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临沂《费县奇石》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4日 13:40 来源:CCTV.com

  编导:易晓斌  摄像:费小平

  这是立在临沂费县城北乡的一块费县石,名为中华石龙。这块长十二米,高五米,重约二十吨的巨龙,自从1992年被几个村里的农民挖出来立在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地方。很多费县人自己说,这块已经成为费县石标志的石头,除了献给天安门广场,无论谁掏多少钱也不卖。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石头,会让费县人如此自信? 费县又怎么会出产这种巨大的象形石呢?

  地处蒙山之阳,钟罗山之阴的费县,境内有大大小小1400多座山头。特殊的地质构造使这里盛产各种石头。人们习惯性的把他们统称为费县石。然而说起费县石,那要首推像中华石龙一样的园林石了。远看一群黑山羊、近看一片青石廊。这种由石灰岩构成的石头,并不产于陡峭的山崖之上,而是产在由山脚延伸下来的丘陵地带。

  五亿年前,华北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费县处在这种浅海区。半裸或浅埋的碳酸岩的沉积岩,主要以这种石灰岩为主。这种石灰岩易与酸性水起反应。碳酸钙因为它的内部结构不均匀,然后岩(层)上它的肌理有的平、有的凸凹不一样,还有的弧度不一样,然后与酸性水起反应,形成各种各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样的形态。然后由于后期的地质构造,原来水平的岩层发生了倾斜,形成了相斜或者背斜,就像这种一样。这种相斜或背斜更容易酸性水的循环流动。更容易形成这种溶空、溶洞。经过几千万年物理、化学作用,就形成了现在的费县石。

  像这种特别像土一样的东西,其实它特别坚硬。它属于钙质土。它是石灰岩与酸反应留下来的东西。经过长期的水冲蚀形成的。

  五亿年前费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量的石灰岩和酸性水,共同演绎了一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地球故事。体态巨大、动辄上万吨的费县石竟然是水滴穿石的产物,以我们人生的短暂根本无法看到它的变化。

  在费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祖祖辈辈和这些浅埋于地表的石头,争夺着土地。在费县,农民们曾经厌恶的把这些田间地头的石头称之为“卧牛石”。

  采访:费县城北乡荣和村村民:朱学友

  咱这些石头在以前种地的时候很碍事,老百姓剜地、耕地都蹩坏了撅头,锄头总碰掉头,从那以后大的没用,都垒墙坝子,放在一边。

  二十年前,谁要说有人愿意主动上门把地里的石头挖走,这就意味着可以多种一点麦子,多压几块地瓜。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农民们一定要端茶倒水、烧菜做饭,好生招待着。

  采访:费县城北乡荣和村村民:朱学友

  头一来,挖石头不要钱,你们都给挖走吧,挖走了好种地。

  挖出来的石头,绝大多数都以几十块钱一吨的价格运往了工地,盖房、修路、建大坝。这似乎是费县的石头惟一的出路。已经成为农民死对头的费县石其实并非一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虽然农民们讨厌它,但是它却成为文人墨客的宠爱,甚至它还有过与当朝皇帝相伴的辉煌经历。

  采访:费县文史学者:魏宝玉

  这个地方是费县城北乡崮子村,这个村这个小山头叫万松山,清代皇帝乾隆六次南巡,在南巡之前,州、县在这里按照上面的图纸,在这个地方修了皇帝行宫。你看这边这个地方,从那个电线杆那个地方是午朝门,午朝门朝这是一百零八个台阶。这边就是行宫的大院。当时这个图纸县志上都有记载。当时对这个行宫也用了费县石进行了装点。其中有几块费县石就放在小松树那个石头那个地方。

  相传南巡途经这里的乾隆皇帝第一眼见到费县石,大惊道,这深山一隅也会有太湖石?!身边随从急忙解释这是本地出产的费县石。200多年过去了,昔日规模恢宏的皇帝行宫竟成为如今普通的农家村落。幸好,乾隆皇帝看到的费县石,还有一块尚存人间。

