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台州《天台山传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16:14 来源:CCTV.com

  编导:刘玲  摄像:李亭

  如果不是这一席袈裟,一脸肃穆,这些年轻人似乎与普通校园里的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分别。然而只因为这里是远离红尘的天台佛学院,让这一堂早课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里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有知名寺院的主持,也有初入空门的少年。在这佛家清静之地,师生们伴随晨钟暮鼓,继续着传承天台宗的使命。

  天台宗是佛教自印度传入后第一个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因创始人智者大师久居天台山而得名。智者大师俗姓陈,生于河南许昌的一个官宦人家,他18岁出家,潜心研究佛学,30岁时已是名噪一时的高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跋涉千里来到穷困闭塞的天台山呢?

  同期:天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世琪

  他来到天台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在长安讲经的时候,听的人非常多,成千上万的人。但他感觉到,听经的人很多,真正能够悟道的人却很少,这是他比较苦恼的,所以他想找一个地方,能够实现他的理论的地方。据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座山,很适合他到那里去创立一个宗派,他在孙策的《游天台山赋》这篇文章里,看到他描述的这座山,就是他做梦做到的这座山,所以他就启程了,来到了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余年来,天台山一直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闻名于世。在民间更是代代相传,天台山为仙佛所居,洞天福地,仿佛是山间蓬莱。

  公元575年的一天,一条小船将被皇帝奉为国师的高僧智者带到了天台山。这位在秋天进入天台山的僧人,爱上了这里的风烟山水,开始在一间茅篷中,向避难而来的僧众讲经说法。

  智者大师初到天台山时,正是北朝周武帝灭法焚经的年代。面对乱世,一位在天台山住了30年的定光禅师对智者大师说:我们一起发愿,建一座寺庙,作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当寺庙建成之时,也就是国家太平之日。

  公元596年的一天,已是58岁的智者大师对弟子们说:"我已经听到祖师冥冥中奉告和召唤,自料不久人世,我去之后,你们要把我安葬在天台山麓金、银岭会合处,墓前建造白塔,使人见了,能发善心信佛。"

  智者大师自知来日不多,已无法看到天台宗未来的总道场,他用中国传统地理学的“风水术”确定了道场的基址,并亲手绘制了未来寺院的蓝图,叮嘱弟子们“后若造寺,一依此法”。

  公元597年2月7日,六十岁的智者大师在新昌石城弥勒大佛前圆寂,弟子们把他的遗体抬回了天台山,建立了肉身塔,成为天台宗信徒们朝拜的圣地。

  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前后住了近三十年,建立了十二座寺院,培训众多僧侣,造就了第一个真正的中国佛教教派及其理论体系,被后人誉为穿着袈裟的政治思想家。

  同期:天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世琪

  天台宗是中国汉传佛教里面,惟一的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宗派,它的特点就是“止观双修”也就是我们翻译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智者大师本人已见不到这个寺庙的辉煌,但是国清寺、整个天台宗把智者大师当成实际上的创始人。

  天台宗的佛学体系,在其1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深远的影响着包括宋明理学在内的中国古代哲学等诸多领域。

  在智者大师死后的第二年,皇帝杨广根据智者大师留下的图纸建成了一所寺院,以寺成国清的谶语应验,将寺院起名为国清寺。据说,为了纪念智者大师,国清寺的山门也是朝着智者大师肉身塔的方向。

  同期:天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世琪

  讲字很有讲究,为什么它叫国清讲寺呢?凡是天台宗、华严宗,它的寺庙都带一个讲字,说明它代表了它是这个宗派的寺庙。像禅宗它叫万年禅寺,律宗,纪律的律叫律寺。这是标明这个寺庙是属于哪个宗派的。这是一个作用,还有一个我们知道,天台宗是从讲经说法,开坛讲经说法作为主要活动的,所以它就有个“讲”字。

  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也是日本、韩国天台宗祖庭。在智者大师圆寂两百多年后,日本僧人最澄率弟子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台山,揭开了天台宗东传日本的序幕。在国清寺,最澄跟随行满和尚学习天台宗教义。学成回国后,在比睿山创立日本天台宗,从此,以天台宗为中心的大乘佛教一直是日本佛教的主流,国清寺成为日本僧众顶礼膜拜的祖庭。最澄进入天台山后的二百多年,高丽国僧人义天为求法也跋涉而来。回国后,建高丽国清寺。

