由于水晶出色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除了被用来妆饰、观赏,更被赋予了新的用途。人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了类似天然环境的条件,用二氧化硅石英石做种子,使用高压釜来生长水晶,只需要几十天到几个月,就可以制造出一定规格的人造合成水晶。 水晶的压电效应使它成为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全世界的需求量每年在以数亿计的速度增长。现在的技术能将1.8厘米长的水晶棒切成80片晶片,晶片的出现促进了电子产品向微小型化的发展,使手机、电脑等体积越来越小,电视机、调控器的“心脏”更趋简单。此外,石英谐振器作为电子工业设备的关键元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灵敏度和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广泛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雷达、火箭、超音速飞机、导弹各种远距离操纵、跟踪、导航等设备之中。 现在,东海生产的硅产品和硅电子信息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以上,成为国家级硅产业举足轻重的基地。

  今天,东海硅谷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占到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硅谷周边的村镇,也纷纷加入到了水晶专业村、硅系列产品专业村的行列,带动了一批“泥腿子”从祖辈经营的土地里走出来,成了熟谙水晶和硅产品的专家和“商贾”。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