  采访:费县文史学者:魏宝玉

  这块石头就是原来摆放在城北乡崮子村乾隆行宫里的一块费县奇石。当时摆上之后,乾隆皇帝对这石头非常赞赏,并且作了四句诗。原诗是:突兀玲珑各斗奇,高低位置雅相宜。尽心用此勤民务,吾不忧无贤有司。这四句诗前两句是对这块奇石的赞美,后两句的意思就是摆放这些奇石费尽了心思,如果有这样的精神为老百姓办事的话,我就不担忧没有德才兼备的官吏了。

  仅凭现存的这一块费县石,很难再重现当年乾隆眼中各种石头争异斗奇的盛况。不过见多识广的乾隆帝肯专门为它赋诗一首,也足以说明费县石自有它的独到之处了。

  然而皇帝的一首诗,并没有让费县的老百姓得到任何的实惠,看着这一大片因为石头而更显贫瘠的土地,人们对卧牛石的憎恶与日俱增。

  1982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朱学友去了苏州。到苏州就不能不看园林,在回费县的前一天,朱学友特意去了一趟。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各种和费县石有几分形似、却又风格迥异的石头。自小就形成的对石头的厌恶一下子消失了。

  和西方善用花坛、水池、喷泉、雕塑装点园林来创造美不同,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道法自然,在假山假水之间发现美。而太湖石长期受太湖水波浪冲刷而形成了瘦、漏、皱、透的特点,成为叠山大师的首选。

  就在朱学友恋恋不舍要离开的时候,他无意中听一个游客说,几百年的造园热潮之后,太湖石已经没有了,将来用于景观设计的园林石会越来越值钱。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学友开始暗自琢磨。

  采访:费县城北乡荣和村村民:朱学友

  人家公园里有这样的石头,俺这边也有怎么没人开发呢?

  回到费县之后,朱学友把自己的想法讲给村里人听。大伙一合计,觉得这是条路子,于是手抬肩扛把自家地里的石头刨了出来,挑了几块像模像样的石头放在马路边上。(24‘)

  采访:费县城北乡荣和村村民:朱学友

  也有人来买,开始也就卖个三块两块,十块八块的,逐步逐步干的多了。

  没想到朱学友这一干,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开始连三脚架都买不起,就凭杠子抬、人工搬,到现在150万元的大型起重机家里就有三台。如今朱学友已经成为费县小有名气的园林石大户,光自家的石厂就有十多亩,每年从这运往全国各地的园林石有几百吨。

  很多客商来费县选石头,买与不买,都要来朱学友的厂子看看,和他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当地石头的行情。石头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山东临沂有个费县,而费县盛产费县石。

  这几天朱学友又开始忙乎一笔大生意。从目前刨土开挖的情况看,这有可能会是一大块类似崇山峻岭的象形石。这块石头是否值钱,就要看它的的形象是否完整。根据石头底的深浅来决定如何开挖、如何切割,是最终成败的关键。为了万无一失,朱学友这次决定亲自出马。

  朱学友总说自己是个挖石头的粗人,虽然挖了二十多年的石头,但他至今也说不清费县石美在哪里。在他看来,挖石头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然而,就在离他家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私人艺术馆,他的主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石头发烧友。就在朱学友刚起家挖石头的时候,他已经收藏了十多年的奇石了。

  采访:费县韩书凡艺术馆:韩书凡

  我从费县长大,费县有很多燕子石、金星石、徐公石、天景石、园林石,我家的房子也是石头盖的,这个地也是石头铺的,路也是石头的,牛槽、马槽、猪食槽全部都是石头的,还有碾、磨,我对石头有特别的感情。

  同样是农民出身的韩书凡与朱学友不同,他眼里不仅有费县石,凡是有特点的石头他都喜欢。在这个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艺术馆里,展出了韩书凡30年来精心收藏的各类奇石8000多件。在众多的精美展品中,他最珍爱的还是一块产自他的家乡——费县的石头。

  采访:费县韩书凡艺术馆:韩书凡

  这块石头是我收藏的第一块石头,它的形状整个像一个世界地图,它的寓意就是像燕子在春天,天下都太平的那种感觉,这是我1972年在费县马庄镇发现的,我特别喜欢这块石头,现在已经在我家放了三十多年了,外国客商给我很多钱,我也没舍得卖。