  国清寺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古刹之一,在隋朝至今的一千多年岁月里,随着人世间的风雨沧桑,屡经兴废,但这一缕香火却被善男信女们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这株智者大师弟子亲手种植的梅树,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梅花怒放。

  公元1129年的春天,天台县城北永宁村的李茂春和妻子王氏来到国清寺拜佛求子,当他们来到罗汉堂前跪拜时,突然一尊罗汉倒在地上。说也奇怪,求佛回家后,夫人果然怀孕生子,夫妇俩大喜过望,觉得这个孩子与佛有缘,于是给孩子取名为“李修缘”。这个李修缘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济公和尚。少年时的济公,天分极高,在赤城山的一盏明月下苦读了四年诗书。

  同期:天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世琪

  这里是赤城山的雾月楼,又叫中洞。这是济公少年时在这里读书的地方,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天台山的老百姓在这里供奉济公。这里是凹出来的一个像床一样的,这就是少年的济公在这里读书四年。这四年的读书可能对济公今后一生的影响非常大。他在禅宗里,他上学问很高的一个高僧,那么一个真实的人,被佛教界尊为罗汉,这是不容易的。

  不过李修缘最终未能金榜题名,因为他在应试前几天在国清寺出家了。李修缘认为能在天台宗祖庭修持礼佛,也不虚此生。然而,就在剃度前夕,国清寺的一位当家和尚借口修缘逃婚出家,六根不净,只有在一条矮凳下来回爬六次才能脱胎换骨,皈依佛门。修缘哪里肯钻,双方相持不下,最后住持出面,制止了这出恶作剧。让修缘剃度受戒,取了“道济”的法名。

  这轻快幽默的歌儿,二十年前,随着电视剧《济公》的演播而风靡大江南北。剧中的“活佛”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脍炙人口。艺术中的济公大多是一副邋遢像,而历史上的道济和尚,他的外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关于济公的形象,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这是一幅我们从杭州灵隐寺所珍藏的画里面复制过来的,这幅画是清代四川凉山画家竹禅所画,看这幅画济公的容貌慈祥、睿智。后人关于济公形象的描述很多,国清寺方丈可明法师他有一次在五百罗汉堂修复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他梦到济公来到国清寺,他所描述济公的形象是这样:济公是高高瘦瘦的,一副慈祥睿智的面容。

  同期:天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世琪

  在济公圆寂以后,他的叔侄叫居简和尚来到了赤城山,他一看到这个岩石,他说这不是我师叔吗,那么这个岩石就叫书记岩。因为当时济公在净慈寺是书记生,他们俩经常在一起,所以说同一个时代的人,又是那么的接近来确定这就是我师叔,也就是说这就是济公的头像。

  居简和尚对济公头像的认定,对今天艺术家创作济公形象极有参考价值。济公像以邋遢像居多,但并不使人讨厌,人们正是在那美好的内心世界与相貌奇丑的对比中,寄予深深的崇敬。在天台山,人们世世代代供奉祭祀着济公的神灵。在济公出生的永宁村,人们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济公故里。

  同期:天台山济公研究会会长 许尚枢

  从佛教上看,他是临济宗的得道高僧,因为他的师傅慧远就是一位高僧,是当时皇帝看中的,是一位国师级的人物。从另外一方面讲,济公本身又是多才多艺的人,会画画,会书法,会医病,特别是他的诗写的很好。

  济公一生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惩恶的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怀恋他,神话他,以致于有了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一说。直到今天,"活佛"济公仍是天台人心中的神,天台群山中的佛。

  据说在唐朝有三百多位诗人曾泛舟天台,李白、杜甫、王维和杜牧都在其间。许多诗人千辛万苦,来天台山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一睹天台石梁的奇景、奇观。

  石梁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因瀑布作用而形成的天生桥,所谓天生桥是一种两端与地面连接,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地带。位于石梁边上的方广寺,被曾向西天取经的唐朝僧人玄奘称为五百罗汉出家之地。

  石梁方广寺的和尚,据说一直用一种天台自产的华顶云雾茶来供养五百罗汉,从而演变出一种大名鼎鼎的茶艺:石梁罗汉茶。而石梁罗汉茶则起源于天台山上的一座小茅篷。

  同期: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许廉明

  现在你看到的这个茅篷,现在变成度假村了,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的时候,华顶山一带有二百多个茅篷,每个茅篷住一到二个和尚,这一二个和尚住在这里修身养性。为了修炼,在茅篷周边种着一小块茶园,因为茶叶能够,在佛教里面,有这么个说法,能够助他们修炼。所以他们在周边种了一小块茶园,每年等到春茶开始的时候,大概也就在五月份左右,他把采下来的新茶,第一杯的茶一定要拿去供佛。

  从幽深的茅篷里到底走出多少的名僧,没有人做过统计,与此同时,喝茶之风随着禅宗的流传,在天台山弥漫开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宿石梁,一半是为了石梁飞瀑,一半也是为了罗汉茶。

  华顶峰是天台山的最高峰,相传智者大师初到天台山时,在华顶峰参禅拜经。在唐朝的诗人到来之前,华顶早已有先圣涉足了。相传东汉葛玄曾在华顶峰的茅篷里修道种茶,

  同期: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许廉明

  这就是天台山云雾茶最高的一块茶园,也是天台山云雾茶的发源地。相传三国时,一个道士叫葛玄的过来种了这块茶园。你看上面叫葛玄茶圃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海拔已经达到了1098米了,这块经过考证就是葛玄亲手种的一块茶园。到了 2001年通过现代科学考证,确实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它海拔比较高,温度比较低,常年都在云雾下面,由于土壤本身也不一样,它基本都生长在岩石上,最早的茶祖陆羽也讲了,生长在岩石上的茶叶它的品质特别的好。

  天台山云雾茶是一种半烘半炒型绿茶,历史上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天台山云雾茶随佛教东传。公元804年,日僧最澄来天台山国清寺拜师学法,回国时带去中国茶籽,播种在比睿山,建立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吉茶园。

  四十多年前,十二岁的汤春甫走进了天台山华顶寺,跟随这里的木雕师傅学习雕塑佛像的手艺。六年过去了,精通了佛教造像艺术的汤春甫走出了华顶寺的山门。二十年前,正值宗教信仰政策全面恢复,宗教寺院重新建立,汤春甫开始为寺院制作佛像。

  汤春甫制作的佛像采用了天台山传统的干漆夹纻佛像制作工艺,早在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后,他的弟子思托和尚,用天台山的干漆夹纻工艺为鉴真制作了一尊坐像,揭开了天台山佛像艺术输出的序幕。这尊坐像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的肖像雕塑。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汤春甫

  干漆夹纻工艺,是通过13种天然材料,在木雕佛像外面使用麻布、瓦粉、火山灰、防火材料,经过13种天然材料进行加工以后。这是第二道工序,里面是木雕,外面是麻布,外面再用瓦粉加工。通过18道工序以后,这尊佛可以说制作成功,像耗时一年多,需要360天才能完成整个工序。

  199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汤春甫的一尊千手观音,这是故宫博物院一百年来首次收藏的当代木雕作品。在天台山脚下的万佛城,汤春甫正在制作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木雕佛像。

  这尊大佛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到明年我们还有一尊大佛竖起来。这尊大佛我们要用320个立方的木材,生漆要用1500公斤,总共造价1300多万,贴金要600多万人民币的金。整座大佛建好以后,在木雕佛像里,这尊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这个耳朵是3·3米,3.3米长的耳朵。你先抓住这里好了,不要紧,蹲下来好了。这是发髻,这样有关发髻要50多斤重,整个脑袋的发髻有328个,这个头是六吨重,因为我们所有艺术家,为了造一尊庄严的佛像,把毕生的心血都付在这里,希望他自己造的这尊佛像能够流芳百世。造好以后我们要运到美国去,体现我们东方佛像的艺术,体现我们天台山造像的艺术。

  在万佛城里,经常有国清寺的僧人为即将请走的佛像开光。近二十年来,从这里被"请"走的木雕佛像已接近三万尊,被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寺院收藏和供奉。    

  绵延不绝的香火飘荡在天台山脉,天台的山,天台的水,天台的云,都因这千年佛缘,而散发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味道。历史的天台山,为后人留下了众多津津乐道的传奇,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天台山能够将这传奇续写下去。

责编:红立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