  今年51岁的韩书凡,从18岁收藏了第一块燕子石开始便迷上了石头,吃大餐、穿名牌他永远舍不得,他的心思全在这满屋子的石头上。

  有人挖石头、有人收石头、有人卖石头。在费县,各种奇石商店随处可见。他们大多都是前店后厂,加工石头、招呼客人两不耽误。因为石头,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但是埋在地下的石头毕竟有一天会被挖完、卖光,为了不让费县石重蹈太湖石的覆辙,在费县有着这样一块提示碑在提醒着人们,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我们必须善待它。

  为了避免费县石大量流失,凡是在当地开采挖掘的石头都要在县地质矿产部门备案。如今费县专门为这些石质较好、形象独特的费县石开辟了一片土地,将它们永久收藏起来。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这个地方就是用费县石策划做的一个九龙广场,它是利用明朝一个叫杨慎的这个版本来做的,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这个就是叫赑屃,它的特点是好负重,为碑碣下的石兽。你看这是费县石的特点,除了具有太湖石、灵璧石的瘦、、漏、透、皱这个特点之外,更具有形、雄、肥、秀的特点,形是指它的形状非常的相似,雄是指它的高大威猛,肥是指它的体态的一种特征,秀是指它比较秀气,指它的一种内涵。当然了,龙有九个儿子,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八个,现在还有一个没找到,就在那个位置。

  这个失散的龙子名叫囚牛,相传它很喜欢音乐,经常趴在乐器上听人演奏。所以现在很多胡琴上都有它的身影。想当初这八条龙就位时,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在为这些龙像与不像争论着,然而如果现在再问当地人,哪个最像,他会给你讲这样一套理论——看石头重要的是神似。

  是什么让他愁眉不展?

  出乎意料,现在打不起一块来,比方说能卖两万吧,现在顶多也就卖五千块钱。

  二十年前朱学友在苏州园林感受到的南国情调至今让他难以忘记。如今就在家门口,费县石也可以堆山叠石,修园造景。峰峦、洞壑、石壁、瀑布各种组合搭配自然而富有乡土气息。同时,或立或卧的象形石,也能独立成景。与苏州园林的江南灵秀不同,在山东人的设计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也散发出一种北方所特有的粗犷与豪迈。

  朱学友家的工地已经忙活了好长时间。前几天看好的这片石头地,清理完废料之后,终于要开始动工挖掘了。所有设备、车辆均已到位,就等朱学友一声令下,把那块崇山峻岭的象形石挖出来。没想到临场出了状况。

  这一片它这石头能出奇石,我才买下它这地来。出乎意料,到现在打不出一块来,那天咱们不是来敲了吗,敲了之后打不出一块来,因为当中没根敲不出来,藏着掖着看不出来。

  这整块的比方说能卖两万,现在顶多卖五千块钱。因为它一碎就不成形了。

  原来工人们挖了四、五天,还是没有挖到石头的底。情急之下便动用了切割机,等朱学友赶到的时候,石头中间很大的一部分已经碎掉了。

  同样碰运气的还有尹纪生。九龙广场建成好几年了,仍然缺位的那条龙始终是他心里的一个结。听说当地一个石头专业户挖了一块很相似的石头,他立刻兴奋起来,和几位对石头颇有研究的同事来看看。

  它各方面的特点多数都俱备,这个羊头张口,与这个形状非常的相似,正面也好、背面也好都能看,但是它的高度略微高了一点,就是与龙的那八个儿子不相协调,最后我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把它否了,想着以后再继续找。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尹纪生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这样的结果在今年已经是第三回了。众里寻它千百度,茫茫石海之中,不知道这个虚位以待的囚牛什么时候才能浮出水面?

  为了给新挖出来的石头找个好买家,朱学友亲自开车三百多公里,去了趟济南。办完事,他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特意绕道来到了济南趵突泉。

  我干了二十多年了,第一块印象最大的是卖给济南趵突泉门东边的这块大石头,当时运输的时候很困难,没有这个运输车,使50(马力)拖拉机给运过来的,不管哪回上济南来,我都先看看它,我印象最深的一块石头就是这块石头。当时才卖两千来块钱,现在价值就是说两万块钱也买不着。

  这块在路人眼中也许是一晃即过的石头,成为朱学友开始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朱学友一个人的命运,石头在不经意之间也正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城市容颜。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